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一个华裔女作家的灵魂故乡

2017-12-09吴光辉

青春 2017年12期
关键词:鸢尾花南京大屠杀

吴光辉

连续几天的春季风暴,给位于美国北加州的圣何塞一座生活小区留下一片狼藉。那片十分开阔的大草坪上原本蓬勃昂扬的鸢尾花,此时也变得无精打采,全都耷拉着脑袋。只是紫红色的花朵在茵绿色草坪的衬托下,让人觉得分外的刺眼。

1998年3月底的一天,兴奋、紧张和恐惧占据了美国华裔青年女作家张纯如的全身,也占据了圣何塞这座生活小区里所有的花草树木。兴奋和恐惧像是鸢尾花的黄白和青紫两种色彩,一直在她的脑海里晃动,一刻也不肯离去。

这位刚刚年满30岁的全美畅销书女作家,正处于她生命和事业的巅峰,一连数月的奔波忙碌,使她一回到自己的家中,便倒在床上昏昏沉沉地蒙头大睡起来。

突然,她从梦中惊醒过来。刚才,她居然梦见了上个世纪美国女作家魏特琳自杀的情景。她看到中国南京的城郊有一处恐怖的池塘,池塘边有许多具焦黑的尸体,尸体中间还放着两个汽油罐。所有的尸体全都被铁丝捆绑着,先被机枪扫射致死后,又被浇上汽油放火焚烧。突然,满脸恐惧的魏特琳飞回了美国的家中,全身流着血,打开了厨房的煤气开关,自杀了。片刻过后,魏特琳披头散发,全身抽搐,面目可怕地一步一步向张纯如走了过来。

“啊!”张纯如惊叫起来了,从恶梦中醒来,全身已是大汗淋漓。

张纯如在1997年出版《南京大屠杀》之后,连续几个月奔波于美国各地,为她的著作进行演讲签售,马不停蹄,紧张不堪。《南京大屠杀》在《纽约时报》高居最畅销排行榜达两个月之久,后来还出版了中、法、德等十多种版本,印数达到100万册,从而使张纯如一跃成为国际有重大影响的作家。

成名之后的她,一面是时间極度的紧张,另一面还要面对各种威胁。1998年,日本驻美大使齐藤邦彦公开污蔑《南京大屠杀》是“非常错误的描写”。张纯如便和这个日本大使在于里勒尔电视新闻节目里进行公开辩论。后来,纽约大学电影系主任崔明慧也说,张纯如在《南京大屠杀》出版之后,不断收到日本右翼人士的恐吓信和电话,这使她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这些威胁信和电话,使得张纯如不断变换电话号码,平时不敢打电话,只用电子邮件联络,甚至不敢在家里接受采访。”这给张纯如这样的一个年轻女子,带来了精神上的巨大痛苦。

其实,她仍然是一个美丽如花的弱女子,尽管此时已名满天下。

张纯如于1968年3月28日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她的父母在她出生之前就为她起了一个中文名字叫纯如,一个英文名字叫Iris。Iris在希腊神话里是个彩虹女神,专门负责传递天堂和人间的消息。此外,Iris还是鸢尾花的意思。中文名纯如,则是纯洁、如意的意思。

张纯如20岁那年,她的母校伊利诺伊大学附属中学,因为她的美丽和才华,被推选为“校友返校节的公主”。她便兴高采烈地穿上了节日的盛装,坐上了花车,在全城游行起来。大街两旁站满了成群结队的学生,音箱里播放着震耳欲聋的音乐,道路两旁全都是欢迎的标语。最后,花车驶向体育馆,在一片欢呼声中,张纯如走下花车,走到体育馆的中央,校方郑重宣布本届返校节公主的10个名单中就有张纯如。成千上万的学生向“公主们”挥动手臂欢呼雀跃起来了。从此,她成为整个大学城最美丽的天使,变成了许多男生关注的焦点。大家都知道她就像她的名字爱丽丝一样美丽。那时,这朵鸢尾花Iris也就代表了张纯如的青春花,美丽、纯真、高洁,就像她的花样年华。

然而,这样美丽纯真的姑娘,因为出版了一部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南京大屠杀》,却变得精疲力竭,却让她感到无比的恐惧。她那天去旧金山一家书店进行签售时,当她演讲完毕,在一阵热烈的掌声过后,就有人对她说:“你认为日本人会不会悬赏要你的人命?”她立马想起曾经有人送给她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句话:“我担心你的生命安全!”

从此,她就开始深受人生安全的困扰,她的父母和丈夫也全都跟着她一起担惊受怕。

我觉得当年写《魏特琳日记》揭露南京大屠杀的魏特琳女士的悲剧,便是张纯如人生的一次预演。魏特琳和张纯如,先后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又先后因为写南京大屠杀而影响世界。魏特琳后来因为患抑郁症而自杀,而几十年后的张纯如是否也会重蹈她的覆辙?

一场暴风雨再次席卷而来,狂风抽打着门窗,暴雨从屋檐下渗透而入,雷电不时地发出一阵阵怒吼。这时,生活小区的大草坪边上的那片鲜花,经不起这场暴风骤雨,全都花谢枝折了。

热风千里而过,将一片荒草吹得哗哗作声。

这是一个傍晚,素有火盆之称的南京气温高达40度,在东郊的一片荒草丛中,张纯如冒着酷暑在寻找着当年大屠杀的发生地。汗水早已浸透了她的衣裙,她那秀丽的长发也被汗水浸湿了。她望着不远处的长江从荒草的尽头滚滚而去,荒草底下便是掩埋着当年被日军屠杀逝去的无数同胞的尸骨,一块陈旧的石碑静静地耸立在荒草之间,石碑上刻着当年死亡的数字。

1995年的夏天,南京的高温里充满了张纯如的愤怒。

她是这年7月23日至8月18日去南京采访收集大屠杀史料的。当她前往当年的屠杀现场,从挹江门附近的纪念碑、中山码头、煤炭港、草鞋峡,然后去燕子矶、东郊丛葬地,一股无法克制的愤懑便占据了她的心。

张纯如这些天几乎又重走了一遍当年魏特琳走过的路。

站在死亡的现场,听着幸存者的回忆,她的眼前呈现出当年南京大屠杀时的种种惨状。就是在她脚下的这片荒草丛中,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尸体堆成了一座黑黑的小山,有几十个中国人将这些尸体一具一具地拖去江边抛入长江。尸体们还在滴着血,甚至有的还在抽搐着,发出最后的呻吟。这些拖尸人一声不吭地忙碌着,仿佛在上演一出哑剧。黑暗的天空,幽森的月光,码头上全都是血迹斑斑。当这些拖尸人将所有的尸体全部投入长江之后,日本兵便命令他们站成一排,然后对准他们用机关枪扫射。这些拖尸人也就立马变成了尸体,一具一具地仆倒在滚滚的长江里,很快就被长江的波涛吞没了,江面上只剩下一片带着血液的红水。张纯如知道自己是站立在渗透着鲜血的土地之上,这使她不寒而栗。

事实上,整个采访过程,对于张纯如而言,就是一次使她痛不欲生的精神折磨。无数惨绝人寰的恶行在她的眼前一一展示出来了,用刺刀切开幼女的阴道然后轮奸,将几十个人绑在一起推入坑底浇上汽油火烧,将战俘下半身埋在地下然后放出狼狗去活活咬死,更多的是开膛、剖肚、砍头、解肢、挖眼、割鼻……这时只有27岁的张纯如,面对如此血腥的场面,早就被气得眉头紧锁,牙关咬紧,两眼冒火,在她的内心产生一股深深的郁闷。后来,在写作《南京大屠杀》的过程中,面对这些血淋淋的史实,张纯如经常气得发抖、失眠噩梦、忧郁痛苦,她的头发大把大把地脱落,体重也迅速地减少。

其实,她的前辈魏特琳女士也是如此:“魏特琳的精神与身体都在那场劫难中饱受创伤,在南京大屠杀结束后不久,患上了极其严重的抑郁症,后来不得不回到美国接受精神治疗。”(据《南京大屠杀中的华小组》)试想,每天都要接触大量令人发指的文字和图片,张纯如和魏特琳这样的弱女子,怎能不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创伤,怎能不常常陷入失眠和忧郁之中?她们不但要面对这些人性的恶劣、血腥的历史,还要一一用她们自己的语言重新叙述出来,砍头、活焚、活埋、溺淹、挖心、分尸……这使她们愤怒之极。

这时,张纯如站立在下关码头的那片荒草丛中,望着脚下的这条长江,肯定想起了不远处的芜湖,想起了她外祖父母的故事。张纯如的祖父是江苏淮安人,外祖父是江苏宜兴人。抗战爆发后,她的外祖父在南京沦陷之前一个月,准备迁往重庆避难,而此时她的外祖母正怀有身孕,还在宜兴老家。外祖父赶紧托人送信给外祖母,再来南京会合已经来不及了,只得让外祖母立刻赶往芜湖,到那里后一起乘船撤离。按约定的时间早就过了,外祖父在芜湖焦急万分地等待着,一直等到了第四天,还是没有等到外祖母。外祖父便在码头上四处乱找,到每一条逃难的小船上去询问,可就是没能找到。到了最后一天,撤退的轮船即将启航了,外祖父急疯了,疯狂地高呼起外祖母的名字。也就在他绝望的时刻,外祖母居然在人山人海之中听到了他的呼喊,她听到了生命的呼唤。

这便是张纯如的外祖父母从南京大屠杀前撤离出来躲过一劫的故事,这也是张纯如的母亲经常给她讲起的有惊无险的家族记忆,这更是她后来采写《南京大屠杀》的最初动因。

此刻,在下关码头的那处大屠杀纪念地,张纯如正在被无数的蚊虫叮咬,全身出现了许多疙瘩,又疼又痒,而她的内心一直在滴血。正在这时,她突然看到长江岸边居然有一片结满长椭圆形果实的鸢尾花。她看到那片墨绿色修长的叶子中间,结上了一年一度的暗红色果实,她看到这片已经步入收获季节的鸢尾花正在长江边默默地摇荡。

鸢尾花又叫蓝蝴蝶、紫蝴蝶、扁竹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粗壮,叶子修长,气味芳香,真的像是美丽的少女,绰约多姿,美丽动人。而她的原产地恰恰就是南京等中国中东部一带。张纯如自然知道,这鸢尾花的学名就是Iris,恰好就是自己的英文名字。正是因为这个原故,张纯如也就格外地留意鸢尾花了。只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这种花的故乡居然是南京。从此,张纯如便认定,南京就是自己灵魂的故乡。

鸢尾花与生俱来就带有一种凄美、悲壮的特质。此时,这片鸢尾花一直沉默无语,像是在追忆着往日的悲惨往事,更像是在愤怒之后的低头沉思。

她的黑色长发像是一条长长的绸缎,迎着原野上的秋风飘飞起来。她的思想在前面一路引领,而她的身体却停留在一片枯萎的荒草之间。良久,从一座黑色的摩天大厦里奔跑出一批全副武装的特工,他们全都青面獠牙、凶神恶煞。他们骑着能够追赶高铁的摩托,向她一路呼啸着飞奔而来。此刻,她被吓得一边惊叫着一边狂奔,两条腿沉重得像是灌进了铅,完全不能听从大脑的指挥,总是感到跑得太慢,总是感到后面的摩托离自己越来越近,总是感到自己飘飞的半空中的黑色长发就要被人抓住,她便恐怖地惊叫起来了。

这样的一个情景,已经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张纯如的眼前。

她断言“只要我还活着,这些力量将永遠不会停止对我的追捕……我感觉到了对我生命种种突然的威胁……这是一种恐怖的感觉……”

她的脑海里无数次地闪现着种种恐怖的幻觉,原本美丽的鸢尾花时常发生可怕的变异,她的周身也就变得没有一丝儿力气,甚至觉得每一次呼吸都变得十分困难,最后绝望地感到自己就要淹死在波涛汹涌的海洋。

张纯如认定自己已经不能这样整天生活在惊恐之中了,便悄悄地去一家体育用品商店,购买了一支手枪。

这天是2004年11月4日。

“纯如去枪支商店的那天,正好是她恢复服用Celexa的第三天。而9月21日,她第一次试图自杀的那天,正是她初次使用Celexa的两天后。我不能不想,服用抗抑郁药Celexa与自杀存在很大关系。”这是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教授事后说的一段话。

其实,这个时候张纯如已经站在了死亡通道的门口。然而,她在踏上这个死亡通道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她的生命绝唱。或许,正是因为她完成了这首人世间最伟大的生命绝唱,这才无可奈何地踏上了通往死亡的门槛?

她的人生偶像魏特琳,当年就是因为南京大屠杀而患上了抑郁症。魏特琳在日军占领南京进行大屠杀时,竭力保护妇女儿童,并且写作了《魏特琳日记》。这场无比残酷的战争给魏特琳精神上带来的长期刺激,使魏特琳最终患上了抑郁症,在她回美国治疗的一年之后自杀了。然而,张纯如和魏特琳两人的悲剧也不尽相同,张纯如在采写南京大屠杀、出版《南京大屠杀》后,心理虽然受到很大的刺激,但她完全处于正常状态,否则也就不会在2003年出版《美国华人》了。她是在2004年8月才患上抑郁症,服药后越来越严重的,一直到2004年11月9日她的生命突然终结。

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天,张纯如独自一人,驾驶着一部白色轿车,开往位于旧金山湾区南部的盖洛斯小镇附近的荒野。四处一片黑暗,她就像是行进在荒无人烟的旷野,狂风就像是追击者在她的身后肆无忌惮地呼啸着,一路狂追而来。她觉得自己正置身于悬崖,马上就要和轿车一起坠入深谷,然后摔得粉身碎骨。她万分惊恐地睁大了双眼,从车窗往天空望去,黑暗如晦的苍天变得无比的狰狞,天上的黑色云团变幻出各种猛兽的模样,正在向自己俯冲而来。她感到自己已经被逼得无路可逃了。

“啊——啊——啊——”

她惊恐地尖叫着,一路加速在死亡通道狂奔而去。

这时,张纯如的脑海里是不是又闪现出上个世纪美国女作家魏特琳自杀的恐怖场景?她看到中国南京的城郊有一处恐怖的池塘,池塘边有许多具焦黑的尸体,尸体中间还放着两个汽油罐。所有的尸体全都被铁丝捆绑着,先被机枪扫射致死后,又被浇上汽油放火焚烧。突然,满脸恐惧的魏特琳飞回了美国的家中,全身流着血,打开了厨房的煤气开关,自杀了。片刻过后,魏特琳披头散发,全身抽搐,面目可怕地一步一步向张纯如走了过来。

“啊!”张纯如再一次惊叫起来了,全身已是大汗淋漓。

张纯如猛地踩死了刹车,轮胎和地面之间剧烈地摩擦着,发出一声长长的尖叫。

惊魂未定之际,那支古董式左轮手枪突然对准了她的头部,紧接着便扣动了扳机。

“妈妈——妈妈——”

她在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似乎听到自己的幼儿在远方哭喊。她想喊一声幼儿,想喊一声宝贝,想最后再亲一次幼儿的小手。可是,她全都没能做到,便闭上了充满泪水的双眼。

这位国际著名畅销书女作家就这样匆匆离开了人世。

张纯如(Iris Chang,1968年3月28日——2004年11月9日),美国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祖籍中国江苏淮安。她是出生在新泽西的第二代美国华裔。她以出版英文历史著作《南京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而闻名世界文坛。《南京大屠杀》在一个月内就打入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被评为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书籍。在《洛杉矶时报》、《今日美国》等著名畅销书专栏中,《南京大屠杀》也是榜上有名。美国《新闻周刊》对这本书的评论是:“对二戰中最令人发指的一幕作了果敢的回顾,改变了所有英语国家都没有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详细记载的状况。”该书曾连续14周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至今已经再版十余次,印刷近100万册。除了《南京大屠杀》外,张纯如的其它作品也备受关注,《钱学森传》、《美国华人》也轰动了整个美国。

这个曾经为南京30万冤魂奔走呼号的美丽如花的女子,就这样被突然结束了年仅36岁的年轻生命,就这样留下了她至爱的父母,留下了她至爱的丈夫和儿子,就这样什么话也没说便走了,永远不能再回家了。

顷刻之间,鲜血从她的头部放射出去,溅向四处,就像一朵盛开的爱丽丝,艳红如火,灿烂如花。她慢慢地倒了下去,脸上还残留着最后的遐想。

然而,在这一瞬之间,她却已拥有了不朽。

她生命的高贵,就是用死亡来托举,她的死亡难道不是生命的最后飞翔?

—— 写于南京大屠杀80周年,献给《南京大屠杀》作者张纯如

猜你喜欢

鸢尾花南京大屠杀
鸢尾花开
鸢尾花观察日记
见证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欧美友人
鸢尾花
鸢尾花星云
鸢尾花开
南京大屠杀80周年谁的记忆与谁的哀恸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侨界寄哀思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