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镜头下的阅读者

2017-12-11菲奥娜·麦克唐纳

译林 2017年6期
关键词:黑塞史蒂夫书籍

〔英国〕菲奥娜·麦克唐纳

史蒂夫·麦柯里是玛格南图片社的资深摄影师,在他的镜头下,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在新书《阅读》中,麦柯里精选了过去40年里他摄自30个国家的人们阅读时的照片。从塞尔维亚的一家钢铁厂到克什米尔的一间教室,这些阅读者的身影向世人展示了书籍的力量。

“热爱阅读的人是从不会感到寂寞或无聊的,因为书籍是人类的庇护所,同时也使人得到启迪。书籍给予人的智慧有时是可以看得到的,我发现那些正在阅读的人脸上总是会散发出某种光芒。”美国作家保罗·泰鲁在菲顿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著名摄影师史蒂夫·麦柯里的新书《阅读》的前言里这样写道。

翻开这本摄影集,那种闪耀在阅读者脸上的光芒随处可见。无论是从意大利一个博物馆里那位低着头的女士脸上,还是从阿富汗喀布尔那位街头小贩专注的神情里,你都可以看到。在过去40年里,玛格南图片社摄影师史蒂夫·麦柯里拍摄了无数埋头阅读的人的照片。

有些人阅读的表情显得比较随意放松,例如那个站在火炉前的男人,一只手拿着份报纸,另一只手拿着香烟;而另一些人看上去则似乎读得很入迷,有的完全没有留意到自己站在一副巨大的骨架旁边,也有的根本没在意一头小象正依靠在自己的身上。此刻的他们似乎已经“搭乘”手中的书籍去了另一个地方。

史蒂夫·麦柯里曾经深受一位伟大的匈牙利摄影前辈的启发,他在这本书的简介里写道:“我30多岁时去了纽约,不久认识了富有传奇色彩的摄影师安德烈·柯特兹。安德烈用50多年的时间拍摄了很多正在阅读的人的照片,这些照片非常吸引人。1971年,他将这些照片结集出版,就是那本著名的《阅读》。”麦柯里说,自己这次出版同名新书,是“对安德烈的才华、天赋以及他对世人的影响的一次致敬”。

约翰·沙尔科夫斯基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摄影策展人,他在1973年出版的《看这些照片》一书中写道:“柯特兹对那些精心安排和注重分析的拍摄手法从来不感兴趣。他自1912年开始从事摄影以后,就一直在寻找革命性的方法,推崇于简略的视野中捕捉意想不到的细节和稍纵即逝的瞬间——他看重的并非宏大的史诗,而是情感丰富的真实人生。”

史蒂夫·麦柯里拍摄的都是那些全神贯注地沉浸于文字世界中的人们,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进入了摄影师的镜头。关于全情投入的阅读体验,瑞士诗人、小说家、画家赫尔曼·黑塞,曾在他于1920年写的《论读书》一文里有一段富有洞察力的描写:“当我们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都达到顶点的时刻,我们已经不仅仅是在阅读那些印刷在纸上的文字了,我们其实是畅游在这些文字带给我们的激情和灵感的海洋中。”

《阅读》这本摄影集里的照片显示了一些既能带我们远离现实世界,又能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世界的东西。保加利亚作家、评论家玛丽亚·波波娃在她的博客里描述了阅读所充当的不同角色:“书籍对于卡夫卡是‘能够劈开内心冰封的海洋的斧子;卡尔·萨根认为阅读‘证实了人类是有能力施行魔法的;詹姆斯·鲍德温认为阅读是改变我们命运的一种途径;尼尔·盖曼认为阅读是送我们去追寻人类最深刻真理的交通工具;波兰诺贝尔奖得主维斯瓦娃·辛波丝卡则认为阅读的时候是我们精神最自由的状态;伽利略视阅读为获得超人力量的方式。”

在《阅读》的前言里,保罗·泰鲁讲述了阅读鲍德温的著作以及作家朗斯顿·休斯和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书是怎样改变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他这样写道:“通过阅读得以进入虚构人物的内心世界,对我来说意味着一切。阅读塑造了我的理解力和鉴赏力,也帮助我了解美国人生活中的种族冲突情况。”

在一张照片中,麦柯里捕捉到了一位老妇在寺庙外给孙子读书的情景。保罗·泰鲁在《阅读》的前言里也回忆了自己小时候最初开始阅读时的情景:“大多数人爱上阅读是从听大人讲故事开始的。我爸爸当年总是在睡前给我和弟弟们读《金银岛》,妈妈则给我们读《中国五兄弟》《斯利普、斯纳普、斯勒系列故事》《大象桑尼》和苏斯博士的很多童话书。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被激发起了对外面广阔世界的兴趣。”

1930年,赫尔曼·黑塞在《书籍的魔力》一文里将阅读所具有的改造人类的能力概括如下:“在人类所有并非接受大自然的馈赠而是靠自己的头脑创造出来的那些世界中,书本所构建起来的世界是最了不起的。没有了文字,没有了撰写的书籍,人类的历史就荡然无存,人类社会的文明也就不复存在了。如果想要将人类精神世界的全部历史保存进一个小的空间里,例如一栋小房子或是一个小房间里,从而独自拥有这些财富,你只要收藏书籍就能够做到。”

“对所有民族来说,语言和文字都是神圣而且具有魔力的。”黑塞写道,“给事物命名和写作都是具有独创性的魔法般的行为,是通过精神活动征服大自然的行为,于是在世界各地这种能够写作的能力都被视作神赐的能力。各个种族的人们普遍认为阅读和写作是一种机密而且神圣的艺术,应该只有神职人员才能够独享。”

保罗·?泰鲁在这本书的前言里这样描述语言文字所具有的魔法:“小说对读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是因为读者能够发现书中角色的內心活动与体验,他们对虚构的角色的了解比对自己家人或朋友的了解还要多。在阅读中体验到的强烈情感是无法让不阅读的人明白的,虚构的角色对读者来说总是那么真实,那么具有示范性,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性的人物,都非常有感染力。一部伟大的作品就像是会念魔咒一样,使读者得以进入能够比拟现实世界的虚构世界中,例如小说家梅尔维尔笔下的波利尼西亚人泰比的伊甸园,或是乔治·奥威尔《1984》里的反乌托邦。”

保罗·泰鲁说:“麦柯里的照片是我前文所描写的种种情景的影像证据:在这些照片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正在阅读的人都有着镇定自若的神情和明亮的眼神,他们喜欢独处,姿势放松悠闲;他们有独特的努力方式,让旁人感觉到他们正在书本里探索,而且充满了喜悦。”

人们热爱阅读的行为也表明了现在世界各地仍有不少人选择印刷的书籍,而不是智能手机。黑塞在1930年就写道:“我们无须担心在未来书本会消失,相反,人们越是能通过其他发明创造满足娱乐和受教育的需求,书籍越是会赢回它本身具有的高贵身份与权威的影响力。因为即使是那些最痴迷科技进步的人,不久都将认识到文字与书籍所具有的功能是永恒的。”

黑塞总结道:“很显然,将意识转化成语言文字的方法,以及通过文字记录将这种转化方法向后代传递下去,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实际上也是唯一的手段。借此人类记录了自己的历史,而且意识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猜你喜欢

黑塞史蒂夫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微言大义
车夫总在刹车
及时刹车
切莫被表象蒙蔽
切莫被表象蒙蔽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夜间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