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治沙史:树木30年,树人恒久远
2017-12-11湛兮
湛兮
这是家风强悍的三代人。
他们家不是教言林立的书香门第,不是名流后世的功臣之后;没有强调“德智体美劳”,没有强调成为一个优秀的完人。他们只是坚守了一个在别人看来“不切实际”的梦想。
沙地是金鸡沙村贫穷的根源。1984年,张立强的父亲签下村外的那10?000亩地时,那里黄沙漫天,方圆上百公里只有沙漠北面的一棵樹。
张家三代人不信邪,把对这片沙漠的征服变成了长达30年的坚守,“我们家把沙治了,全村人就能过上好日子。”“只要这个沙漠还在,我们家就得种树。”
治沙能让村子富起来
张氏治沙的传承,得从陕西省榆林市毛乌素沙漠只有一棵树的那片沙漠说起。
张立强的父亲张加旺出生在沙漠边缘的金鸡沙村,母亲牛玉琴1967年从定边县郝滩乡嫁过去时,张家生活很困难:一家4口,挤在一间毛庵草房里;爷爷年老体衰,奶奶精神失常;结婚时,父亲张加旺穿的裤子都需要借。
婚后,牛玉琴生了3个孩子,一家7口过得更难了。
1980年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张家分到了30多亩地。全家人苦干1年,日子慢慢好起来了。张加旺开始种枸杞,还养了二百多只鸡、一百多只羊,两年后他们家成了村里唯一能盖起砖瓦房的万元户。“每天早晨我父亲都给我们煮鸡蛋吃,村子里面的小孩见到特别的嘴馋。”张立强回忆当时的日子说。
但背靠无情的大沙漠坑苦了全村人。
常常一夜风过后,第二天早上被风沙埋住的门打都打不开。风沙逼得他们搬了3次家。春天风沙经常刮走村农种下的庄稼,秋天收不了几斤粮食。张加旺和牛玉琴多次在沙漠地上开荒地种庄稼,结果就是连种子钱都收不回来。
张加旺觉得村子想致富关键还在沙漠,“如果当地的环境不改变,咱们的万元户不会持久。如果我们家把沙治了,以后的生活就太美好了,全村都能富起来。”
1984年,国家来了政策,五荒地(荒沙、荒山、荒沟、荒滩、荒坡)允许个人和集体承包治理。并且,第一批收入,谁治理归谁。张加旺瞅准这个机会,1985年1月和村里面签订了10?000亩承包合同。他制订了一个9年计划,开始植树治沙。
1颗小树苗2分钱,大树苗5分钱,1亩地栽27株,10?000亩地,光树苗钱就需要1万多块钱,在当时这1万多块钱等于是张家的全部家当。
亲朋好友和村里人都说:“他是傻子!过得好好的光景,非要把钱往沙漠里砸。”“父亲是很了不起的人,他瞅准的事情,一定会坚持干下去。”张加旺的“倔”,张立强也遗传了不少。
万元户变困难户
种树的过程一直状况百出。
在有治沙计划之前,张立强父母就曾在沙漠种过树。但和种庄稼的下场一样,一阵狂风卷过,什么都不剩。没有方法,父亲只能不断地与无情的风沙抵抗着,一直种,一直种。
1985年签下10?000亩地后,父亲变卖了全部家产购买树苗,雇用了30多名民工,用20多天,把6?000多亩沙地栽满了杨树、榆树和沙柳。对治沙的渴望让张加旺倾其所有,忽略了未知的风险。
当时7岁的张立强只是懵懂无知的小屁孩,每天跟在父母后面,打着赤脚踩着光滑的沙。植树时,他就在旁边帮着工人扶树苗,搭棚子。他只觉得这是一件很好玩的事。
春天一场大沙尘暴,10万株树苗几乎全部没了。父亲不死心,风刮倒再栽,栽上再刮倒,一年里反复栽了三四次。终于,1986年,10?000亩地的种植目标完成了7?000亩,从远处看那片沙漠,能看到颜色较浅的绿色了。全家打心里边高兴。
折腾了一年,钱也花得差不多了。父母都扎进了荒漠里,收入来源没了,民工也雇不起了。只能自己背树苗,背不动就用骡子驮;“万元户”的时候吃的鸡鸭羊肉变成了玉米馍馍,“拿纱布一包,用箩筐装着放在山梁上,就去栽树。树栽完了,吃的也就全被沙埋住了。”
张立强的父母谁都没想过放弃种树这事儿。
但不幸的事降临了。同年秋天,父亲张加旺积劳成疾,患上了骨癌。接下来的3年里,他住了9次院,做了7次手术,甚至把左小腿截肢了。张立强既心疼父亲,又很不解:父亲这样辛苦究竟有什么意义?
尽管这样,父亲依然忘不了沙漠那一片树,常常偷偷拄着拐杖让年幼的张立强领着他去沙漠看看。上沙漠时,父亲爬上去;下沙漠时,他滚下去。每次趁着母亲和哥哥收工前赶回家,把全身洗干净,千叮万嘱张立强:“千万别告诉妈妈和哥哥。”他是真的很想帮忙。
在张加旺去世前的两个月,他拄着拐杖到村里面和人家讨要米糠。很多人不解:“你要米糠干吗?”他不怕被人取笑说:“因为我治沙植树的时候,雇了很多帮工,需要很多吃的,家里的口粮都用在上面了。现在没有吃的了,只能依靠米糠充饥。”
1988年,父亲带着未完全成功的治沙计划遗憾地撒手人寰了。那时张立强10岁。
坚决不卖树
父亲走了,顶梁柱没了。张立强开始觉得父母的选择有些傻:这样的坚持值吗?
植树、买树苗、父亲治病欠了好多钱。有两年的时间,张立强没见过白面馍馍,“过去咱们吃鸡蛋,人家的小孩馋。那段时间我看到别人家的小孩吃白面馍、玉米馍,我馋。”
家里一贫如洗,债主拿走了唯一值钱的做饭锅,只剩下那10多万棵树。村里人都劝母亲,“1棵树2到5元,卖掉你家那些树,能赚好几十万。”母亲却告诉张立强三兄弟:“树不能卖。我相信你们的父亲,他认定的事,一定会坚持下去。征服沙漠是张家致富、全村改变现状的关键。”
“妇尽夫愿”的简单想法一直支撑着牛玉琴。
张加旺死后,牛玉琴一直戴着一个铃铛—那是与父亲的定情信物。每当生活很难,听到清亮又急促的铃铛声,牛玉琴总能想起丈夫还未完成的心愿—那片还未绿起来的沙丘。牛玉琴暗暗立誓,“就是憋死骡子累死马,也要让万亩荒山绿起来。”
张立强把一切看在眼里。沙丘确实在变,庄稼至少不再颗粒不收,“父母的坚持或許值得一试,这个梦想我应该替母亲分担。”
不植树的时候,母亲和大哥到村子里边给人家打工,一天一块钱。晚上帮村里面的人做鞋,一双鞋卖一块钱。几年后,家里面把要账最刁难的这部分钱还上了。
1990年,家里情况好多了。母亲带领全家人继续种树。
12岁的张立强一边学习,一边利用假期帮母亲植树。家里穷,县妇联主任经常给他们一些城里人不穿的衣服。张立强经常扛着锹,穿着一件跟母亲同款的女式粉色上衣跟在植树大部队边上。父亲带领全家植树的时候,总会给大家讲故事;到了母亲这儿,她也每次给他们讲故事,而且还让每人讲一段。这样,沙漠植树的日子过得很愉悦。
1996年,父亲留下的规划图的沙漠林草覆盖度已经达到了80%以上。母亲的持之以恒,让荒沙治理的面积从1万亩、2万亩、9万亩,到了现在的11万亩。
当年的不毛之地渐渐成为“人造绿洲”。
用科学的方法治理沙漠
治沙的路越走越顺,父母对这片沙漠的倾力付出,让张立强对植树治沙更感兴趣了。
16岁的张立强考上了陕西省林业学校。他专门汲取适宜沙漠干旱气候生长树种的各种知识。20岁接下父辈的接力棒,在陕西省榆林市毛乌素沙漠里摸爬滚打,只为了传承父辈的信念:治沙造林。?
他发现,“以前一家子人背车拉,凭辛苦植树造林。”缺乏科学技术的植树造林,不但人辛苦,树苗的成活率也很低。所以,张立强决定用学习的科学方法去治理沙漠。
毕业后,张立强也一头扎进沙漠。在不断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沙漠地科学植树育林的理论见解。比如将沙丘分成3份,在底部背风处,栽种乔木杨树、榆树,在中部搭设障被,栽植灌木沙柳、柠条,在沙丘顶部种植草本植物。这样树苗的成活率真的提高了。
“但沙漠太大了,一家人的力量哪治得完!”张立强一直不断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2004年,张立强决定创办治沙公司,将村里70多个青壮劳力吸纳为公司员工,扩大了治沙规模;2005年,公司又承包周边荒沙7万亩进行治理,在沙漠中尝试栽植常绿树种;2009年,引进先进设备用于沙漠种植;2011年又引进了先进灌溉系统和技术,加快治理沙漠的步伐。
2014年的时候,张立强在沙漠中引进了榛子。不仅大多数树苗活了下来,到2016年的时候,满园的榛子就已经结果了,产量还特别好。张立强会每天去观察果实,记录它们的长势。看着收获的果实,全家都觉得坚持是值得的。
谈及自己的成果、种树的过程、沙漠到绿洲的变化,张立强眉飞色舞,眼睛都亮了。
植树治沙这些年,张立强的妻子默默付出了很多,出谋划策,照顾家庭。女儿到县城上小学后,作为老师的妻子被调到县城小学教书了,顺便照顾女儿。每周五,她会从县城赶回来给家里的老人洗衣服,打扫卫生。“我每个星期的衣服都是堆在那里等她回来给我洗,她在家里特别辛苦。”谈到这儿,张立强很心疼妻子。
要一直种下去
沙漠变绿洲的万亩荒沙(规划治理)基本草图一直传到现在,成了张家的传家宝。
父亲留下的遗言是:“治沙造林是子孙万代的大事,我造林,儿子造林,孙子将来也造林。”一直深深影响着张氏全家。去世前,父亲就给张家后辈想好了寓意深远的名字:张继林、张继业、张继成、张继功。
“林业成功”深含父亲对治理沙漠的决心。
每年春节,张家四世同堂围着大圆桌唠嗑,都会听一听父亲1986年接受广播电视台采访的录音:有党的好政策,我们农民应该靠自己的双手,用科学办法把大沙漠开发利用……
20多年来,每年听这个录音,几乎成了一种仪式。
张立强的儿子叫张继功,从小在县城读书,张立强一周只有一两天能看到他。这一两天里,张立强也是在劳动、工作、治沙。儿子既心疼他,也深受他影响,“父亲做的事很伟大。”
儿子在身边,张立强经常会讲金鸡沙村外这片沙漠的变化:“当年没有你爷爷和奶奶的坚持,这里依旧是黄沙漫天,咱们依旧穷呀。这些年咱们的任务就是‘坚守,让绿地更绿,让黄沙消失。”
大学的时候,张继功听取父亲的意见,选择了陕西农业大学的林业专业。现在,张立强的大侄子张继林在靖边县林业局工作,儿子张继功在大学学习园林知识。他们在祖父母和父辈的影响下,继续在家乡这片沙漠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古有愚公移山,今有张公治沙,他们认定一个利己利民的目标就不会放弃。匠人精神是“一生只做一件事”,张家祖孙三代,用30多年书写了两个字:坚守。
有人问张立强,沙漠会治理到什么时候。他说:“只要这个沙漠还在,我们家就得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