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字与做人

2017-12-11陈宝亭

甘肃教育 2017年20期
关键词:柳公权书法艺术写字

陈宝亭:男,生于1970年10月,1993年7月参加工作。西北师大地理专业本科学历,教育硕士学位。现任兰州三十一中校长,被评为高级教师、兰州市骨干教师、市级教学新秀、省级教学能手兰州市优秀教师。发表论文《浅议当今中国教育的极端功利性》《浅议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问题与策略》《正确对待教学改革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等,参编《兰州地理》。

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是中华文化最古老、最有标志性的符号。弘扬“中国精神”,为中华民族铸魂,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中国的汉字写好。

汉字与中华文明

中国汉字具有6000年的历史,它是中国人伟大的创造和发明,也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了不起的奇迹。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耐以传承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衰败的最重要的载体。它不仅传承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还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做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汉字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有了汉字,就有了中国的二十四史、四库全书等浩如烟海的典籍,这是世界上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所以,我们的文化自信是有充分依据的。

在世界上所有的文字中,只有汉字的书写能成为艺术,因为汉字富有“造型性”的特点,而书写的工具又是毛笔。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书法艺术成为特别璀璨的一颗明珠,被公认为中国艺术的最高代表。

写字与人品

字如其人。“书,心画也。”(杨雄《法言》)“作字先作人”,傅山说,写字只在“不放肆”,“一笔一画、平平稳稳。”古人还强调,书法要有“骨气”,而不可有“市气”“腐气”“江湖气”“酒肉气”等。书法艺术到了一定程度,书家腕底所涌现的是文化积淀,是书家个人的学识、气质、精神与境界。唐代张怀瓘在《文字论》中说:“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书法可以表现人格、思想、感情。清代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说:“书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汉字的横平竖直,上下包容,左右礼让,中正平和,就像一个端庄的人,大大方方、亭亭玉立。欧阳中石有“格”说:人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都不能出“格”。大概只有中国书法是把作品的艺术价值与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苏士澍)“工工整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郭振有)有人说,写字好的无“差生”。在书写时,不专注、不耐心,随意涂写,字形失控,卷面不洁,作业质量不高;有时对书写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这种状态自然影响他做人、做事、做学问。

心正笔正。唐朝出了好几位书法名家,如初唐时期的欧阳询、盛唐时期的颜真卿、晚唐时期的柳公权。柳公权不仅字写得好,做人也和他的字一样,铁骨铮铮,深得世人钦佩。有一次,柳公权在写字,穆宗皇帝问:“你的字怎么写得这么好呢,能告诉我书法的秘诀吗?”柳公权毫不犹豫地回答:“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法出自内心,只有心地正直才能写出好字来,这确实是柳公权写字的“法”。但在此时此刻,他作为穆宗的书法指导,向穆宗说这样的话,显然是有弦外之音的。原来,柳公权是在告诉穆宗,写字和治理国家一样,都必须“心正”。难怪当时正沉溺酒色的穆宗半天没有说话,脸色都变了。

字因人贵。中国人历来讲究书品和人品的统一。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经典书法作品都是二者的完美结合。古代著名书法家们的爱国情操、民族气节、高尚品格彪炳千秋,并且都在书法中有所体现。这里有三个范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这三种法帖可以说是中国人格美最典范的体现,概括了中国古代文化人格的三个高峰,后人把三种法帖称为“天下第一、第二、第三行书”。如果说王羲之是乱世当中的典雅人格,颜真卿则是盛世当中的悲壮人格,那么苏东坡则代表着一种更理想化、也更亲切的放达人格。所以说,这三种法帖不仅是书法艺术杰作,同时也是作者人格的体现,是那一时代的精神、文化的杰出代表。相对的是,秦桧、蔡京、严嵩的字都挺好,但人品为人所不耻。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书法作为“艺”,要以道、德、仁为前提、基础,认真做人,认真写字,人品、书品都会越来越高。

练习写字的意义

静心养性怡情,提高审美能力。 经过数千年演化,汉字所独具的表意功能、艺术形态,汉字书写的独特规律与要求,能使书写者在动笔写字时,做到静气凝神、全神贯注,身、心、手、眼、脑协调统一、通力合作,起到身正、心定、手敏、眼尖、脑快等修身养性的作用。

从根本上讲,书法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现代书法家沈尹默先生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具有图画之灿烂,无声而具有音乐之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韩盼山在《书法艺术教育》中说:“书法艺术教育重点在教育,书法艺术本身则只是一种媒介或手段,意在通过它使受教育者得到审美享受,提高审美境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掌握中国方块字的基本间架结构,能写出规范的汉字,可进一步了解汉字的美感,达到培养审美能力的目的。因为书法的工具毛笔是软的,其所表现的线条就能够显现出刚劲、流畅、迅捷、舒缓、雄壮、优雅、自然、洒脱等无穷的变化。随着书法学习实践的不断深入,学生对美的感受力、感悟力、分辨力以及创造力就会越强,对书法的鉴赏能力也会发生质的飞跃。

养成行为规范,塑造完美人格,提高思想境界。 现在市场经济发展很快,好的方面是促进了发展,负面影响是容易让人心理浮躁、急功近利。如果從小把字写好,对一个人的行为规范是很好的熏陶。一笔一画,有实事求是之意。行为规范是可以迁移的,写字时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当你做其他事的时候也会形成一丝不苟的习惯。写字就是这样一个行为规范的养成工程。“字如其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能够认认真真写字的人,往往也是能够踏踏实实地做人。

中国书法数千年的历史,在给予我们不胜枚举的佳作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高山仰止的人格形象,前面讲到的王、颜、苏等皆是。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曾说过“写尽三缸水,只有一点象羲之”,怀素无钱买纸,便广种芭蕉,以蕉叶代纸成冢。通过学习书法,可以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可以使人的意识境界得到净化和升华,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书法艺术载道教化的作用,塑造完美人格。

磨练意志品质,培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我国的教育,自古以来都是从教写字和学写字开始的。字写得如何,常常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受过教育或受教育水平的一个标志。学习书法可以培养人的观察、发现、欣赏、鉴别、动手、兼顾、应变、创新等能力,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品质,使人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中安静下来。书法练习由被动转为主动,由不自觉转为自觉,良好的意志品质也会随之悄然形成,学生的耐性、悟性等均会得到提升。

在中小学阶段要提倡手写,在计算机打字普及的情况下,尤其要重视手写。中国人讲“见字如面”,电脑打出的字是冷冰的、没有感情的,亲笔书写才会让人感到亲切,这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大脑细胞对手写和打字的刺激反应是不同的。打字往往比较机械,写字则需要更多的思考。手写,思考在其中,理念深化在其中,审美追求在其中。

理解中国哲学,传承中华文明,发展特色文化。汉字和汉字书法既简单又复杂,不仅富含艺术美,包含了中国艺术的一切元素,而且蕴涵着深刻的美学原理和哲学思想。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刚健中正,这在中国的汉字及其书写艺术中都有很好的体现。熊秉明先生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哲学,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之核心。”汉字和书法讲求和而不同,违而不犯,计白当黑,刚柔相济,以少胜多,追求虚实、方圆、顺逆、正反、疏密、枯润、燥湿、分合、动静、收放、提按等的恰当结合,处处体现对立统一。书法材料虽然只是白纸黑墨,但正是这黑白二色象征着天地宇宙大色。

书法艺术是中国人的精神寄托。有学者说,人生应当有三种境界:底层是生活或吃饭境界,中间是艺术境界,最上层是天地境界。艺术包括写字作画等,有人性修复功能,可以使人摆脱一些物欲的侵扰,精神有追求,生活诗意化。我们说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是什么?中国特色可以从思想、体系、制度,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讲很多,但最根本的一个中国特色就是语言,中国特色寓于中华民族的语言中。讲中国特色,第一步就要热爱母语,热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字,热爱汉语汉字。

编辑:谢颖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柳公权书法艺术写字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我学写字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学写字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
所谓书法艺术
我学写字
雄强飘逸的书法艺术
柳公权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