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017-12-11蔺志诏

甘肃教育 2017年20期
关键词:探究能力语文教学理念

蔺志诏

【关键词】 语文教学;探究能力;理念;自

学;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20—0055—01

现代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更加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其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更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点。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新旧教学模式之间的冲突,找到新旧教学模式之间的平衡和缓冲。只有这样,初中语文教学才能够真正探索出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最好方法。

一、教师树立探究理念

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就必须要树立探究理念。如今社会信息高速发达,初中学生所拥有的信息量大得惊人,他们对于信息的接受能力也是好多成人所不及的。所以传统的初中语文授课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当代中学生的学习了。因此,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教师急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快速走进语文,指导他们学习语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进先进的学习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的主人。

二、加强学生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入手。只有学生学会自学,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才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深入探究。这样一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学生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摆脱教师灌输的固有思维模式,调整自己的探究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才能够进一步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找到问题的核心和内涵,向着更高、更广的知识领域迈进。同时,学生在开展自学活动的同时,综合学习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能够为以后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初中语文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能力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所以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特别是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切不可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和完成教学任务而越俎代庖,替学生学,大包大揽。

三、锻炼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有了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后,还要注意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是因为,在进行思考和判断的时候,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能否坚持自己正确的想法就成了关键。不少学生在独立思考的时候往往能够得到正确的答案,但是身处热烈的环境时,其判断能力往往会出现问题,因为他人的判断和不断涌入的新信息可能会影响本来的判断结果。如果学生对自己的探究结果不够坚持的话,那么其探究能力仍然是有缺陷的。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检查学生是否进行独立思考问题,以及思考问题是不是更加有效,会在学生思考完成以后,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将自己的思考结果写在本子上,而后,让学生拿着本子进行回答,并且将本子上的内容展示给大家看,而如果学生回答的结果和本子上的内容是不一样的话,笔者就会要求学生进行详细说明,说出修改自己答案的原因。这些其实都是为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不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扰。只有真正靜下心来进行思考,并且相信自己的答案,学生的探究能力才能够真正得到发展。

四、学会合作探究学习

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同时这些问题可能会让学生短时间内一点头绪都没有,这个时候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平静下来,用心去思考和感受。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妙处,也只有这样,初中语文教学才能够真正将语文学习的核心和精髓展示给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给学生如何进行探究,不能只看着热闹而没有效率。在合作探究前,一定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充分的准备,不但要有自己的观点,而且还要有问题意识。这样,在探究中就有了很强的目的性,提高探究的效率。其次,小组的分组非常重要。为了各学科、各小组学生的均衡性,教师在指导学生分组时,要把能力强的学生均衡搭配,科学分组,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同时,各小组之间也会形成一定的竞争氛围,使课堂更精彩、更热烈。编辑:马德佳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究能力语文教学理念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