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忆小学数学知识“三法”

2017-12-09周春兰

考试周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知识记忆数学

周春兰

摘 要: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通过新授课的学习后,不乏有些枯燥而又冗长的数学知识需要记忆,也有些容易遗忘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是门严谨的科学,这些数学知识需要不断的在练习中进行锤炼,作为教师,应当教给学生记忆知识的方法,而不是长期的死记硬背。在小学三、四年级苏教版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如下方法可能便于学生记忆:正反对比、类推思维、以歌入学。不管任何记忆知识的方法,都要建于理解的基础之上,并且在记忆的基础上,尝试去学会记忆的方法。

关键词:记忆;数学;知识;“三法”

通过新授课的学习后,不乏有些枯燥而又冗长的数学知识需要记忆。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是门严谨的科学,这些数学知识需要不断的在练习中进行锤炼,作为教师,应当教给学生记忆知识的方法,而不是长期的死记硬背。在我从教的这几年当中,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发现如下几种方法便于学生记忆。

一、 正反对比,强烈记忆法

在教学《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这一单元中,出现了很多对比的知识。在判定商是几位数时,如:272÷34,结合竖式计算过程,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数27去除以34,发现不够除(即27比34小),就要用被除数272去除34,这时,根据除到哪位商哪位的原则,发现商应该写在个位上,则商是一位数。在理解并掌握了判定方法后,仍然这么记忆的话,就显得有点繁琐:一在于组织的语言比较多,二是在一段时间的过渡后,由遗忘曲线的规律知道,学生不太可能把这么长的语言记住。那这时就要抓住关键——判定商是几位数:导致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一位数的关键一步不难发现是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够不够除除数。借助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过程中判定商是几位数的方法,学生仍然可以用“与……比较”的形式,编织一组对比的句子:用被除数的前两位与除数比:大(=)两小一,为了方便记忆,在记忆的时候,把“=”隐去,以大两小一的鲜明对比,强烈的把知识点映射到脑海中,形成记忆的冲击。

在进行272÷34的四舍试商时:把34看成30来试商,初商为9,往下计算,学生往往会用9去乘30来验证商的结果,这就出现了错误。这时,我编织的“真假”这组对比(把34看成真除数,而30为假除数):商以假来试,计算真来做。在教学过程中,当我说出“商以假来试”,提问“计算”,学生能很快反应出“真来做”。对于三四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还不知道这个社会上存在着灰色区域,在他们的认知中,知识单纯的真、单纯的假,所以用真假来记忆,学生能很好地运用在计算中。

这道题,接着引发了另一个数学知识点:调商。把34看成30来试商,在被除数272不变的基础上,除数变小,初商偏大的情况:试商结果306比272大,这时,需要调商:把商9调成8。这里的一会儿大,一会小,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而言,脑海里成了乱套的线头,不知道该大还是该小。这时,就可以把知识点浓缩,以举例的佐证,应用正反对比记忆:把除数34看成30,除数变小,商变大,调小;反过来,把除数29看成30,除数变大,商变小,调大。有人又疑惑了:记忆的句子不是该越简练越好记的吗,为何不把例子去掉记忆?个人觉得,若是去掉“把34看成30” 、“把除数29看成30”,那记忆就显得空洞了,没有和实际联系在一起,为了更好的记忆,可以时常把除数对调,比如用26和62、35和53等。

正反对比,是将两个相反意义的事物进行比较,用数学语言表述,类似于正负数。在用正反对比记忆时,往往习惯上用相同个数的字,类似古诗的问题要求,就如刚刚提到的“把除数34看成30,除数变小,商变大;把除数29看成30,除数变大,商变小。”在进行正反对比时,要注意运用学生能理解的语句,不要生搬硬套,也不要太过于浮华,要牢记运用正反对比的背后是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或者技能。正反对比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辩证统一的思维,合理运用,予以人深刻印象,产生强烈的辩证效果。尤其在学生学习负数这一知识点时,学生举例说明负数的生活实际运用时,会联想到很多實例。

二、 类推思维,逻辑记忆法

在教学《简单的周期》这一专题课时,如:彩旗以2红2绿……重复排列出现,问第26面旗是什么颜色,一开始学生通过画一画(从第1面画到第26面)、排一排(以4个为一组进行排列),得出结果。再详细引导计算的方法,由计算26÷4=6(组)……2(面),余数是2时,表示每组的第2个,再大胆假设,余数是1时,代表什么?后类推余数是3,0时的情况。经过探索发现:

余数是1时,表示每组的第1个;

余数是2时,表示每组的第2个;

余数是3时,表示每组的第3个;

……

余数是0时(即没有余数),表示每组的最后一个。

类推,就是通过事物间的某些相似性推断出其特征,这样的安排,让学生在学习或记忆时,产生惯性的思维,让学生能顺理成章地想到,再予以证明。事物之间的发展是有联系的,曾有心理学家说:5个有联系的人就能认识全世界的人。说明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推断及时利用事物间的这种联系的客观存在性去推算数学知识。

学生掌握了类推,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这一单元时,就能很快推断出三角形的个数和小棒根数之间的联系:

一个单独三角形是3根小棒围成:1×3;

两个单独三角形是6根小棒围成:2×3;

三个单独三角形是9根小棒围成:3×3;

……

N个单独三角形是用( )根小棒围成。

再比如,在教学正多边形的内角和和对称轴的根数时,教材中不是作为新授知识去教学,而是作为练习,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发现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与规律。

三、 乐感教学,情趣记忆法

在数学教学中,将数字语言、肢体语言和节奏融为一体,形成带有乐感的语言,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让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枯燥无味,给学生创设了带有兴奋感的课堂,给学生的数学学习打开了另一扇奇特的窗户,让他们的耳朵感受到奇妙的数学世界。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技能,又能开发学生的智力,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善于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带有乐感的语言进行有效教学,以乐感升华到数感。

比如年月日的知识,其实是常识性问题,涉及每个月有几天、大小月的判定、季度的划分、平闰年的判定、全年的天数、周岁或周年的计算等知识点,杂而多,简单但容易混淆,故编制了如下的快板,以带有乐感的方式,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进而唱了愿意去记忆:

× × × ×/× × × ×/× × × × /

一 三 五 七 八 十 十 二 大 月 3 1

× × × ×/× × × × /

四 六 九 十一 小 月 3 0

× × × ×/× × × × /

二 - 月 - 平 28 闰 29

× × × ×/× × × O/× × × × /

第 一 季 度 1 2 3 平 90 闰 91

× × × ×/× × × O/× × × × /

第 二 季 度 4 5 6 9 - 1 -

编到这时,学生就能自己往下编了,比如第三季度、第四季度、上半年、下半年、全年、周年……可以囊括所有的知识。在编的时候,注意韵律不能太单调,不能一直是× × × ×的节奏,也不需太统一:有人喜欢× .× × ×,而有人可能喜欢× ×× ×—。在文字的处理上,可以适时地把一个字成2拍或者2、3个字结合成1拍的形式进行记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带有乐感的语言来辅助性教学,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去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去形成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音乐无国界,它是一座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桥梁,徜徉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着生命的跳动与欢愉。每当听到一个旋律,或者一个节拍,你难道没有想忍不住跳起舞的兴致吗?处于低龄段的小学生,对于感兴趣的课堂内容,他们会认真主动去学习;对于感到枯燥、无味、怕学的内容,由于小学生的自律性不够强,往往东张西望,坐不住凳子。总之,不管何种记忆方式,都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以他们的理解为基础,让学生建构不同形式的记忆模式,便于记忆。endprint

猜你喜欢

知识记忆数学
记忆中的他们
习题变一变 思维现一现
爱与知识的力量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记忆翻新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