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2017-12-11郝育彦

甘肃教育 2017年20期
关键词:氛围问题意识教学设计

郝育彦

【关键词】 问题意识;重要性;氛围;教学设计;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20—0041—01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知识只有围绕问题展现出来,才能很好地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进而成为学生内在精神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问题又是教学活动的归宿。教学的最终结果绝不是用传授知识去完全消灭问题,而是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的问题,从而促使学生的认识向纵深发展。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1. 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非是天生的,它需要唤起和培养。为了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既要为学生解决“不知”而问,更要让学生为求得“新知”而问;既应养成学生对一切未知的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的习惯,也要让学生具有敢于对一切看似确定的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的勇气。应当鼓励学生在了解“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基础上,再追问一句“还有什么”,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

2. 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明创造是人类进步的灵魂,一切发明创造都始于问题的产生。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人类的宝贵品质,因为问题是科学发现的前提,是新思想诞生的曙光,是创新精神的萌芽。

3. 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促使学生认知的发展。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常常会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会启动思维,搜寻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对其重新分析、理解,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刻。

二、营造质疑氛围,让学生敢问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罗杰斯认为:“促进学习的关键乃是教师和学生个人之间关系的某些态度和品质。”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因此,要激活问题意识,必须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营造氛围,让学生敢问。为此,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一句话,教师要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提供适宜探究的学习环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大胆提问的学生给予鼓励;启发提问错误的学生换另一种方法思考;对提出富有思考性问题的学生给予赞赏;帮不善提问的学生树立自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没有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上课才会积极举手、踊跃发言,才能在自由、活跃的教学氛围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三、精心设计教学,让学生爱问

1. 设置焦点,创设提问情境。所谓“焦点”,是指情境中一个关键方面,它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并促进学生学习。为探究活动创设焦点最容易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学生中引起争论和造成概念的冲突。

2. 教师设疑,引导学生质疑。学生对矛盾性的问题感兴趣,只有产生矛盾时,方能使学生有一种恢复心理平衡的需求,促使学生努力思考问题。

3. 让思维“转弯”,巧设曲问情境。教师按照课文情节设问,这是“直问”,直问难免显得笨拙,造成“启而不发”的僵局,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如一位思想家说道:“儿童倘使发问,诸君的回答,不应使他满足,而在引起他的好奇心。”曲问多见巧思,易于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4. 大胆鼓励,引发学生自由提问。曾记得一句名言:“思维以疑问和惊奇开始。”学生对课文有疑而提出问题,须经历一番自学并思考的过程才有可能。根据自学的心理过程可解剖为“学——思——疑——问”这四个必要的环节,由此引发学生提问。

四、教给学生提问技巧,使学生会问

1. 预习时自主提问。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光听讲不融化不会成才,惟有取得了自學的本领才能成才。”可见,课前的预习十分重要。预习时笔者要求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自由充分提问,没有数量的限制,更无形式的要求。

2. 对矛盾处进行提问。在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看似矛盾,却又合情合理”的地方。如果我们具备了一颗敏锐的脑,一双智慧的眼,善于发现、提出、解决问题,阅读的世界也就呈现为异彩纷呈的世界。

编辑:马德佳endprint

猜你喜欢

氛围问题意识教学设计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