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械琐忆
2017-12-11马晓荣
■ 马晓荣
枪械琐忆
■ 马晓荣
由于当时的国人对于生产这些枪械的公司/国家的名称不甚了解,尤其是对外文的枪械名称和编号的发音无法正确掌握(大部分用枪者的文化水平限制),因此很多时候用枪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所依赖的武器究竟产自何处,什么型号,叫什么名字。不过,这到也难不倒有5000年历史的国人。人们自发的给这些枪械取上了生动而又形象的绰号,而这些绰号也随着这些枪械在国内的流传而推广开来,进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枪文化。
一、老式枪械别称
由于军事工业落后和内战频繁,旧中国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先后进口了大量的外国枪械。这些枪械的原产国各异,性能也是有好有坏。由于当时的国人对于生产这些枪械的公司/国家的名称不甚了解,尤其是对外文的枪械名称和编号的发音无法正确掌握(大部分用枪者的文化水平限制),因此很多时候用枪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所依赖的武器究竟产自何处,什么型号,叫什么名字。不过,这到也难不倒有5000年历史的国人。人们自发的给这些枪械取上了生动而又形象的绰号,而这些绰号也随着这些枪械在国内的流传而推广开来,进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枪文化。
连珠枪:不是某种步枪。而是对所有装弹量在一发以上的步枪的统称。由于射手只需要推拉枪栓就可以继续射击,射速远快过单发装填步枪,因此叫“连珠”枪。传承自“连珠箭”。
开司步枪:法国的Hotchkiss步枪。清末时,清政府进口过一批,主要装备北洋军。
金钩步枪:日本的三零式步枪,也叫三十年式步枪。得名的原因是因为它的扳机镀铜,成金色。
老套筒:德国1888年委员会式步枪。由于枪管外部有一个套筒而得名。在中国的老套筒有正宗德国造(中国进口)和中国兵工厂仿造两类。
汉阳造:汉阳兵工厂对1888年委员会式步枪改进后,生产出的步枪。由于外形比较类似德国的毛瑟98式步枪,所以通常也被称为“汉造毛瑟”。其外观上最大的特点去掉了枪管上的套筒。
十子毛瑟:德国毛瑟71式步枪。使用弹管供弹。是毛瑟的早期产品。西南军阀有所采用,但比较少见。
十三太保:美国温彻斯特M1866/76步枪的马枪型号。使用弹管供弹。因可装13发子弹而闻名。
三八大盖:日本的三十八年式步枪。因为枪机上的防尘盖而得名。
水连珠:俄国莫辛-纳干式步枪。因为其发射时声音清脆而有回响,犹如击水声而出名。
中正式:国民党国民政府时期防德国98式步枪而生产的步枪。由于是民国24年定型的,因此也叫民24式步枪。
大八粒儿:美国M1加蓝得式半自动步枪。由于可以连续发射8发子弹,而且30-06式子弹长度比较大(弹壳长63毫米)而得名。
二、红军使用的万国牌枪械
“红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的简称。红军的枪械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大革命时保留下来的枪械
大革命时,革命军的武器装备除了购买之外,也得到了许多进步国家的援助。例如1924年10月,苏联曾通过海运一次便给北伐军中黄埔军校学生提供3000支莫辛-纳干M1891 7.62mm弹仓式步枪及弹药。大革命时期,苏联总共援助步枪5.1万支,机枪 1090挺,枪弹5.74亿发。后来大革命失败,革命军分裂,其中站到苏维埃这边的将士们自然都带有武器。
2.从敌军手中缴获的枪械
这是红军手中枪械的重要来源。红军成立初期,文书档案工作不正常,而且经过多次档案应急销毁,很难找到详实材料,只就红军长征前的枪支缴获情况统计如下:
1931年3月9日,鄂豫皖红4方面军在双桥全歼国民党军34师3个团及1个炮兵营,缴枪2000支;
1931年5月,红1方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中缴枪20000余支;
1931年9月1日,鄂豫皖红4方面军在湖北蕲水歼敌3个团大部,缴枪4000余支;
1931年9月7日,红1方面军在打破国民党军第三次“围剿”中,缴枪14800余支;
1931年11月10日~12月23日,红4方面军发起黄安战役,缴枪7000余支;
1931年12月29日,鄂西北苏区红25师在于房县全歼国民党军兴安警备旅,缴枪1000余支;
1932年1月,红1方面军第9军在襄北缴枪3000余支;
1932年3月22日,红4方面军在皖西安缴枪12000支;
1932年6月13日,红3军在湖北监利全歼国民党军4师1个多旅,缴枪2500支;
1932年7月24日,红4方面军在黄陂歼敌1个团,缴枪1000余支;
1932年8月8日,红1方面军发起乐安、宜黄战役,缴枪4000余支;
1933年3月6日,红25军在河南光山县全歼国民党军103旅,缴枪2000余支;
1933年4月上旬,湘鄂赣红16、18军在江西宜丰歼敌4个营,缴枪650余支;
1933年5月,红8军在湘赣边界缴枪1500余支;
1933年6月15日,红4方面军在四川广元缴枪8000余支;
1933年9月22日,红4方面军在四川营山渠县缴枪2500余支;
1933年10月,红4方面军在四川缴枪8000余支;
1934年1月25日,红1方面军在福建沙县缴枪1500余支;
1934年4月5日,红6军在永新全歼国民党军15师43旅,缴枪2000支;
1934年7月17日,红25军在河南罗山击溃国民党军115师27团,缴枪800支;
1934年9月11日~22日,红4方面军攻克四川巴中,缴枪30000支;
3.苏维埃根据地小兵工厂、修械所修复的枪械
当时条件很差,加工设备仅限于简易手工作坊水平,主要搞些枪弹复装、手榴弹土造等工作。寻觅一些事例,可以遥想当初。1927年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队伍到达井冈山后,在当地农民自卫军袁文才部队的修械所基础上,建立了红军步云山修械所,除造大刀、梭镖外,还曾制造过鸟铳供应部队;
1929年,红4军军械厂随主力进入赣南,土法上马,造出过独子步枪。1930年,造出弹仓式步枪;
1929年底,东江红军兵工厂曾有100多人,能造土枪;
1930年4月,鄂豫皖根据地建立的兵工厂有40余人,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发展到300多人,复装了大量枪弹,制造了撅把式独子枪4000余支,并仿制“汉阳造”800多支;
1931年9月,中央红军在3次反“围剿”中缴枪5万多支,其中许多枪支需要修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将零散的修械所(处)集合起来,在江西省兴国县官田村,组建一个兵工厂。这是根据地最早的兵工厂,起初有250余人,主要以修枪为主,到1932年扩大到450多人。1933年3月,红军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建立了银坑、寨上两个分厂,有职工近千人。一直到1933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开始的两年多时间里,官田兵工厂共修配和制造了4万多支步枪、40多万发枪弹、6万多枚手榴弹、5千多枚地雷;修理了2千多挺机枪、100多门迫击炮、2门山炮,并制造了大量的刺刀、铁镐、铁锹等,为红军装备的完善立下了不朽的功劳。
4.GC国际的支持
当时GC国际给予红军大力支持,其中一件事情记载如下:
1931年,中央苏区主力红军约65000人,但枪支总数不到40000支。英勇的红军战士不得不用长矛、大刀夺取敌人手中的武器来武装自己。在国民党军队准备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之际,GC国际远东情报组购得了2万支毛瑟 M1898步枪和马枪,几经周折,送达红军手中。当时任远东情报组组长的佐尔格得知从德国来的步枪及弹药将到达上海港的消息后,立即派遣情报员米申执行一项特殊任务,重金贿赂担负港口接收任务的国民党军上校陈少堂和负责港口交付任务的德国上尉冯霍恩哈特两人,假借秉承沙俄白卫军在中国境内的谢苗诺夫将军之命购买枪支为名,将2万支枪和几千箱枪弹卸装到另外的船上,逆江而上,直达到九江。佐尔格另外派遣了助手克劳森等人以西门子公司的名义租用了二十几辆美国道奇卡车在九江港口迎接,转运货物,装车南下,再几次周转,送到了中央苏区。至于陈少堂后来受到军法制裁和霍恩哈特被调回德国处理自是后话。
5.红军使用的枪械
一是手枪和冲锋枪
(1)德国造毛瑟M1896 7.63mm半自动手枪。还有少量中国的仿制品如下:
四川机械局等厂的仿制品;
1921年,上海兵工厂、汉阳兵工厂的仿制品。后来巩县兵工厂和山西兵工厂也相继仿造,只是山西兵工厂把口径改成了11.43mm。
(2)美国造勃朗宁M1900 7.65mm自动手枪。
也有少量中国的仿制品,如1913年,南京金陵兵工厂的仿制品,全枪长分152mm和203mm两种,后者配有木制枪盒,枪盒可与握把连接成“枪托”;
1916年,上海兵工厂的仿制品。
(3)德国伯克门9mm冲锋枪,即MP18I冲锋枪的改进型。
(4)中国生产的仿美M1921汤姆逊冲锋枪,主要有:
1923年,广东厂开始生产的仿制品;1926年,山西厂开始生产的仿制品;1926年,四川兵工厂生产的仿制品,但口径改为7.63mm,加有两脚架。
二是步枪(主要为毛瑟系列步枪)
(1)军阀们通过各种渠道从德国购买的步枪,包括:
毛瑟M1898 7.92mm步枪及少量马枪。
(2)旧中国兵工厂仿制的毛瑟系列步枪:
1893年,湖北枪炮厂开始仿制德国采用无烟药的毛瑟M1888 7.92mm步枪,由于其枪管外有一套筒,套筒与枪管之间有0.5mm间隙,用来隔热,我国俗称为“套筒步枪”“老套筒”,即老式带有枪管护套的毛瑟步枪;
1898年,上海机械局也开始仿制毛瑟M1888 7.92mm步枪;
1900年,后起的洋务派领袖张之洞在汉阳建立了一个设备较新、规模较大的兵工厂,可年产毛瑟M1888步枪15000支;
1907年,广东军械厂、江西制造局和奉天兵工厂开始仿制德国毛瑟M1898 7.92mm步枪;
1908年,上海兵工厂也开始仿造毛瑟1898 7.92mm步枪;
1910年,汉阳兵工厂开始对M1888步枪进行改进:去掉枪管外面的套筒,增加了上护木;枪管外径由13.4mm加粗到 14.8mm;1913年后,将直立式框形表尺(分划5~20)改成弧形表尺(分划1~ 20);刺刀座由头箍的侧面改到下面。改进后的步枪称为“汉阳造”。弹头初速 640m/s,发 射 7.92×57mmM1888圆头弹。刺刀全长517.5mm,刀身长395mm,刀质量0.57kg;
1911年,上海厂将M1898步枪的口径改为6.8mm,称光绪三年式步枪,当局曾想以此口径统一全国步枪口径,1912年改称民国民党元年式步枪;
1919年,上海、四川兵工厂将元年式步枪的6.8mm口径改为7.92mm口径,名称不变。随后,四川厂、巩县厂也制造此枪,其枪管长了8mm。
除毛瑟系列外,其他步枪品种较少,主要有:
苏联援助北伐等运动的莫辛-纳干M1891步枪;
日本造6.5mm三O式(1897年)步枪,1903年,清政府从东京炮兵工厂订购,定名为“光绪29年式步枪”;
1924年,太原兵工厂开始仿制日本6.5mm三八式步枪;
美国斯普林菲尔德M1903 7.62mm步枪,辛亥革命后曾有军阀购买。
三是机枪:
旧中国从1904年开始购买德国的马克沁重机枪和丹麦的麦德森轻机枪。
国内仿制的机枪有:
广东制造局从1909年开始仿制麦德森轻机枪,称为“宣统元年式7.92mm机枪”;
1914年,金陵厂依据实物开始仿制德国7.9mm马克沁机枪;
1915年,上海厂开始仿制法国7.92mm哈奇开斯机枪;
1919年,广东厂开始仿制奥地利施瓦兹洛色M1907 6.8mm重机枪,称为“粤式六八水机枪”;
1919年,广东厂开始仿制日本三八式6.5mm重机枪,该枪与哈奇开斯机枪的不同之处是:口径改为6.5mm,散热片从5片增加至7片,发射6.5mm友坂三八式各种弹,30发供弹板供弹,自动方式为导气式,枪身长 1448mm,枪身质量28kg,枪架质量21.7kg;
1919年,汉阳厂开始仿制美国勃朗宁M1917 7.62mm重机枪,于民国十年十月十日制成,定名“三十节重机枪”;
1922年,南京厂开始仿制法国8mm绍沙轻机枪;
1924年,太原兵工厂开始仿制日本三八式6.5mm重机枪;辽宁厂开始仿制日本十一年式6.5mm轻机枪,定名为“一三式轻机枪”。
英国人在抗战后期专为我国生产过一批机枪,用以装备中国驻印远征军和国内的美械部队。这批枪都是在MKⅡ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由加拿大乔恩·英利斯公司生产,外形类似捷克式和布伦式的混合。口径从7.7改为7.92毫米。 由于中国人当时称布伦机枪为“勃然机枪”因此英国人也就用了这个名字来进行命名。该枪在机盒右侧刻有“BREN.mark11 .1nglis 1943”或中文“七九公厘勃然机枪”的钢印。 枪长1.17米,重10.5千克,初速830米/秒,标尺射程1800米,采用30发弧形弹匣供弹,理论射速500/分。从1944年2月起英国通过租借法提供给中国40000挺勃然机枪,20000个备用枪管和169000个弹匣,按当时每班12人1挺的火力配备能装备80个步兵师。在当时1927—1939年间,国府共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了30249挺正牌捷克式机枪。 由于该枪价格太贵1935年5月国府决定仿制生产。仿制兵工厂有第一兵工厂、第21兵工厂、第53兵工厂和第11、31、40、51等兵工厂。到抗战胜利为止共累计生产7万多挺。如此看来国货还是最多的。迷龙能用上正版已经是很不错了。日本的老兵回忆录中是这样描述这支枪的“只听几声快速而沉闷的枪响,我身边就倒下几名战友,我们立刻卧倒,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中国军队的捷克式机枪在向我们射击,很多时候我们对它非常恐惧,它太凶猛了。我军的机枪实在糟,老是卡壳,必须要在发射前给弹壳涂油,否则射击时会卡壳……
(作者单位:中航螺旋桨有限责任公司)
七二二所顺利通过湖北省军工系统安全保密检查
近日,湖北省军工系统安全保密检查组对七二二所安全保密工作开展检查,获得顺利通过。检查组听取了该所保密工作汇报,现场查看了涉密信息系统后认为,七二二所高度重视安全保密工作,在国家安全、保卫、保密管理等方面做了富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保密管理平台的建设、军品押运、涉密人员管理等方面效果显著,涉密信息系统管理控制措施规范有效。同时,检查组也提出了该所保密工作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李畅)
七〇五所干部员工向定点扶贫地区捐款助学
“履行社会责任,奉献一份爱心,点燃一片希望。”近日,七〇五所党委动员广大党员为云南省勐腊县、丘北县贫困地区捐款助学。所领导带头捐款,广大党员积极响应,慷慨解囊,奉献爱心,以实际行动精准扶贫,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央企责任与担当。据统计,捐资助学活动启动后,短短几天,七〇五所共有900名党员干部职工捐款,捐款金额达到8万余元。在“扶贫日”到来之际,七〇五所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无私奉献,踊跃捐款,用爱心播撒真情,以行动践行善举,涓滴之水汇成爱的海洋,帮助贫困学子圆梦。(杜兴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