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游戏结合阳光体育运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2017-12-11王小平
王小平
【关键词】 乡土游戏;阳关体育;核心素养;内涵;亲子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8—0046—01
一、促进体质健康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学校把活动与健身结合起来,把体育与健康结合起来,把休闲与锻炼结合起来,把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结合起来,利用乡土游戏的趣味性、灵活性、地域性、简单性等特点,发展学生走、跑、跳、钻等运动的基本动作,提高学生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的生理机能,提高学生自身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为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成就感,养成了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为学生终身锻炼打下了基础。
学校以阳光体育活动为背景,充分发挥校本课程资源优势,以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为依托,形成了校内校外多渠道,乡土游戏促进和提高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机制。
学校领导班子注重学校内涵发展,着重提升学生素养,以管理的精细化和人本化促进阳光体育工作扎实推进。以乡土游戏、篮球游戏、大课间活动、课外活动、趣味运动会、体育节等活动为载体,以省级重点课题《乡土体育游戏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为學术推力,探索建立了阳光体育长效机制。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紧扣“童趣、情趣、风趣、野趣、志趣”,将乡土游戏做以适当的改编,设计活动内容,扩大游戏空间,融入学生的一日生活和体育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了他们勇于探究、崇尚真知、合作担当、理性思维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二、优化学校体育工作,丰富阳光体育内涵
学校大胆创新,在课表上排出“乡土游戏”,通过“两课”(乡土游戏校本课、体育课)“两载体”(篮球游戏、乡土游戏)“三活动”(体育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课外活动、每年秋学期一届的体育节)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让学生在尝试、创新的游戏中体味快乐、享受快乐、创造快乐。老师们精心设计并开展了亲子游戏比赛、“我的童年游戏”家长征文比赛、“快乐瞬间”师生摄影大赛、玩具征集等“乡土游戏”系列活动,使师生与家长成了“阳光体育”活动的参与者、引领者、实施者。
在乡土游戏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我校开发了一门校本课程(快乐体育),构建了两个内容板块(乡土游戏、快乐篮球),形成了 “三个实施载体(课程、活动、竞赛)”、提出了“三贴近三走进”(贴近兴趣、贴近需要、贴近学生;走进家庭、走进社区、走进生活)”的活动要求,依靠“六项机制”( 组织制度保障机制、课程及活动机制、教师队伍培养机制、竞争与激励机制、教育科研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凸显 “五个特色”(机制化、校本化、课程化、人文化、特色化),以“一优八精”为工作目标和措施体系,以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为契机,以“做快乐老师,办快乐学校,育快乐学子”为职业幸福的源泉,努力把学校建成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教师成就人生的舞台,让学生在学习之乐、生活之乐、和谐之乐中健康成长,创建了“三段三目标”、“三课一活动”教学活动模式,体现了“快乐体育、终身体育、健身体育”的现代体育课程理念,使阳光体育成了学校一张靓丽的特色名片,在区域内起到了显著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提升教师科研能力,融洽家庭亲子关系
在游戏的选择、改编、运用中,老师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编出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对现有的乡土游戏不断地翻新,使其具有新的生命力。这个过程是老师在专业发展中研究解决问题能力的催化剂,乡土游戏翻新与发展的问题,成了老师们写论文、写反思、写总结的选题。以校本教材为本的教研,将教学研究的中心下移到每一位授课的老师,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积极和家庭联系,创办了“校园体育文化节”、“童趣游戏运动会”、“校园吉尼斯”、“亲子游戏征文”等丰富的活动,以乡土游戏墙创设活动环境,吸引广大家长踊跃参加亲子游戏,形成 “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安排、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比赛”的多层次、立体式的乡土游戏活动模式,大力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让亲子情感交流、乡土文化传承成为联结和凝聚人心的纽带,为提升学校形象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编辑:蔡扬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