APP下载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初探

2017-12-11何琼

甘肃教育 2017年20期
关键词:分层数学教学学生

何琼

【关键词】 数学教学;分层;学生;教学目

标;练习;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20—0058—01

分层教学法即按新课标要求,遵循“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把全班学生根据学习态度、接受能力、知识基础、成绩好坏等因素分成几个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训练,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在教学中,提出不同要求,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尊重和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笔者现就分层教学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归纳总结如下。

一、对学生分层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其次,学生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有差异;再次,对数学的重视程度及兴趣不同。种种因素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层次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于学生的分层,教师首先要通过课堂观察、作业以及测试等,掌握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通过几次操作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接受程度,再对学生进行灵活且随时可调整的分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A、B、C 三个层次,针对各类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二、对教学目标分层

对教学目标的分层主要体现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相应的学习目标,掌握不同层次的知识技能。A 层次学生学习动机比较强、知识面广、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好、思考问题全面独立、综合能力强,所以应注重培养 A 层次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题目的设置需要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B 层次学生上课主动性不强、课上懒于思考、课下懒于复习巩固,所以B 层次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学透课本的基础知识,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独立解决简单题型,对于有难度的题型在教师的引导下能逐步分析解决,而提高 B 层次课堂效果的关键则是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建立自信。C 层次学生几乎没有学习的动力,组织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兴趣,多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多动手、多体验,做到眼动、手动、脑动,同时对他们适当降低标准,让他们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三、对练习和作业分层

一般情况下,课堂练习每节课都有,有师生共同完成的,有学生独立完成的。因为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所以在练习的设计上也要尽量分出不同层次。可以将每一章节的练习题分为必做题和层次题两部分,必做题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的,层次题是针对各层次不同的目标要求设置的,学生只需完成与各自层次对应的题即可,这样能使所有学生都体会到获得“高分”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在作业的设计上也要分层次,分为基本题和综合题,要求各层次学生都能完成基本题,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综合题,使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能力较弱的学生“吃得了”。

例如,学习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以后,教师可设置三类题供学生选做:(1)证明等边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形成什么图形?(2)证明等边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形成几个菱形?(3)证明平行四边形四边中点的连线形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各类学生经过努力或辅导,都能独立完成任务,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四、对考核和评价分层

考核测试是检查教学目标的手段之一,其结果又是评价学生的依据之一。考核和评价具有激励功能,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成绩考核也要进行分层。教师可采取分别命题,异卷同考的方式。试卷的分层与学生分层对应,C层学生的试卷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能力要求较低;A层学生的试卷重视能力的考查,体现数学思想方法和适度创新,起点较高;B层学生的试卷界于二者之间。各层学生的考试时间和分值相同。当然,考核也可以有一份试卷。在统一制卷、同卷同考时,试卷内分必答题和选答题,必答题为全体学生必做,选答题的每一题都对应同一知识点,按学生分层分为若干个小题,各小题难易存在区别,分别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做。全卷还可以有附加题,供优等生选做,命题必须把握好易、中、难试题的比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方法也应不同。在不同的要求下,分层考核就是從学生实际出发,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刻苦努力,都能够取得好的成绩,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激发起继续学习的欲望。

编辑:马德佳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层数学教学学生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学生写话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