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理学生带手机进校应多些人本意识

2017-12-11刘昌宇

甘肃教育 2017年20期
关键词:进校水桶教书育人

刘昌宇

就因为学生带手机到校而没有交给老师,被学校发现后就采用如此偏激的方式,对这些不听“招呼”的学生进行惩戒,南阳某校的做法实在值得商榷。

当今这个互联网时代,手机和网络早已进入到寻常百姓家。作为在校的学生,决不能沦为手机的奴隶,这应该成为大家的共识。当然,学生带手机进校,自然能方便自己及时掌握上下课的时间,但它潜在的危害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学生有意无意地把弄手机,不仅会让自己在听课时分心,同样会让其他同学分神,特别是无意间传来的那些手机铃声,则不但会打乱老师的讲课思路,而且更会给大家的听课秩序造成实实在在的影响。鉴于此,河南南阳的这所学校,做出“学生带手机到校要交给老师”的规定也没什么不妥,问题是,对于那些违反了此规定的学生,仅靠扔水桶并砸烂的做法,也许短时间内能纠正他们“私藏”手机的问题,但从长远看,却根本无益于从思想上解决他们潜在的那些抵触情绪。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高雅学堂,不是来不来就把没收来的学生手机扔进水桶并砸烂的任性之地。家长虽然表面上很配合校方的决定,表示“一切都是为学生好”,但其实还是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一看似“老大难”的问题,在让学生心服口服的同时,也让家长颔首称许。比如,对于那些初次违反此条例的学生,完全可以采取当场没收,交由班主任老师暂为保管的措施,待学生真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再由班主任老师还与学生。而对于再犯者,则可以将保管时间适当延长到期末,待到寒暑假时,再还给学生等等。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又不伤及他们的自尊心,还以相对温和的举措,体现了学校“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向善仁心,将心比心之下,学生自然也就不好意思再恣意妄为了。如此一来,既有效整治了学生的“手机综合症”,又强化了他们的校风校纪意识,同时,对那些置校规于脑后的学生,在善意的惩戒中,还严肃了学校正常的学风管理,三齐管下的综合治理,已然彰显出一个学校在教书育人中的应有之義。

总之,简单粗暴地处理没收来的学生手机,既缺乏教育的恒心与耐心,又有失学校儒雅的风度。“天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对于带手机到学校不交给老师的行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始终把尊重学生放在第一位,以德教人,才能最终以德服人,从而让我们的素质教育真正名副其实。endprint

猜你喜欢

进校水桶教书育人
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丁德馨
教书育人
跟踪导练(五)(3)
彤彤和水桶
篆刻
巧提水桶
两只水桶
试论民办高校教书育人的途径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师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五老"进校讲"双百"英模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