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万宝妈的贴心育儿师:不给自己设限,人生将有无限可能

2017-12-09李津

婚姻与家庭·社会纪实 2017年12期
关键词:公号育儿宝宝

李津

因为时差,记者对大J的专访约在一个周日的清晨8点,那正是美国的周六晚上8点。开通音频,大J立刻热情地和记者打起招呼。她声音柔和,思路清晰,谈话间不时发出清脆笑声,又显得有些调皮,让人觉得她如闺蜜般可亲。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和煦的女子,却有着充满跳跃感的经历。从循规蹈矩的白领生活,到每3个月就要换个国家的环球工作;从一帆风顺的天之骄女,到陪伴早产娃一起拼搏的女战士;从跑800米都害怕的软妹子,到挑战马拉松的高能辣妈;从不爱写作文的商科生,到粉丝近百万的自媒体大咖。这一切改变,只发生在短短几年间,让人感慨:人生,真的有无限可能。

为母则强,1公斤的女儿,比我更坚强

她是个喜欢简单的人,所以连自己的名字Jessica也简化为大J。2010年之前,“世事難料”在大J心中,也就只是个词而已,从未深究其意。大J从小生活在上海,名牌大学毕业后顺利入职北京某知名外企,担任品牌经理。后来和同事兼大学校友的Sulei相识相恋。生活好像格外偏爱她,一切都顺得不得了。

2010年,一个意外来了。那天,Sulei突然对大J说,公司给了他一个海外做项目的机会,每3个月去一个新的国家。当时Sulei还在犹豫,大J却坚定地说:“去!我和你一起去!”两人迅速领了结婚证准备出国,在几天内完成了好几件人生大事。

3个月换一个国家,听起来浪漫新奇,其实并不容易。大J说:“公司从不提前告诉我们下一站是哪里,直到出发前才通知,所以我们无法为下一站做任何准备。但这样也有好处,我们不会总为未来担忧,而是全心全意安住现在所处的城市。”这种“被迫”活在当下的状态,让大J夫妻俩的人生态度变得更豁达了。那段日子,大J和Sulei除了工作就是利用周末去周边的国家旅行,几年间去了25个国家。

当他们终于适应并爱上了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时,2013年秋天,大J怀孕了。原本计划带着宝宝继续闯世界,但意外发生了。大J对记者说:“生活总是有很多可能性,但又总是一环紧扣着一环,就像乔布斯说过的:dots connected(一个点跟另一个点会联系起来)。拿我来说,国外轮岗的经历丰富了我的阅历和眼界,提高了我的能力,让我能用坚强的心态来面对后面发生的一切。”

2014年的春天,他们在纽约。一天,大J起床后发现有一点儿见红,就去了诊所,医生检查后感觉问题不大,但还是建议他们去医院挂个水。于是她和老公说说笑笑来到了医院。没想到,诊室里涌进了五六个医生,迅速商讨后,神色凝重地说:“孩子很危险,我们现在就要进行紧急剖腹产。”大J 还来不及反应就被推入了手术室,20分钟后宝宝就出来了。大J说:“我们没见到她第一面,甚至连她的哭声也没听到,她就被送入了新生儿重症病房。我们的女儿小D,刚刚28周,就这样着急地来到了这个世界,2斤不到。”

小D非常虚弱,没有呼吸,心肺都发育不良。医生告诉他们:“孩子属于宫内感染引发的早产,非常危险。宝宝在你肚子里抗争病毒很久了,如果不是她发出这么强烈的求救信号,应该是来不了这个世界的。”医生还暗示他们尽早去看看孩子,因为那可能是最后一面。大J蒙了,她忘记了思考,忘记了呼吸,满脸是泪。

小D出生后,脑部出现最高级别的出血,即便侥幸活下来,残疾或智力低下的可能性也高达90%。“医生问我们是否要放弃,如果放弃,医院会安排临终关怀,让宝宝在爱中平静地离开。当时我真的犹豫了!我不想让一个小生命承受那么多苦,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真能hold住。我想,也许放弃是最好的选择。”那天,大J回头看着暖箱里的小D,护士就打开暖箱让她摸摸她。“我伸着一根手指小心翼翼去碰她,她竟然用那么小的手去抓我的手指!那一刻,我真的不行了—既然她如此坚强地选择来到这个世界,我必须给她一个机会!”于是,大J对医生说:“我们不放弃!”当时医生特别坚定地说:“好,你们不放弃,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就这样,小D做了肠道穿孔手术,闯过了呼吸关、心脏关、喂养关等诸多关口,在医院待了115天,才终于成功出院!

都说孩子是夫妻的纽带,大J对这一点深有感触,她说:“人在逆境中,时刻保持坚强是不可能的。一个人脆弱的时候,另一个人扶一把;当走过一段,另外一个人觉得不行了,坚持不住了,这时候对方再扶着他走一段。我和老公就是这样搀搀扶扶一起熬过来的。”小D刚出生的那段时间,大J是完全崩溃的。Sulei却很冷静,每当情况危急,需要做决断的时候,都是他特别镇定地和医生探讨风险,回来之后再安慰大J。在丈夫的支撑下,大J终于慢慢熬了过来。后来,小D7个月的时候,在一次常规复查时,发现脑积水又多了,这意味着有生命危险,可能要做开颅手术。“当你忍了这么久,终于要看到曙光,却突然再次跌进了深渊,在一刹那,Sulei就不行了。”那次的一切都是大J在支撑着,她感觉身体里有种说不出的力量,让她不能倒下。当然,后来很幸运,小D又闯过了一关,情况慢慢稳定下来。那个阶段的经历让大J明白,其实所有的婚姻都是互相搀扶着的,只要彼此不放弃,就能一起渡过难关,越来越好。

每一天,每一刻,我们共同成长

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生死较量,小D的情况终于稳定下来,而大J也为了照顾女儿,成了一名全职妈妈。因为小D情况特殊,在纽约有一个专业的医生团队来帮助她。跟医生和康复师长期的接触中,大J学到了很多科学育儿知识,之前外企工作的历练,让她有很好的学习和总结能力,可以迅速掌握科学育儿知识,而且融会贯通到小D身上。每天、每时、每刻,大J和小D都在飞速成长着。当年医生说,小D有90%的可能会在轮椅上度过一生,如今她可以独立行走了;当年语言评估师说,小D会吞咽不好,语言发展延迟,如今她不仅是个“小吃货”,还是个双语宝宝;当年心理评估师说,小D的认知行为会比同龄孩子低很多,如今她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于平均水平。纽约的医生赞叹:你的女儿创造了奇迹!大J知道,奇迹背后是她和爱人1000多天的坚持,是每天孜孜不倦的“寓教于乐”,把康复融入游戏中,把认知发展融入生活中。

大J说:“当小D在医院挣扎的时候,我在心里对自己说,‘只要你能好好出院,我一定用我的一生来宠你。但真把她带回家,我却‘反悔了。记得有一次我跟老公讨论,希望小D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希望她快乐、懂得感恩、勇敢、坚忍不拔,这时我们发现,这些品质的养成不该是被宠来的。”大J也发现,其实她以前对女儿的那些内疚和补偿情绪,根本问题源于自己,是她的创伤后遗症。“我要做一个正常的妈妈。”大J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调节,逐渐试着放手,试着敞开心扉去面对和接受。慢慢地,她的心态越来越放松,不再对女儿过度保护,就像她说的:“哪有妈妈能保护孩子一辈子,还是要让她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大J有句口头禅“Happy Mom, Happy Baby”, 她享受和女儿的时光,但每天还是会把一段时间留给自己,并且把周六变成爸爸带娃日,她自己一个人出门潇洒,看书、跳舞、逛街。她明白所谓母女一场,就是让她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让她有机会付出和欣赏。因此,尽管女儿经历这么多,她却始终爱而不宠,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女兒什么是成长和坚强。

熟识大J的人,都知道她跑马拉松的事,而她也特别乐意和我们分享这段经历。“在小D住院的那段日子里,我压抑得实在受不了了,就出去跑步,一边跑一边哭,直到泪水和汗水让整个人都湿透了。虽然很累,但我每次跑完都觉得自己释怀了一些,勇敢了一点儿。”小D出院后,大J决定把跑步的习惯坚持下去。她对记者说:“我是独生女,成长过程是有些拧巴的。父母一方面希望我像男孩子一样独立、果敢,但另一方面,又会用很多女性的标签来局限我,比如会告诉我,‘这个是男孩子做的,你不可以。后来,我花了好长时间去想,到底我人生的限制在哪里,哪些东西我是可以突破的。”要知道,以前大J最怕跑步,800米都跑不下来,但此刻,她的决心很坚定,无论严寒酷暑,她每天都坚持长跑。她坚信,跑步是为了超越过去的自己,人生也一样。

2016年4月,大J参加了纽约的女子半程马拉松比赛,用2小时7分钟跑完了21公里,超过了70%的参赛选手。今年年底,她还要参加纽约的全马比赛。跑步带给她的,不仅是魔鬼身材、充沛的精力,还重塑了她的人生观。她说:“女人在做事情之前,很容易先害怕,然后给自己很多束缚和限制。跑马拉松,其实也是给自己一个不害怕的方式。现在有了女儿,做任何事的时候,我都会想,我要给她财富和力量,让她看到我努力的过程,希望她明白,只要我们勇敢去尝试,人生就不再受局限了。”

“大J小D”,缘于爱,传递爱

在和女儿“打怪升级”的路上,大J接触了很多纽约顶尖的儿科医生和康复师,不断学习怎样帮助孩子成长。大J发现,和国内相比,美国的育儿理念有许多先进性。比如,美国的育儿知识时效性很强,他们很重视孩子的玩儿,从玩具的选择,到每个阶段孩子对应的玩耍技能,以及父母该如何互动,都有章可循;那里更重视平等,有什么问题都会和孩子一起商量。大J经常在群里和妈妈们分享这些经验。

一天,一个妈妈找到大J,向她诉说自己的困惑。她的孩子也是早产,她很焦虑,总是怀疑孩子哪里不正常。大J用有道笔记写了一篇文章分享给她,教她科学评估孩子,并且帮她纾解了情绪。这个妈妈很受益,又把文章转给了其他妈妈,结果没两天,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就达到了几百。这让大J想起了一件事。当年小D的肌张力异常,一直到半岁仍然不能抬头,大J的心情一片灰暗,是小D的康复师一直陪伴她、鼓励她。后来,小D能抬头了!那一刻,大J哭了,康复师也哭了,她给了大J一个长久的拥抱,对她说:“谢谢你没放弃!”康复师的支持给了大J很多很多力量,她明白,当妈妈们遇到困难,濒临崩溃的时候,一些实用的方法,一句鼓励的话是多么重要,它可能会挽救一个孩子,挽救一个家。于是,大J决定开一个公号,和大家分享她带女儿的实践经验。

大J觉得,妈妈这个角色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所以她给公号取名“大J小D”,意在她想分享的不仅仅是育儿,还有一个女人的自我成长。每天晚上小D睡着后,大J就打开电脑,认认真真地写自己的经验和经历。她笑着说:“我读书时作文一般,从来没想过我的文字可以感染人。要说我文字的特点,可能就是‘真实吧。大家看到的是一个普通妈妈如何克服困难成长起来的。他们喜欢来我这里,大概因为我‘经历过所以懂得。”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大J小D”,大J说:“我从来没把运营微信公众号当成一个事业,也没把关注我的人当成用户。我觉得自己写的每篇文章就是在和朋友聊天。有不少妈妈评价我的公号是有温度的,它传递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我的心情状态。”许多妈妈通过公号和大J成了朋友,和她说自己的心事,分享宝宝照片,也会关注她住的城市的天气,提醒她天凉了加衣服。关注公号的,还有不少宝爸,一位博士爸爸说:“‘大J小D是个不一样的公号,它没有生硬的‘理论翻译‘权威分享,没有‘高高在上,它是在真正地为大家解决问题。”有人给大J留言“我从怀孕开始就关注你了,如今宝宝出生了”;有人告诉她“看了你文章的建议,宝宝终于不厌奶了”;有人对她说“我想向你学习,分享一些育儿心得给需要的妈妈们”……每句留言大J都记在心里,让它们温暖、鼓励着自己。

从最初的几百人关注,到现在的近百万粉丝,不过短短两年时间。许多人向大J取经,问她怎么才能增加阅读量。大J 说:“我不希望被阅读量绑架,为了涨粉而追热点,为了博眼球而标题党,为了迎合而写文章。这些不是我想做的,我坚持的动力不是那些数字,而是每一次大家给我的留言,这些才是真正有温度有生命的。”

2017年9月,大J利用回国的机会办了一次网友见面会。那一天,大家完全没有陌生感,好几个朋友报出自己微信ID后,大J都脱口而出,“原来每天给我留言的就是你啊!”一个来自江西的妈妈对大J说:“我生活在一个特别小的城镇,很渴望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你的公号帮我打开了一扇窗,它不仅教我怎样去教育孩子,更多的是让我看到了世界的无限可能,它激励我改变自己,然后去影响孩子。”还有一个女孩说:“我以前害怕生孩子,因为我看到身边太多当了妈的女人失去了自我,活得很累。但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大J小D,认识了你,我终于懂得当妈妈和做自己不矛盾,相反,孩子还能激发我们做更好的自己。”现在,这个女孩已经怀孕3个月了。

如今,大J的两本书《跟着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和《跟着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相继出版,并几次加印。自媒体大咖、海外精英妈咪、新秀作家,这一个个的光环被大J轻描淡写了,她不喜欢被叫偶像或女神,因为偶像是需要包装经营的,而她更愿意做一个轻松而真实的普通人。大J笑呵呵地告诉记者:“有时推送文章的录音里会有打嗝的声音(真的没时间重新录了),有网友留言‘今晚吃得挺好啊,我也乐呵呵地回复。看他们的留言时,开心的事我会边笑着边回复‘哈哈哈,不开心的事我也会跟着落泪。”

这就是大J,真实可爱又有着源源不断的力量,她永远在思考,永远在学习,忙得马不停蹄,却又活得轻松惬意。采访结束之时,大J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成为‘成长型父母,希望所有的家庭都能成为‘成长型家庭。这是父母能够带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

猜你喜欢

公号育儿宝宝
微信“看一看”带来何种新变化?
哪家出版机构公号做得最好?
原创是第一生产力
BABYPIG/宝宝猪 BXS—212
给中药配上图,萌翻了
可爱宝宝超级秀
育儿神器
育儿Q&A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