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中国的支点

2017-12-11卫汉青

中关村 2017年11期
关键词:硅谷中关村科技

卫汉青

中关村正在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这片知识资源高度密集的土地上,每天都在创造奇迹。知识英雄的传奇故事,重新激活了民族的想象力,财富以几何倍率增长的新经济模式引发了民族的思考,启迪着民族的智慧。似乎就是昨天,人们还在讲述联想、方正、紫光、百度、新浪、搜狐的创业传奇;今天,人们又在热议小米、京东、滴滴、美团、摩拜、ofo的创新神话。生生不息的科技创新、体制创新、观念创新,使中关村成为中国面向未来的象征。

中关村发生的一切,被称为“中国的新革命”。它指的是:科技解放了生产力,又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给中国的经济转型提供了样本。中关村历史发展的轨迹,生动地说明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如何激发了劳动者的活力,推动了创新创业。

2014年,Pingwest中文网发表的《中国互联网创业者正在告别“硅谷崇拜”》指出,在中关村,大规模集体复制美国创业案例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和硅谷在科技创新趋势上日益形成两条平行线。

一些美国研究区域经济的学者来到中关村之后很震惊,比如MIT教授史蒂夫·伯兰克,他说:“在全世界范围内看过很多创业集聚的地方,但北京最让我吃惊,这里的创业环境已经达到了硅谷的水平;北京已经成为硅谷在全球唯一的竞争对手。”这些说明中关村的成功正在逐渐被世界所接受。

2017年11月2日,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报道称,美国商业资源企业“专家市场”公司公布了2017年度全球最大科技城市排名,北京位列第一,柏林和旧金山分列第二、三名。“专家市场”公司并将北京的中关村科技园列为第一。

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这个战略支撑中,以中关村和深圳为代表的中国高新企业群体,无疑就是未来中国的一个支点。

本期杂志“封面故事”《中关村:新时代,新征程》和《全球科技创新格局下的中关村》一组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党中央为中关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关村将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进一步提高站位,对标国际一流,从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提升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当好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主要载体,培育具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四个方面加速打造“中关村升级版”。多年来,论及全球科技创新格局,多将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作为一个阶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作为追随者处于第二阶梯。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演进及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一状况已发生事实上的变化,中国在不少新兴领域已赶超日本、欧洲,且与美国的差距也在缩小,美国的投资界、媒体和企业甚至发出硅谷要学习中国的呼声。在此情况下,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领军者,中关村需要重新调整对全球科技创新格局的认识,在与硅谷的對比中确立自身的定位,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

“经济”版《冯仑:实业并思想着》、《让中关村科技创新的种子在神州大地开花结果》、《新时代的企业家精神为中国梦添翼》,“科技”版《依托社区 重点布局——宏福孵化器探索特色发展之路》、《尹卫东:疫苗背后的故事》、《潘爱华:从苗乡走出的生物经济体系缔造者》、《关于新时代科技园区建设发展的新思考》、《解读“即插即用”》,“教育”版《讲述上地故事,演绎创业传奇》、《韩庚辰:用生命的火花燃烧一粒种子》等文章,这些以中关村为代表的创业创新者,他们无疑肩负着中国未来和民族希望。

“文化”版《一个Minerva大学中国学生的行走与思考》、《守夜草——读刘巨德(上)》、《“圆明五园”之一的春熙院》、《乔·达瓦尔:会讲故事的艺术家》、《草地音乐会:一场神圣的艺术“朝圣”》、《“思想市场”中的精品——读〈犹太致富金律〉和〈商是论衡〉感言》、《歌声飘荡在贝加尔湖上》等文章,也很值得一读。这些生发于中关村土地、似乎“软绵绵”的闲情雅兴之作,其实蕴含着慷慨浩然之气。没有思想的民族是软弱的民族,缺乏开放的国度不是强盛的国度。古今中外,兼收并蓄,才是中华民族强盛之基。

明年将是中关村30周年和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关村应该响亮地告诉世界:未来中国的支点,舍我其谁?endprint

猜你喜欢

硅谷中关村科技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中关村离硅谷还有多远
从银川跳到硅谷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