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慈善,更希望超越慈善

2017-12-09张艳

沪港经济 2017年11期
关键词:青云慈善公益

张艳

胡锦星一生执教。春华秋实,甘苦自知。2005年,他从上海复兴中学校长的职位上退休,随即在一家企业发起的非公募公益基金会兼职副理事长、秘书长。 2008年,他创办了“上海增爱公益基金会”,并擔任理事长一职,秉承着“增爱公益,增爱中国,增爱世界”的理念,从此在中国慈善事业的天地中埋头耕耘。胡锦星籍贯是安徽绩溪。胡家的另一位名人胡适,曾说过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此言正可以形容胡锦星和他所做的慈善事业。虽然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太多,每一个人能做的事都有限,但当慈善的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能伸一把援手、做一点改变的时候,这星星点点的正能量,将最终提升生命的温度,使社会一步步前进,而每进一步,都有“一寸的欢喜”。

虽然财力有限,但儿子支持的200万元撑起了一半的启动资金。胡锦星并不孤单,家族的文化传统使他能够“做更多的事”、在公益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从2005年,胡锦星在复兴中学校长的任上退休,继而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实验学校做了2年的校长。这期间,他还兼任上海华杰仁爱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

这是胡锦星第一次进入慈善公益的领域。

“当时,有一位企业家在我们学校设了奖学金,他虽身居海外,但很爱国,做过不少慈善和公益项目。2004年,国家出台政策,允许民间成立非公募基金会。这位企业家就很想发起一个教育方面的基金会,并力邀我参加。这当然是非常好的事啊!从2005年到2007年,我们合作了2年多,在延安建过希望小学,在山东临沂老区为贫困学生设立奖学金,在上海选了10所学校设奖学金等等。

“跑的地方越多,我越感到教育这个领域需要更多的投入。尤其是贫困地区,需要帮助的人真的很多。我感到自己还可以发挥更多的作用。2007年,我开始申请成立上海增爱公益基金会。”

基金会初始注册的400万元资金,有200万元是胡锦星的儿子、儿媳妇“支援”的。

胡锦星自己多年执教,退休后并不富裕。儿子刚开始创业,做的也只是“小打小闹”的生意。但是,在家庭潜移默化的教育中,不知不觉植入了“济世”的基因。胡锦星刚提出要做公益时,儿子就表态,钱的事他“想办法”。胡锦星自己也去找了永达汽车集团。永达是一家积极资助慈善事业的企业,他们同意出资200万元。这时,儿子凑的200万元也到了。

胡锦星说,“我们这个社会,有很多内在的积极因素,有中华慈善文化在人们心中的深厚积淀。所以,我遇到了心甘情愿追随这份事业的同侪,得到了政府部门和社会各方的支持,办公地点、招募工作人员等等困难,后来都一一解决了。”

旁白:中华慈善文化,源于深遂的“善根”。

在安徽绩溪的胡家,胡锦星的祖父就是一位乐善好施的商人。他在泰州经商,在家乡做了大量社会公益事业,他与同侪合资建了一个学校,兼任校长,义务上课。在泰州姜堰到扬州的运河边,他出资修了3个“义茶亭”,免费给纤夫们供应茶水和小点心。大力倡导“实业救国”的张謇号召疏浚运河时,胡家也是出钱出力。胡锦星做慈善,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影响,更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增爱公益基金会发起的“我要爱”心理援助,让灾后心理康复问题第一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缘于一种特有的基因,“增爱”从起步那一天起,就没有只做“发钱发物”式的慈善。

2008年3月,上海增爱公益基金会得到了政府的正式批文。

按计划,基金会的成立大会将在6月8日举行。然而,5月12日,四川发生了汶川大地震。增爱公益基金会马上行动起来,震后的第三天,就募集了1000万元救援物资,包括大量的帐篷、毯子等,直接送往灾区。

“以往,在大的自然灾害的救助中,灾区百姓心理方面的危机常常被忽视。我们和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联合发起了‘我要爱(5.12谐音)心理援助行动,在灾害救援方面填补了一项空缺。”

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我要爱心理援助行动”的专家们就赶往灾区。他们在灾区设立了心理救助站,为灾害中有心理创伤的人进行心理辅导。一年中,有100多名专家被分批派遣到灾区进行心理干预工作。这种对灾区人民精神层面的关怀,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促进了灾后重建工作。

待到基金会正式挂牌时,成立大会已成为了“行动大会”,会上公布了一批确定启动或已经启动的项目。

资助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学院的聋哑大学生,就是这批项目中的一个。

胡锦星去西安考察过这个学院。“这批学生虽然有残疾,但是学习非常好,他们心无旁骛,十分勤奋。他们掌握的技能可能比一般的健康学生更多更好,但是,毕业后能找到就业机会的却不到三分之一,享受不到平等的待遇。怎么帮助这些孩子?给钱、给物,我们都做得到,但那并不是最根本的帮助。”

2008年11月,增爱公益基金会在西安美院设立了“增爱残疾人艺术中心”。

这所艺术中心像工厂或车间一样,残疾大学生在这里实习、就业,他们用自己的创意,设计、生产艺术产品。这些产品有陶瓷,有编织的壁挂,有马赛克壁画等等。为了扶持马赛克壁画这项产品,艺术中心购置了专门的设备,用来把玻璃废料压碎、打磨成马赛克,形成200多种颜色的原料。这些原料可以用来创作拼画,也可以用来装饰建筑物的外墙等。残疾大学生在这里拥有了第一份工作,有机会用作品和实力向世界证明自己。

旁白:增爱公益基金会从起步的那一天起,就打上了胡锦星的印记,强调心灵关注,强调解决社会问题,强调未雨绸缪式的预防。基金会把公益事业做到了人的心里。endprint

“大爱无疆”。在扶危济困、义诊医疗等方面,增爱公益基金会推出了许多项目,受惠民众不计其数。

从启动第一批慈善项目开始,增爱公益基金会的捐助范围就是全国性的。2012年,通過与国家民政部反复沟通,撤销了原上海增爱基金会,登记成立了全国性的增爱公益基金会,增爱公益基金会的资金去向,不再受地域上的比例限制。

为解决边远地区群众的医疗困难,增爱公益基金会组织医疗专家成立“义诊团”,多次深入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新疆、黑龙江等边远贫困地区,为当地群众义诊,为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带领他们查房以提高诊疗水平。基金会还向各地卫生院捐赠数十台健康一体机,以及血压计、胎心仪、病床等医疗设备,改善了当地的公共卫生条件。每年接受义诊的群众都达到2000人次以上,2015年更是高达8000人次。参加义诊的大都是专家级的名医,平日里都不一定能挂上他们的号。如今他们放弃休息时间,周五下了班坐车赶去,直到周日晚上才能回到上海。

肺癌早期筛查,是增爱公益基金会组织的另一项大型活动,旨在对贫困偏远地区群众进行大病预防。他们与上海仁济医院合作,前往山东临沂、河南安阳、青海湟中这样的肺癌高发地,使用低罗旋CT技术,为当地群众筛查早期肺癌。

增爱公益基金会还与美国LDS组织合作开展“健行中国”行动,在北京、上海、江苏、辽宁、黑龙江等地为残疾人捐赠了2万多辆轮椅、助走器等。“清泉工程”的合作,则通过在云南、江西等地建设引水工程,使当地百姓喝上了清洁水。

在上海,增爱基金会与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展望集团合作,针对老年慢性病和癌症病人的康复,推广欧米伽3脂肪酸,并与展望集团共同推出了“世界欧米伽3生物科技贡献奖”,支持欧米伽3脂肪酸生物科技与健康的科学研究与推广。这也是全球首个民间设立的欧米伽3生物科技奖项。

旁白:增爱公益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只有“个位数”。由于科学管理,决策高效,基金会不仅项目涉及面广,也整合了大量公益资源。

“请问,到您的学校可以硕博连读吗?”一位青云学子向西澳大学校长的提问,让胡锦星感慨良多。他知道自己的方向找对了。

在国家的基础教育投入逐年加大的今天,教育慈善、社会公益应该怎样找准社会的痛点?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如何引导社会的关注,从而带来深度改变?这是胡锦星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国家财力不足的时候,我们建希望小学,资助失学的少年儿童。如今,越来越多的地区脱贫,校舍、课桌椅、电脑等硬件设施越来越好。在新的形势下,公益机构应该转向新的关注点,解决新的问题。”

恰在此时,胡锦星认识了一位企业家。“他自己就是个天才,脑子好得不得了。他出资,加上我们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北京昌平办了一所学校,专门针对农民工孩子中的‘超常儿童。”

为什么选择超常儿童?

研究表明,人的天赋有差别,这种差别在任何地区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贫困地区的天才和富裕地区的天才,出生率一样。只是由于后天教育的不同,很多贫困地区的“天才之星”泯灭了。而长期以来,对天资优异儿童的培养一直是国家高端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农民工子女中的‘超常儿童,跟随父母进城后如果得不到好的教育,天才就象流星一样消失了。如果他们对社会产生抗拒心理,还会形成破坏力量,这个问题不能忽视。所以,一是国家的人才不能流失,二是社会隐患必须预防。”

早期办的两个班,借用了芳草地国际学校。到2012年,昌平县免费提供了新建的校舍和教学设施,并挂上了“北京中科青云实验学校”的牌子。在这所公益学校,吃饭、住宿、学费都不收费。

当时,虽然只能招40多人,却有六七千人报名。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出题,负责把关挑选学生。作为超常儿童的权威研究机构,中科大少年班就是他们出题协助招生的。

由于户籍制度,“青云学子”须回家乡参加高考。由于为天才儿童设置的是特殊课程,这种中断相当于半途而废。经多方沟通,“中科青云”决定与新东方国际学校合作,把孩子们送去学习国际课程,毕业后申请国外的名牌大学。

“我们把第一批初中毕业生送到新东方国际班,有20多个人——另有一部分学生跟随父母回家乡了。这些‘青云学子非常优秀。新东方都是用英语上课,他们一开始还有不适应,但仅仅一个学期就全部赶上去了。在年级排名前10位的学生中,‘青云学子占了6名。”说到这些,胡锦星开心地笑着,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高中毕业后又怎么办呢?不久前,新的出路又一次展现在他们面前。

这天,“青云学子”去北京外经贸大学参加活动。澳大利亚的西澳大学校长恰巧也在该校,有人介绍他见一见这批特殊学生。校长行程很忙,答应只见20分钟。但是,一番交谈之后,他当场表态,“你们是我见过的中国学生中语言表达能力最好的!毕业后欢迎到西澳来,我都接收。”

当时,有一位学生问那位校长,去了西澳能不能硕博连读?校长说,要回去与校董会商量。不久校长回复说:“同意。我们还将为这批学生设立奖学金。”

胡锦星是“青云学子计划”的理事长。为青云学子打开通道,他由衷地高兴。这项计划以北京为原点,向全国辐射,目前又在温州办了两个班,计划在全国开办100家青云学校或青云班。endprint

猜你喜欢

青云慈善公益
公益
公益
公益
公益
慈善晚会4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
慈善晚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