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中育德体验中成长
2017-12-11张丽
张丽
【关键词】 德育;“杏品育人”;青泥文化;家校协作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20—0022—01
“生态体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意识、一种教育理想渗透于整个学校教育之中,旨在强调道德教育要深入到学校、家庭、社区、大社会生活和自然之境中,向生活世界、自然之境和未成年人的心灵世界全面开放,引发人的生命感动,诱发人的道德体验。这是一种最有效、最有魅力的教育模式。针对我校学生普遍缺乏协作精神、感恩品质、文明礼仪素养等现状,我们结合本土青泥文化底蕴深厚这一优势,以青泥古道的“银杏文化”为载体,尝试“杏品育人”生态体验德育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根植青泥文化,构建“杏品育人”德育生态体系
“道德是非常抽象的东西,品德教育需要以一定的载体作为依托,其提高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将德育独立出来,作为单独的教育内容,产生的只能是空洞的教育,甚至是假大空的教育。”找准载体,利用恰当的抓手实施德育,是摆在每一位德育工作者面前首要的任务和现实的问题。以校园文化为切入点进行发掘,契合学生心灵,是有效的视角之一。
独特的学校生态文化铸就独特的学校精神。青泥岭与青泥古道是我县乃至陇右历史文化中的一面旗帜,青泥古道上的银杏树以其坚韧挺拔、正直向上、朴实无华的优秀品质影响和造福了一代又一代的徽县人。为此,我校以“青泥文化”为背景,以“杏品教育”为载体,开展“以银杏培德、以银杏启智、以银杏育人”的体验式德育模式,通过开发“年级主题”, 让学生们在自然生态中养德。从一到六年级分别为识银杏、画银杏、知银杏、读银杏、颂银杏、学银杏。六年中,围绕银杏主题,学生们一直在接受鲜活的品德教育。
二、打造主题节会,共筑“杏品育人”全员参与互动空间
朱永新教授曾指出:“儀式、节日和庆典……使有意义的事情或者伟大的事物能够拥有一种伟大的时刻,获得神圣、庄严与尊重。”这样的仪式,会启迪学生的心灵,让他们的生命与伟大事物交汇在一起,从而形成长久的动力。为此,我校着力打造八个银杏主题节,让德育震撼学生心灵,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养德。从九月份开学到次年六月份,主题节分别为硕果节、足球节、读书节、迎新节、春芽节、健康节、感恩节、艺术节。各年级组、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银杏硕果节开学典礼开笔礼“朱砂启智和击鼓明志”、师生采摘品尝校园中的石榴、展示各种才艺或玩耍绝活;银杏迎新节对春联、做灯展、做美食,让学生回归生活,在实践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道德行为的成长。
三、开展争章活动,尽享“杏品育人”争先创优之无穷魅力
合理的激励机制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金钥匙” 。为引导学生在生活点滴中不断地体验、感悟,内化为学生们的自觉认识和自身素养,校少先大队组织开展了银杏好少年争章活动,让学生在内生态中养德。
我校每学年拟订一个争章目标,如,安全卫生章、安全礼仪章等,通过争铜、银、金等章,使学生良好的行为得到固化。小小的“银杏好少年”章,带动每一个学生投入到自我管理和服务中,实现了教育工作的常态化。
四、强化家校协作,提供“杏品育人”纵深发展的动力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最完备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家庭教育,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性格、行为习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学生们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为充分发挥家校合力,我校建立健全了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充分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专题活动,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配合学校强化学生德育工作。家长在各项“杏品育人”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大手牵小手”的作用,与学生一起画银杏、读银杏、学银杏,引导学生学习银杏积极向上、朴实无华的品质;主动参与各种主题节会活动,与学生一起包粽子、做美食、挖野菜、迎新年,踊跃转发学校微信平台有关“银杏主题节会”的活动新闻,在社会各界掀起了尊师重教、关注未成年人成长的热潮。
反过来,家长参与“杏品育人”活动,也产生了“小手拉大手”的社会效应。学生按照学校要求督促家长遵守交通规则,讲究卫生保护环境,注重文明礼仪。生活中,闯红灯的现象少了,县政府号召的创建卫生县城活动大见成效。家庭中,亲人互相之间也能以礼相待,文明文雅,占我校三分之二的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因此而受益,真正达到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整个社会”。家校协作的进一步强化,为“杏品育人”活动提供了健康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编辑:郭裕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