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发现自己的美

2017-12-11肖山

家人 2017年12期
关键词:审美观天性成人

肖山

孩子的天性

每次上课,教室门外都会拥挤着一大群陪读的家长,他们比孩子更紧张,课间休息时除了要求孩子“喝口水”“吃点东西”,还免不了各种各样的叮嘱:

“老师说了不要动,你怎么就一直动呢?”“你看你们班的那个同学,走得多好,你要向人家学习。”“宝贝你有很大进步,我们再加把劲,还能做到更好。”

每次听到家长们对孩子提出要求,我都感觉有压力。尽管今天父母的教育观更开明了,但骨子里仍有根深蒂固的权威意识,暗示着孩子按照大人的标准去成长。

可是有多少人知道,要让一个6岁的孩子保持15分钟以上的安静状态真的很难?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经历,学习时间、个性乃至生理发育情况都不一样,如何让他们做到标准化??????

孩子就是天真可爱活泼好动的,请尊重他们的这份天性。我无数次对家长们说。

最近看到两组童星组合的宣传照,平均年龄分别是10岁和7岁。但无论多大的孩子,照片上都是一个表情,时尚界称为:酷。

我讨厌这种被摄影师(或者是其他人)掌控出来的面无表情,在这种表情里我只看到空洞的眼神和僵硬的面部肌肉。

不否认,现在的孩子对酷的接受度非常高。但他们知道酷是英文单词cool吗?知道它的原意是“冷”吗?

这个词,本身就和孩子热情阳光的天性相冲突。

不会笑的孩子

为什么要酷?因为偶像文化和成人时尚的影响。酷代表神秘和强大的力量。这是孩子内心渴望得到的东西。

但酷的成因,除了先天面瘫,就是后天人生经历的积累。让年幼、缺乏阅历的孩子去模仿成人的酷,只能称其为“装酷”了。

我想,没有一个父母喜欢孩子对自己装酷。如果是这样,那为什么又要他们面对镜头时“不要笑”“不要动”“要严肃”呢?

知道吗,很多孩子已经不会笑了。电视节目里,孩子们上台表演时很自然地露出虚假的笑容;T台上,他们会像摁下某个神秘的机关一样,紧紧地抿住嘴,不允许自己有任何“多余”的表情。

和酷相似的成人化表情,还有一个,叫“性感”。这本是对生理和心理都发育成熟的成年女性的要求,如今却成为不少家长追捧的造型。

酷酷的服装,露肩造型,迷离的眼神,在八九岁女孩的艺术照里看到这样的表情,我忍不住问自己:孩子自己会喜欢这样吗?

也许答案他们自己也不清楚。因为在他们还没有形成的审美观里,美和丑,都来自大人们的评定。

流行与美

不只孩子,很多中国父母的审美观也并未成型,极易受到外界流行的影响。中国人恢复正常的审美观也不过两代人的时间,当没有被消化的成人审美观直接套用在孩子身上、成為速成的审美教育,最终的效果一定是谬以千里。

我曾在一场全国性的少模赛事上见过一位女孩。所有人都从未在舞台上见过她的真实样貌。因为按照母亲的设计,她的所有比赛造型都是极其成人化的夸张和浓艳。而这个孩子还不到10岁。

的确,真正的美应该是跨越年龄、地区、民族和性别的;但这样的美也应该是天然、符合自然规律的。我们能在很多流行元素里看到这样的案例,例如每年的流行色、颜色之间的奇妙搭配、一些富有时代和民族特色的装饰元素等。但有的美有明确的针对人群:浓艳、性感、冷淡……更适用于专业模特和特定场合、产品上。

试想,连父母自己都无法驾驭和理解的时尚之美,如何能让孩子去呈现?

两种声音

作为启蒙者,父母对美的理解也许真的会决定孩子的一生。

业界对少儿时尚一直持两种态度。尤其在美国,一方面是年产值超50亿美元、非常成熟的少儿选秀产业,几乎从出生数月开始,有志于让孩子成为童星的父母就会带着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由此也诞生了诸如6岁选美皇后之类的新闻。

父母狂热的另一面,是社会对儿童选秀带来的扭曲审美观的担忧。2017年,一部纪录电影《童心无归处》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20年前,美国最有名的6岁选美皇后莫名失踪又莫名死于家中。围绕“谁是凶手”的问题,社会各界一直争论不休,其中一个观点便是:是虚荣心和功利心让父母亲手杀死了女儿。

另一部同样关注儿童选秀的电影《阳光小美女》,以辛辣讽刺但始终阳光的基调,让观众看到“金发碧眼肤白、成熟稳重大方”这一标准外的孩子之美。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到的美,如果真的要用成人标准来判断美丑,唯有一条可以通用:拥有乐观阳光的心,就是拥有美。

正如当年林妙可假唱事件爆出后,人们的评论:“明明杨沛宜更漂亮啊。”

猜你喜欢

审美观天性成人
论唐代琴论中的主“静”审美观——以《昭文不鼓琴赋》《无弦琴赋》《琴诀》为例
尊重天性 顺势而为——读《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有感
成人不自在
额日德木特古斯以《春》为题诗的审美观
浅论美术基础课程在广告学专业构成中的必要性
美术欣赏深度介入促生学生幸福感研究
鼓励孩子爱玩天性的家具设计
Un rite de passage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