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2017-12-10
国内
■“十三五”期间上海将推进逾60个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
5月31日下午,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陈鸣波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上海市政府最新出台的《关于创新驱动发展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若干意见》主要内容,指出要聚焦提质增效、拓展经济统筹发展新思路。
陈鸣波说,《若干意见》要求加强产业统筹,提升集聚和辐射能力。主要考虑在明确实体经济内涵和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提高质量效益、优化经济结构。
据介绍,《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以高端发展为导向。落实“中国制造2025”,聚焦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下简称战新产业),形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新材料等千亿以上产业集群。未来5年,战新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20%以上,战新制造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5%左右。
《若干意见》注重以区域统筹为支撑。其中市级层面加强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统筹,区级层面加强项目准入统筹;郊区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重要承载区和区域经济增长极,中心城区优先发展高端服务业和都市型产业。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十三五”期间统筹推进60多个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
■浙江省交通厅18项举措助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近日,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出台《关于支持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实现推动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在省内港口开展跨区域油品加注、支持探索铁矿石提单质押和交易等创新改革、加快江海直达船舶建设和配员标准制定、支持舟山北向通道研究和集疏运项目建设、实施一批交通运输减费降负正常措施等五个创新突破。
根据《意见》,浙江交通将推出18项具体措施,助力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支持国际油品储运基地建设:包括着力增强油品储运能力,推动做强油品加工业务,促进国际油品贸易发展,提升油品加注服务水平;“十三五”期间,浙江计划新增万吨级以上油品泊位13个、新增吞吐能力1亿吨。
支持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拓展高端航运服务功能,优化国际海事服务环境,打造国际航运服务平台,做大做强保税区船配交易市场。
支持国家矿石中转基地建设:优化铁矿石储运布局,助推亚太铁矿石分销中心建设;“十三五”期间,新增万吨级以上铁矿石泊位2个,新增吞吐能力0.3亿吨。
支持舟山推进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推进江海直达运输发展,升级江海联运信息平台,协同推进洋山整体开发,届时将组建江海直达运输船队,逐步形成江海联运巴士型物流运输通道;组建国家物流信息平台江海联运信息中心,促进各港口信息互联共享;充分发挥省海港集团主平台作用,加快实现洋山港实质性合作开发。
同时,强化自贸试验区建设综合保障,从公铁、水路、航空和物流园区等方面完善综合交通集疏运体系;参与打造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一站式服务;深入推进交通运输减费降负,停征船舶登记费、船舶及船用设施检验费;培育发展综合交通关联产业,重点支持以波音飞机完工和交付中心为核心的航空产业园建设,加快打造浙江航空产业集群;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保障指导,依托全省综合交通应急指挥体系,指导自贸区健全应急联动机制;大力推动绿色港口建设;加强交通人才交流培育,培育具有全球化视野的交通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团队。
■三大机场群和城市群协同发展趋势显现
5月底,河北承德普宁机场正式通航。作为河北省启用的第6座民用运输机场,承德机场的通航也标志着京津冀机场群建设进一步加快。
据了解,今年初发布的《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全国机场由华北、华东、东北、中南、西南、西北六大机场群组成,每个群内的机场功能也作了初步的定位。规划提出了3+10+29的枢纽建设目标,也就是到2025年,将形成三大世界级机场群,10个国际航空枢纽,29个区域航空枢纽。
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的机场群规划建设来看,也是各具特点。
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总经理刘雪松表示,首都机场集团管理着北京首都机场、天津滨海机场、石家庄正定机场等京津冀地区的主要机场,并负责建设运营北京新机场。3年来,京津冀机场群协同发展成效明显。首都机场国际和地区旅客占比从2014年的24%上升到2016年的26%;天津机场形成进出北京的空中新通道,2016年共有256万京冀及周边旅客出行;石家庄机场形成进出北京的旅游新线路,今年前4个月,空铁联运旅客达到19万人次,同比增长74%。刘雪松指出,首都机场集团将着重把握两个阶段的发展重点,一是2019年底前的调整结构阶段,目标是机场群整体服务水平、交通智能化、运营管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是2020年至2030年形成北京双枢纽发展格局和建成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
东航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唐兵认为,长三角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目前东航在长三角城市群现有12个机场全面投入运力,开通航线,长三角区域运力的投入占整个东航的60%以上。东航通过运力优先、航线优先、资源优先、发展优先这四个优先,推动区域内分、子公司的发展壮大,进一步完善上海、南京、杭州的下三角布局,明确上海为龙头市场,南京和杭州为关键市场,合肥为重要市场,加强航线航班,提高市场密度和厚度。同时,利用交通枢纽优势,使长三角区域的旅客便捷地在空地交通方式之间中转衔接,在长三角形成完善的服务网。
民航中南管理局局长周毅州指出,珠三角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和发展区域,从珠三角地区的机场群来看,机场群虽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与城市群功能定位和发展的需求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他指出,珠三角地区要从优化珠三角空域环境入题破局,在综合交通体系下,谋求发展定位,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总体来看,通过珠三角机场群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实现与珠三角城市群发展的新协同,不仅是民航业,也是地方政府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抓手。”
■广东创新型经济格局加快形成
“大黄蜂”搬运机器人、全球首款载客无人机、5G移动通信技术控制信道编码、脉冲星试验卫星……近年来,广东将调结构、促转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效应明显,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创新型经济格局加快形成,广东经济发展正阔步迈向中高端。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现代产业已占据主导地位。今年一季度,代表广东高端制造的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和电气机械三大支柱产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13.1%、13.1%和10.4%。这三大产业占广东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近四成,表明广东产业向高端化演进的步伐明显加快,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今年第一季度,广东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分别达10.2%、14.1%;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总量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1.3%和29.0%,同比提高1.8个和0.5个百分点。
生产性高技术现代服务业加速度增长,标志着广东产业结构的日趋优化。作为新经济发展的引擎,广东高技术服务业加速发展,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2.2%、25.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个数增长28.9%,成为增长最快的行业。
4月10日,由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领衔的两个实验室落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至此,在深圳由诺贝尔奖科学家组建的实验室已达4个。引进10个诺奖实验室是深圳创新“十大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显现,一大批广东创新企业创造了令全球瞩目的成果和业绩,一跃成为引领行业乃至引领全球的“创新冠军”。
目前,广东形成了以深圳、广州为龙头、珠三角7个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支撑、辐射带动粤东西北协同发展的“1+1+7”创新格局。2016年,广东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9857家,总量居全国第一,这个数字是2012年的3.64倍。
最新出版的《经济学人》杂志这样评价:“发明和创新,正把整个珠江三角洲转变成先进的制造业集群。”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广东省专利申请量达到143774件,增长53.7%,其中技术成果转化交易额147.6亿元。“从专利申请数量和技术成果转化交易额来看,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卓有成效。”中科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穆荣平说。
■广东3年内建成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我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规划审议通过
我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规划——《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规划(2016-2025年)》和《关于大力推进森林小镇建设的意见》日前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审议通过,印发各地组织实施。这标志着广东率先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群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2年,广东率先提出建设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目前,珠三角地区的广州、东莞、惠州、珠海、肇庆已成功创建成为国家森林城市,佛山、深圳、中山、江门正在加紧建设国家森林城市。
据介绍,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期为2016-2020年,远期展望到2025年。2018年,力争珠三角9个城市全部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到2020年,基本建成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到2025年,珠三角建成互联互通的森林生态体系和绿色生态水网。
按照《规划》,广东将着力构建珠三角“两屏、三网、九核、多点”生态安全格局,实施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工程、森林小镇建设工程、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绿色生态水网建设工程、区域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森林进城围城建设工程、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自然教育基地建设工程、智慧森林城市建设工程等十大重点生态工程,构建一体化的区域生态支撑体系,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按照《意见》,“十三五”期间,全省将建成200个森林小镇,其中,2016—2018年新建60个森林小镇,2019—2020年再建140个森林小镇。珠江三角洲地区认定数量要达到建制镇总数的50%以上。全省将重点建设休闲宜居型森林小镇、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岭南水乡型森林小镇三类森林小镇,将按照坚持分类展示特色、坚持拓展优化空间、坚持共谋共建共享的原则,通过增加城镇绿量、实施生态环境整治、全面建设美丽乡村、推进水网地区净化绿化、建设生态休闲场所等措施推动森林小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