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淮地区大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17-12-09陈昆徐红霞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22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

陈昆+徐红霞

摘 要:该文结合黄淮地区大葱栽培现状、种植过程中容易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及各个时期栽培管理的要点,从品种类型、播种时期、合理播种、适时定植、栽培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6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以期为黄淮地区农户大葱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大葱;栽培技术;黄淮地区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22-0067-02

大葱(Allium fisulosum L.)作为药食兼用多用途蔬菜,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进一步凸显了它的经济优势和绿色优势。另外,随着人们膳食水平的逐渐提高,大葱已成为日常烹饪中的必备调味佳品,市场需求量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但由于受到栽培技术、土质等因素的影响,黄淮地区大葱栽培只是局部呈现一定规模,未能在各地进行大面积、整建制的种植。为此,本文结合黄淮地区大葱栽培现状、种植过程中容易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及各时期栽培管理的管理要点进行介绍,以期为黄淮地区农户大葱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1 品种类型

葱类蔬菜主要包括胡葱、楼葱、分葱和普通大葱4种类型。其中,楼葱和分葱是普通大葱的变种。楼葱和普通大葱以食用葱白为主,在黄淮海地区栽培较为普遍;而分葱则多食用其嫩叶,在南方栽培较多。黄淮地区栽培的大葱品种主要有洛阳笨葱、北京高脚白、梧桐葱、气煞风葱。

2 播种时期

2.1 春播 早春土壤解冻以后播种,炎夏来临前作为小葱供应。或定植后当年收获秆葱或沟葱。亦可作为越冬羊角葱或留种的种株。

2.2 夏播 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故又称伏葱。当年越冬时植株较大,易完成春化过程,第二年春萌发早且抽薹开花早。一般在羊角葱之后上市。

2.3 秋播 9月下旬播种,以幼苗越冬,于第二年夏季6月上旬定植,越冬前收获。第二年春季抽薹开花,夏季采收种子。定植时的秧苗可于5月上旬至6月下旬作小葱上市,也可在立夏前后缩小株距栽成沟葱作秋葱供应,或越冬后作为早春羊角葱供应。

3 合理播种

大葱种子的种皮厚而胚小,种子出土较慢,苗期较长。生产上为缩短占地时间,便于田间管理,一般进行均行育苗移栽。大葱用种量15~35kg/hm2,播种前进行浸种催芽,播种后均匀覆盖厚约2cm的细土。

从播种至出苗期间需要保持床面湿润,防止床土板结。出苗后结合浇水冲施尿素75kg/hm2。幼苗越冬前需浇1次越冬水,以保证幼苗安全越冬。第二年春幼苗开始返青,此时应浇1次返青水,同时结合浇水冲施尿素105kg/hm2,并做好除草工作。秋冬苗冬前控制浇水次数,防止幼苗徒长不利于越冬,且易通过春化抽薹。返青后,当外界平均气温在10℃以上时浇返青水。以后气温逐渐回升,浇水次数和浇水量随之增加。定植前1周,停止浇水,进行幼苗锻炼。定植前1天浇水润田,利于起苗定植。

4 适时定植

黄淮地区大葱定植时期一般安排6月上旬至7月上旬,在这期间定植时间越早越好。定植时要选择壮苗。壮苗的标准是苗高40~45cm,茎粗1.2~1.6cm。定植所用的土壤其前茬作物最好为甘蓝、小麦等不同科的作物[1]。栽植的深度因品种、葱白长度不同,如章丘大葱的葱白长度50~60cm,沟深20~25cm。大葱定植时的株距一般为4~6cm,行距一般为65~75cm,栽培上一般采取单沟双行栽植,栽培效益较高。

大葱定植一般有摆葱法和插葱法2种方法。摆葱法是将叶片靠在沟壁的一侧摆放整齐,要求覆土深度不超过葱心,栽后压实。此种栽法的优点是利于栽后缓苗,缺点是在生长后期葱白由重力的影响发生弯曲,影响产品外观。插葱法根据浇水先后又分为干插和湿插。干插是将葱苗查栽于沟内,同时将沟两侧的土回填到沟内,并用脚踏实,全部栽植完毕后进行浇水。湿插法是先在沟内浇水,待水下渗后进行插葱插葱后保留插孔以利于空气流通。

5 栽培后管理

5.1 合理浇水 大葱定植后很快就进入夏季,受高温胁迫植株和根系生理机能受到抑制,缓慢时间长。因此,定植后管理的重点是促进根系的生长。为此,应加强中耕除草,疏松表土,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蓄水保墒能力,促进根系生长。在雨水天气,应及时排水,防止沟内积水知识根系腐烂造成死苗。立秋后,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大葱进入生长盛期,应逐渐加大浇水次数及浇水量,当此一时期气温逐渐降低,浇水应选择在早上进行,时常保持土壤湿润。收获前7~10d前停止浇水[2]。

5.2 培土追肥 大葱叶鞘基部分生带细胞的分生和叶鞘细胞的伸长使大葱假茎逐渐伸长,而叶鞘细胞的分生和伸长以黑暗湿润的土壤环境为前提、以营养物质的充分供给为基础。因此要想获得优质高产的大葱,必须在保证肥水供给充足的同时进行培土,使葱白长度增加。为此,要在缓苗后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少量覆土,雨季来临前把栽植沟填平,立秋后加强培土,一般需要进行3次培土[3]。在进行第1次培土时,大葱假茎生长较慢,只需进行少量培土即可;到中后期植株迅速,培土厚度以到达叶身和叶鞘交界位置为宜,同栽植时一样不可埋没心叶。

追肥一般在立秋后结合浇水培土进行,追肥时以氮肥为主,适当增施磷肥和钾肥,硫酸铵70~120kg/hm2、有机肥7000~10000kg/hm2。9月中旬以后天气逐渐凉爽,大葱开始旺盛生长,葱白长度急剧增长,需水需肥量进一步加大,此时应再次进行追肥,硫酸铵70~120kg/hm2、有机肥7000~10000kg/hm2、复合肥200kg/hm2。

6 适时收获

黄淮地区大葱收获时期一般在11月上旬至11月下旬。收获的标准是外叶生长基本停止,葉色有绿转为绿黄,土壤封冻前18~22d为收获期。大葱收获后,除去上面的泥土,进行晾晒后扎成小捆置于阳光充足、地面干燥的位置进行再次晾晒,直至叶身和外层叶鞘稍干时进行冷藏,或直接供应市场。

参考文献

[1]孙晓辉,高帅,童龙.大葱高产栽培技术[J].栽培技术,2017(1):38-39.

[2]董文芳.无公害大葱栽培技术要点[J].河北农业,2012(3):21-22.

[3]杨秀智.大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21):91,94.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