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念作引领 奋进铸辉煌

2017-12-11郭裕嘉

甘肃教育 2017年20期
关键词:校园艺术教育

教育是什么?这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立志终身从事教育的人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一代国学大师梁启超认为,教育就是教会人学做“现代的”人;陶行知认为,“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生活、生长、经验的改造。从根本上说,教育就是按照自然的规律、天性,构建好的外在环境,让人能自由、完满发展的一种文化活动和文化过程。它不是工业化的规模复制生产,而是针对于学生的个性耕耘。

在山丹县三立小学的校园内,你能看到该校的教育工作者秉承“本真教育”办学理念,以“给孩子最美好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为教育使命的身影,他们将全部的信念与力量投身于教育大業之中,培育栋梁学子,收获了属于自身的教育辉煌……

树立本真理念 创建人文校园

漫步在三立小学的校园里,清风拂面,胜景入眼。这里楼宇错落有致,绿荫环绕相间。合理的校园布局,优雅洁净的校园环境,清香四溢的花池草地,文化浓郁的橱窗壁画,绿地茵茵的运动操场,处处充满了温馨、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

步行来到“三希楼”前,大门上赫然映入眼帘的楹联自有一番气派:“立德立功立言此谓不朽,希贤希圣希文人皆可为”,取自湖南衡山集贤书院,又进行大胆创新,教育学生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种文化基因在校园里是随处可见。

“三省楼”,顾名思义,正是借用了古人所倡导的“一日三省吾身”的自省文化,“从平常举止中正己,于高尚行为间树人”的楹联时时提醒教师行必中正,积习渐摩。走进教学楼,楼道的布置更是体现出校方的独具匠心。墙裙处配以师生制作的简笔画、水彩画、手抄报、摄影作品等,展现了师生动手动脑、敢于创新的能力。一幅幅充满情趣的画,一张张倾注智慧的图无不感染着每位师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亲近自然、感悟人生。

班级文化则凸显了童趣和个性。精美的班牌折射出班级精神,组合书柜充溢着书香气息,成长树记录了学生的成长历程。这里一草一木皆含情,一诗一画皆入理,一情一景展所思;教室内外、长廊通道、板报橱窗上的名言警句、励志故事、图画造型,无不渗透着三立人的教育智慧,无不默默浸润着孩子们的幼小心灵。可以说,立体辐射式的校园文化建设,多角度、多层次地为师生们勾画出了一个个人性化的育人场景;徜徉三立校园,师生无时无刻与思同在,与美同行……

在学校文化建设定位上,三立人紧抓“十八大”以来党风民风向上、教育理念返璞归真的大好时机,确立“本真教育”办学理念,明确三立终极培养目标,逐渐形成了以“养正求真”、“尊重包容”、“敬业爱生”、“好学向上”为内容的“一训三风”。以外显的环境文化、核心的课程文化、内隐的精神文化构建“纵深式”三维结构文化体系。

在学校育人模式的选择上,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总目标,通过落实三级课程体系,课堂内外互促、校内校外互补,修身立德启智、怡情健体并举,逐步形成了以“穿有样、坐有相、言有规、行有范,浩然正气、蓬勃朝气、智慧灵气、胸怀大气、书卷香气”为标准的“四有五气”主题教育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成效显著。

在课堂教学理念构建上,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积极构建尊重生命、遵循规律、全面发展的“本真”课堂教学体系,形成了理念上追求“三生”:生本、生活、生态;氛围上追求“三自”:自然、自主、自由;效果上追求“三实”: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使学生站在了课堂的中央,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在学校环境软实力打造上,充分彰显环境育人功能,环境文化以“童话”为主线,以童眼视角、童心体验凸显儿童主体地位。室内室外处处用孩子们自己的美术、摄影、手工作品装点,以劳动的成果凸显孩子们善于创新、个性张扬、思维活跃的童性特点。校园绿化以“桃李天下、桃红柳绿、智慧钥匙”为主体设计,富有积极向上的育人特点。在优雅的环境中学习,在艺术的熏陶中成长,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的满足,更是童心的放飞,是童趣的释放。

在学校特色发展战略谋划上,则采取“菜单式”体育活动,开展七彩跳绳、花样拍球、激情足球、魅力篮球、校园韵舞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全纳式”艺术教育,开设了“琴棋书画歌舞网语”八大类,共20个学生社团,深入落实国家体艺“2+1”项目要求,学生艺术、体育综合素养不断提高。

在学校信息化硬件配备上,也展露“大手笔”。学校建有学生用机房2个,有计算机112台,并配有智慧教室、录播室等专用教室,其中有32套教学一体机系统,能完全满足师生教与学的需求。200兆宽带光纤接口通达所有教室和所有办公室,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校园网络系统、校园闭路电视系统、自动广播音响系统、校内通信系统等一次性设计到位,校园演播系统、消防、防盗等安全设施齐全,这些设备为广大师生教育教学活动,实施新课程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新时期学校教育的信息化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硬件保障。

三立小学在发扬 “敬业爱生、好学向上”传统的同时,以追求真理、科教兴国的时代精神为主导,形成了“尊重包容”的优良校风。他们积极树立教育服务理念,建设和谐共进的校园生态环境,熏陶和感染每一名师生,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丰富德育实践 彰显育人特色

文化是学校的DNA,沉淀在师生的血液中就会转变为自觉行为。针对生源成分复杂、家庭教育薄弱、养成习惯问题较多的情况,为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德育”格局,三立小学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中心,将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常态化开展“一日常规”和“四有五气”教育活动。

在德育工作中,三立小学追求德育高品位,养成高标准、行为高素养的德育目标。自建校以来,三立小学积极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研究,《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研究》等课题被确立为“十二五”省级教育科研课题。逐步通过开展“我是班级小主人”、“文明伴我行”、“我为校园增光彩”、“向英雄致敬”、“感恩父母”、“爱心捐助”、“国学经典诵读”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依托月主题活动,三立小学先后开展了以“追随雷锋足迹”、“环保从我做起”、“学会感恩励志”、“争做文明小标兵”、“祖国在我心中”、“我为校园添光彩”、“让书香溢满校园”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践行准则,培养道德素养,达到“修身、立德、启智、健体、怡情”的目标。迎接式上学、检阅式放学、10分钟晨诵午习、放学前1分钟常规教育、轮值校长制等校内特色制度日臻完善与成熟。通过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开展序列化养成教育,使常规要求渐渐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好人生底色。endprint

同时,三立小学通过服务社区、参观工厂、打扫卫生、主题队会、列队放学、小记者访谈、小螺号广播、情景剧展演活动等为载体,以践行引领成长,使学校德育活动摸得着、看得见、用得上。修身立德已成为三立小学德育教育的基本要求,系列主题校本课程已初步形成体系。

多措培训师资 铸造品质团队

教育要发展,队伍是关键。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命力。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三立小学实施“三四五”队伍培养策略,(三:青蓝工程、富脑工程、梯队工程;四:穿有样、坐有相、言有规、行有范;五:浩然正气、智慧灵气、蓬勃朝气、书卷香气、胸怀大气。)力抓强筋壮骨的师德建设和提升课堂品质的能力培养。

利用“三立讲坛”这一大众平台,开展师德师风演讲,外出培训汇报,经典美文诵读;通过巾帼标兵评选、寻找最美教师等活动,引导教师品学双修,培育具有中华文明根基、现代精神内涵的公民;开展各类培训,激活教师队伍内在元素,促进团队优良品质形成,强力推进队伍专业发展;搭建成长的舞台,鼓励教师参加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做到上“五课”,即:青年教师过关课、中年教师观摩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新上岗教师汇报课、党员教师精品课。

近年来,三立小学组织教师参加远程培训、国培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选派骨干教师赴南京、广西、江苏、深圳等地学习50多人次。在学习与实践中,拓宽视野,提升境界,锤炼个性,教师素质得到了有效提高,大批优秀教师迅速成长。学校现有省级骨干教师5名,市级骨干教师6名,县级骨干19名。

打造课程文化 提升教学质量

课改没有固定的模式。勇于进取、开拓创新的三立人以“本真教育”理念为引领,积极构建尊重学生、遵循规律、全面发展的“本真”课堂教学,生态课堂建设逐步向平实、真实、精致方向发展。

课前研讨备课以“活、实、精、细”为要求,以“灵活研讨——集中攻关——资源共享——个人微调”为步骤,形成了“在实践中研讨,在研讨中实践”的教研氛围。以公开课引领常态课、听评课促进常态课推进生态课堂建设,低年级“趣味有效”、中年级“简约有效”、高年级“扎实有效”的三立式生态课堂特点已全面形成。课后以网络研讨的机动灵活,沙龙式研讨的质朴细腻,专家点评式研讨的简洁高效,积极构建充满灵动和智慧的本真教研模式。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仅2016年一年,三立小学共有省市县级立项课题26项,95篇教师论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36名老师在市县级优秀课、录像课评比活动中获奖,14名教师分别获市级优秀教师、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一块块奖牌,一个个证书,像无言的诗,诉说着三立教师求真务实耕耘的历程。

三立小学坚持走“教科研一体化”之路,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积極打造生态课堂。在学中研,研中教,教中学。逐步形成品质课堂、品味课堂、品牌课堂,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教学质量评估位居全县前列。2017年以来,有省级立项课题7项,市级立项课题18项,其中1项课题通过省级鉴定,2项课题获张掖市基础教育成果奖。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各级论文评比有120人次获奖,36人次的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12人次在各级教学比赛中获得殊荣。

“思路决定出路”。山丹县三立小学近年来之所以能够在竞争中屡屡出奇制胜,关键在于有着超前的办学思路及能够沿着这一思路带领广大师生将其付诸于实践。采访中,与校长刘凯交谈最多的话题就是办学的理念。“我校坚持‘本真教育办学理念,以‘给孩子最美好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为教育宗旨,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坚持教育理想,浸润教育情怀。”山丹县三立小学校长刘凯说道。

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努力打造学科品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创新者,建立自己的教育思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选择性,通过课程实施使学生从作为现代人的文化程度和作为信息社会成员的文化含量两个方面获得自我提高,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打造“智慧”校园。

三立小学立足教学实践,体现高质量。把提高教学质量的立足点放在过程性的教学工作之中,以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为平台,以家校联系卡为纽带,实现家校互动,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以课堂为主阵地,深化“三段式”课堂教育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规范理论学习、工作手记、网上悬挂、问题引领的指导、检查、考评工作。同时,深化课程改革,呈现新气象。加强理念提升,通过理论学习、业务研讨、课改论坛等途径学习课程理念,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实现课程优化。此外,三立小学还要求教师加强课程积累,寻找新支点。规范备课制度,集体备课要求课前有调控,课后有反思。

创建品牌特色 促进内涵发展

在学校教育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三立人并不仅限于单纯地追求升学率,因为他们知道这种“短视”会成为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致命短板。以校长刘凯为核心的领导团队审时度势,提出“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目标,很多学校还在应试教育的苦海中苦苦挣扎时,三立小学已经扬起素质教育的风帆,一路前行。

有了正确的教育观,才会有正确的教师观、质量观、学生观和人才观。近年来,三立小学组织教师参与形式多样的活动,学习“素质教育”和“新课程下的教育教学活动”内容,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并努力创造一切条件,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使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好,学有所获,健康发展。

特色鲜明花正艳,个性凸显春满园。一个个特色专业教育,就如一簇簇娇艳芬芳的花朵,在促进学校品位提升的同时,更加彰显出三立教育的迷人魅力,将三立教育这座大花园装点得更加璀璨夺目。“三立小学不追求每个孩子都成为艺术家,但是从不放弃每个孩子爱美的天性,从不放弃每个孩子创造的潜能。这里是孕育艺术素养的沃土,这里是孩子放飞梦想的乐园。”校长刘凯说道。endprint

根据《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三立小学制定了《三立小学艺术教育发展规划》《三立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管理制度》《三立小学艺术教学管理制度》《三立小学艺术教室使用管理制度》《三立小学“全纳式”艺术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等制度、方案,确保了艺术教育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

艺术教育的实施,关键在教师。三立小学为了解决艺术教师短缺的问题,一方面加强对现有艺术教师的培训,提高艺术教师的专业技能与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与校外艺术教育机构联合,聘任艺术教师定时来学校进行艺术教学,指导艺术教育活动,为学校艺术教育增添了活力,提高了三立小学艺术教育的品质。

三立小学积极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促进艺术教育蓬勃发展。坚持开展每天二十分钟的“晨读午习”活动,“晨读”以国学经典、优美散文为主,学生在诵读中沐浴书香,传承美德,“午习”以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为目的,教师现场指导,促使学生写好规范字。坚持开展每周三一小时师生“全纳”艺术教育活动,设立了“琴棋书画歌舞网语”八大类20个学生社团,师生自选感兴趣的活动项目,热情参与。每逢“快乐周三”,校园内琴声悠扬、歌声嘹亮,画画的神情专注、画笔纷飞,跳舞的身姿婀娜、落落大方,下棋的走卒飞相、凝神聚气,写书法的挥毫泼墨、用笔自如,剪纸室内更是能工巧手,别具匠心……浓浓的艺术气息弥漫在整个校园,学生在艺术的沐浴中学会了热爱美,享受美,理解美,创造美。

特色兴校是三立小学的办学策略。“菜单式”早操已成为三立小学阳光体育的特色项目,学校根据师生特长、爱好和年龄特点,自选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花样拍球、花样跳绳、校园集体舞等项目,利用早操时间和大课间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活动。同时,根据季節特点设置了冷热两幅菜单,并结合气候特点进行变换训练。

“快乐周三”是学校艺术活动的简称,即每周星期三课外活动时间,全校师生以琴、棋、书、画、歌、舞、朗诵为主要内容,采取班级加社团形式进行艺术教育活动。以灵活多样的形式,使师生兴趣更浓,内容更丰富,训练更扎实,效果更明显,真正实现了艺体“2+1”要求。通过“国旗下的演讲”、“讲故事比赛”、“科技小制作大赛”、“优秀板报展”、“经典诗文诵读”、“六一文艺汇演”、校级运动会等活动,以艺体活动的高雅品位和丰富内涵,浸润孩子们稚嫩的心灵,让学生真正享受诗意人生。

特别是“全国校园足球示范校”的命名,推动了三立小学足球教育的深入开展。足球专题讲座、校内外足球联赛、足球全员培训已成为常态,教师人人都是教练员、人人都是裁判员,学生人人都是运动员,人人都是啦啦队的局面热火朝天,学校足球文化初步形成。

经过几年的努力,三立小学艺体活动蓬勃开展,连续几年,在全县元旦长跑比赛中获得团体总分稳居全县第一的好成绩,老师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节日欢歌》在山丹县第二届春节联欢晚会中荣获一等奖……怡情怡性的艺体活动,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阳光体育、全纳艺术已成为三立小学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特色铸造品牌,内涵提升品质。三立小学坚定不移地实施特色学校战略,打造学校品牌,实现内涵发展。目前,学校创办了音乐、书画、舞蹈、科技、棋艺、朗诵等学生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每年举办元旦联欢会、田径运动会、冬季长跑赛、文艺汇演、广播操比赛等活动,以“菜单式”体育运动为主阵地,开展韵律跳绳、花样拍球、激情足球、魅力篮球、校园集体舞等活动,倡导师生遵循“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以“全纳式”艺术教育为创新点,落实国家体艺“2+1”项目要求,培育人格健全,培养乐学型、智慧型的人才,怡情怡志,以美辅德。

近两年,三立小学足球队在全县校园足球比赛中,更是独占鳌头、一枝独秀、成绩骄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三立小学代表队在全县的文艺展演、经典诵读、写字比赛、演讲比赛中均斩获颇多。

建校短短几年,就有三百多人次在各种艺术类比赛活动中获奖。王继萱同学的绘画作品入围中国湿地博物馆湿地主题绘画大赛;张筱磊同学在第八届中华艺术环球器乐大赛中获得二等奖;王梦颖、张杰、马健、曹凤青、李梦涵等同学在省级、市级体育舞蹈大赛中获得一、二等奖;周梓萌、吕荣同学在欢动甘肃2015年六一儿童节晚会节目展评中获奖;李耀阳同学的架子鼓在国家、省级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今年,在团县委组织的“争作最美小市民”征文、演讲、绘画比赛中,三立小学共有53名学生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在县委宣传部组织的“五彩山丹我来画”比赛中,共有47位学生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在县教体局、县语委办举办的中小学生规范汉字现场书写大赛中,龙和凤和吴青林包揽低、高年级一等奖,参赛的其他4名同学分获二、三等奖;赵丹萍老师在“丝路之星——我的舞台梦”歌唱大赛美声组中获奖……

面对这累累硕果,校长刘凯说道:“创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将以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创建为契机,进一步创新艺术教育工作思路,丰富艺术活动内容,提高艺术活动实效,培育艺术教育特色,全面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风雨拓荒辛勤耕耘,春华秋实桃李芬芳。科学的管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优美的育人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促进了学校工作的蓬勃发展。天道酬勤,辛勤耕耘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三立小学先后被授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省文明交通示范单位”、“省快乐校园”、“市阳光体育运动示范校”、“市艺术教育特色示范校”、“市节水型示范单位”、“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

辉煌的昨天展示了三立小学的风采,奋进的今天再谱三立小学新篇章。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机遇,三立小学正阔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编辑:郭裕嘉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园艺术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