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出口管制背景下中国飞机类产品出口质量
2017-12-09张群卉
张群卉
(湖南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美国出口管制背景下中国飞机类产品出口质量
张群卉
(湖南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基于1994-2014年美中飞机产业进出口数据,用事后反推法测算中国飞机类出口产品的质量,并进一步探讨美国的出口管制对中国飞机类产品的出口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94-2014年间,中国飞机类产品出口质量呈现波动性上升趋势,平均增长率达3.07%;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主要靠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所带来的自主创新效应和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技术扩散效应,其作用均为进口产品的10倍多;美国的出口管制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飞机类出口产品质量,但效果并不太好;即使美国单方面切断了中国通过进口提升产品质量的途径,中国还是可以继续通过自主创新、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以及从世界其他技术先进国进口来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
出口管制;产品质量;中国;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上实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的国家越来越多,所管制的高新技术产品种类也越来越多。其中备受瞩目的当属美国对中国的出口管制。中国曾一度被列入美国全面禁运的国家名单。后随着中美建交,关系缓和,美国逐步放松对华出口管制,中国1983年进入美国出口管制中限制最弱的一组。但在政策规定和执行过程中,仍保留有许多歧视性规定。[1]1989年6月之后,中美关系再次进入低潮。美国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出口管制,严格限制高科技产品及技术向中国出口。[2]虽然小布什在即将离任时一定程度上放松了美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3],奥巴马也对其出口管制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中国进口其高科技产品仍是困难重重。美国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遏制中国的技术赶超进程,二是确保美国在更多领域具备技术领先优势。[4]为达此目的,美国不惜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5]
然而,一方面是美国对华出口管制一直较为严厉,另一方面是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总体下降[6,7],但在军用无人机研发方面迅速跻身强国之列,且生产了世界上大多数商用无人机,是英国、法国和美国以外第四个拥有喷气式隐身无人机技术的国家[8]。由此,我们不禁产生如下疑问:中国飞机类产品出口质量如何?是否会受到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影响?在美国持续对华实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飞机类产品的出口质量?这些问题的研究能够为中国进一步提升飞机类产品出口质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中国建立自己的出口管制体系提供微观层面的理论基础。
出口产品质量是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按照出口产品质量的主体划分,现有文献可归为两类。一类以制造业为主体,主要探讨一国或多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及其影响因素。[9-13]一类将制成品分为远离出口产品质量前沿的产品种类和与国际国内出口产品质量前沿接近的产品种类,探讨不同性质的贸易自由化对不同类型产品出口质量的影响。如汪建新使用了我国海关统计的29个省份2002年、2005年、2008年和2011年的HS-6位编码数据,讨论了进口关税削减对我国各省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发现进口关税削减对那些远离出口产品质量前沿的产品种类的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作用为负;在面对削减关税水平对国内市场带来的激烈竞争的情况下,那些与国际国内出口产品质量前沿接近的产品种类更有可能通过参与技术创新和更
多地使用高质量的进口中间投入品来进行出口产品质量的升级。[14]
这些研究从两个不同层面探讨了产品质量及其因素决定,却极少研究飞机类产品出口质量,更鲜有文献讨论美国出口管制对于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制约。本文将以美国对华出口管制为背景,研究中国飞机类产品的出口质量及其因素决定。主要有两点贡献:一是对1994-2014年间中国飞机类产品的质量进行了测算和分析,二是探讨了出口管制对于产品质量的影响力度、影响方向和机理。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借鉴Khandelwal出口产+品质量的测度思想及嵌套Logit方法[9],提出产品水平差异化条件下中国飞机类出口产品质量的新测度框架;第二部分,从理论上分析出口产品质量的决定因素;第三部分,基于第二部分的分析建立质量决定的实证模型;第四部分,数据整理及实证分析美国出口管制背景下中国飞机类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第五部分,结论与启示。
一、中国飞机类产品质量的测算与分析
(一)出口产品质量测算框架
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对出口产品质量形成统一的测算方法,但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以出口产品价格或单位价值(Unit Value)来近似替代出口产品的质量。[15]该方法所隐含的假设是高价格代表着高质量、低价格代表着低质量。[16-18]2004年,Schott开创性地利用美国包含贸易价值量、贸易数量的进口数据,测算了世界各国对美国出口产品的单位价值量差异,以此来做产品质量的测度标准。[16]此后该方法被广泛效仿。该方法的好处在于数据易得,计算简便,可操作性强。不足之处在于难以剔除单位价值中的非质量因素。例如,美国的纺织品价格高于中国纺织品的价格,并不一定是因为质量更高,而很可能是由于其成本更高。这动摇了传统研究方法使用单位产品价值代表产品质量的假定。[19]
另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方法是事后反推法。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设某出口产品的市场份额是其出口价格、消费者偏好度以及产品质量等因素的函数,在准确测算了产品价格、消费者偏好及其他因素后,再反推产品质量。[9,20]如Khandelwal假设进口渗透率与本国市场份额之和为1,需求由差异化产品的离散选择模型来决定。在此基础上构建 Logit需求模型,利用美国1990-2005年的HS-10位数编码进口数据对需求方程进行估计,反推质量指标,计算并且比较了美国市场上来自56个国家10 000多个产品的质量。该方法主要用来研究出口到一个给定国家的出口产品质量及对比。[9]这正好与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相同。因此,本文借鉴 Khandelwal的理论模型,采用嵌套Logit法,利用出口产品的价格和数量信息来测算质量。
我们假定有两个国家,南国和北国,南国为中国(用字母c表示),北国为除中国以外的世界其他国家(用字母o表示)。南国企业生产垂直差异化产品和水平差异化产品,并自由出口HS-6位数编码产品h到北国。这使得北国市场上既有从南国的进口产品,又有北国所生产的进口替代品。北国市场上的消费者可以独立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且在价格相同时,所有消费者偏好购买高质量的产品。
消费者n在t时间对c国的产品h①h为HS-6位数编码产品。有偏好。他将选择购买能给他带来最大间接效用的一种产品h。间接效用函数为:
在该模型中,ch代表c国出口的产品种类h。λ1,ch+λ2,t+λ3,cht代表质量,是消费者所评估的产品ch的价值。它由三部分组成。λ1,ch计量产品ch价值中不随时间变化的那一部分。λ2,t计量产品ch价值中随时间变化的那一部分,反映了产品价值的长期变化趋势。λ3,cht是由消费者所观察到的固定效应的时间离差,与南国出口产品的CIF价格pcht相关,在实证模型中常将其视为误差项。误差项ξncht服从I类极值分布,用来解释一个价高质低的产品为什么会被购买。μnhtdch是一个虚拟变量,当产品属于c国出口的h类时,取值1。
为使用嵌套Logit法,我们进一步将需求系统分为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内部需求为北国消费者对c国产品(以下称内部产品)的需求,外部需求为北国消费者对北国产品(以下称外部产品)的需求。北国产品也具有多样化特征。这一假设可以让消费者选择不采购任何内部产品。比如,当所有进口产品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可以选择购买外部产品,或者什么也不买。外部效用函数为:
为使内部产品价值稳定,我们将外部产品的平均效用设定为0。外部产品在t时间的市场份额用S0t表示,内部产品在t时间所占份额用Scht表示。且S0t+
Scht=1。
当Vncht>Vnc'h't时,消费者选择产品ch。Berry给出了(1)式中所暗含的需求曲线[21]:
其中,Scht为产品ch的全部市场份额,nScht为产品ch在h类产品中所占的市场份额(嵌套的市场份额)。考虑到一国的市场份额可能是由于该国所出口的产品种类多,而不是由于产品质量高[22],借鉴Krugman的做法[23],我们在模型中引入一国的人口数量,用以反映产品多样化对市场份额的影响。将(3)变为:
其中,popct为南国的人口数量。
产品ch在t时间的质量用(4)式所估计出的参数来表示:
在式(6)中代入Scht、nScht、pcht和popct的值,便可反推出λcht。
(二)模型数据说明
本文主要测算1994-2014年间中国飞机类产品的质量。在模型中,中国为出口国(南国),进口国为北国(除中国以外的世界其他国家)。因此,主要选用中国的HS-6位数编码飞机类产品出口价格及总金额、世界其他国家进口HS-6位数编码飞机类产品的价格和总金额来计算。所有数据如没作特别说明,均来源于uncomtrade数据库。模型中各变量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如下:
图1 年度加权平均质量指数
Scht为中国某一HS-6位数编码飞机类产品在北国市场上的全部市场份额,用中国该产品的出口总额除以北国整个飞机产业产品的总额来表示①北国整个飞机产业产品的总额用世界各国飞机类产品的出口总额表示。,取对数进入模型。
nScht为中国某一HS-6位数编码飞机类产品在北国市场上该飞机类产品中所占的市场份额,用中国该产品的出口总额除以北国市场上该产品的总额来表示②北国市场上该产品的总额用世界各国该类产品的出口总额表示。,取对数进入模型。
pcht为c国h产品(以下称ch产品)的出口价格。考虑到中国产品的出口价格与其质量之间存在较强的内生关联,且贸易国之间的距离也与出口产品质量存在一定的关系[24],本文选用北国市场上h产品的价格,即世界各国h产品的进口加权平均价格作为自变量③进口价格一般按照CIF价格统计,包含了运费。。权重为各国进口额占世界总进口额的比重,取对数进入模型。
popct为中国的人口数量,数据来源于联合国数据库,取对数进入模型。
(三)出口产品质量典型化事实
将整理好的数据代入模型进行回归,提取回归的残差,得到每一个ch产品在t年的质量指标。再以每个HS-6位数编码飞机类产品占当年飞机类产品出口的份额作为权重,计算各年的年度加权平均质量指数。计算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到,1994-2014年间,中国飞机类产品出口质量呈现波动性上升趋势,平均增长率为3.07%。这说明,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调整,中国飞机类产品出口的质量水平逐渐提高。从波动的具体情况来看,以2001年作为分界点,2001年以前波动较大,2001年之后相对较为平稳。
几次小波谷分别出现在1997年、2001年和2007年。这与国际国内具体的经济形势有关。其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飞机类产品出口规模缩减,企业收益减少,研发和生产积极性受挫,产品质量陡然下降。随着各国经济的相继复苏,中国飞机类产品出口规模扩大,产品种类增加,垂直差异化产品细分增加,质量有所回升。到2001年,美国遭受恐怖袭击。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反恐”成为美国政府的工作重心,国内经济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加上世界经济温和衰退,各国对飞机类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总体减少,使得中国飞机类产品出口规模缩减,质量大幅度下降。2002年是中国入世后的第一年,诸多优惠条件使中国外贸规模迅速扩大,种类增加,垂直差异化产品细分增多,质量平稳增长,年均增长率为0.97%。2007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继而引发2008年、2009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世界需求下降,中国飞机类产品出口规模缩减,产品质量又迎来了一段低迷时期。2009年过后,随着全球经济相继复苏,加上中国实施的“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的外贸发展战略,中国飞机类产品出口质量又开始平稳增长。
二、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在探讨出口管制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时,首先要从理论上厘清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现有研究表明,一国的出口产品质量除受他国相关政策的影响之外,还受本国的政策干预[25,26]以及研发投入、模仿、开放度等因素的影响[27-29,13]。
(一)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包括资金、人力资本和物资资本投入。现有研究表明,研发投入是最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资本[30],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18]。从理论上讲,研发投入可以激励创新[31]23-28,增加企业产品质量提升的机率。由研发投入所引致的研发活动能通过干中学或技术外溢效应导致企业和社会上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知识存量的不断增长,提高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吸收消化能力,从而导致更多新产品和方法的出现或现有产品质量的提高。[32,31,18]
(二)模仿
一般说来,通过模仿提高产品质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靠模仿来提高产品质量,一种是模仿后再创新,即对他人的产品技术进行消化和吸收,不仅达到被模仿产品的技术水平,而且通过创新,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投入的自主创新相比,模仿的成本要小得多,因此,产品市场的适度竞争和模仿会促进经济增长。[33]现有研究表明,对外来技术的吸收与模仿已成为促进技术后发国家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28,34-36]后发国要想实现技术和经济赶超,就应该大力促进对国外技术的吸收与模仿。等到技术能力成熟以后,再从技术模仿阶段转向技术的自主创新阶段。[37-38]
(三)开放度
现有研究表明,开放有利于资源向研发密集型企业转移,从而促进产品质量升级[39]。而对于开放度的计算,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做法,目前使用较多的有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和关税两个指标。一般认为,FDI通过人员流动、示范和竞争效应、垂直产业关联效应、增强企业融资能力等途径实现技术外溢,提升本土企业产品质量[40-42];通过竞争效应[41,13]、生产效率和研发效率[13]等渠道降低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而关税对于产品质量的影响也是不确定的,接近世界前沿质量水平的产品,低关税能够鼓励产品质量向世界前沿方向升级,对于远离世界前沿质量水平的产品,情况则相反。[29]
(四)本国的政策干预
一国的产品质量干预政策包括研发投入、补贴和对企业征税等。现有研究表明,在两个质量差异不是很大的国家进行贸易时,技术落后国家在研发支出方面的激励政策能促进两国产品质量交替提升,并缩小两国之间的质量差距[25];在伯兰特均衡中,技术落后国的福利最大化政策是对本国企业进行补贴,促使其提升质量;在古诺均衡中,技术落后国的福利最大化政策是对本国企业征税,使其降低出口产品质量;若放松跨国投资成本的不对称的假定,只要贸易两国间的成本差异不是太大,政府的最优选择是通过关税和补贴,引导企业的产品质量实现蛙跳,以追赶竞争对手。[43]
(五)其他国家的出口管制政策
通过上面几个因素的分析我们发现,企业既可以在本国相关政策的影响下进行自主研发以提升产品的质量,又可以通过引进、接触、研究和模仿他国产品来提升产品的质量。如果进口技术或产品这一渠道被切断,提升产品质量的概率便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而他国的出口管制政策恰恰可以起到限制甚至阻止被管制国进口技术或产品的作用。因此,若是一国的产品质量升级主要靠进口等外生因素,而不是自主研发等内生因素,则其他国家的出口管制将大大限制该国的产品质量升级速度。
三、模型设定与数据整理
(一)被解释变量
本文旨在探求在美国对华实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的背景下,中国飞机类产品的出口产品质量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因此,选取飞机类产品出口质量作为被解释变量。数据来源于第三部分中所计算出的产品质量数据,用λ表示。
(二)解释变量
通过出口管制来保持一国技术领先优势的基本思路是,通过限制高技术或产品的出口,妨碍被管制国进口该项技术或产品,以避免被管制国通过技术扩散、技术转移、引进与模仿实现技术赶超。换句话说,出口管制主要作用于被管制国从管制国的进口。因此,本文选用出口管制约束下的进口额作为解释变量,用中国从美国所进口的飞机类产品总额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的比重来表示。取对数进入模型,用lnJch来表示。
(三)控制变量
为了提高实证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健性,还需要选取能反映经济体属性和产品属性的控制变量。根据第二部分的论述,本文选取研发投入力度、人力资本水平、物资资本存量、长期贷款利率、经济开放度、引进技术的容易程度作为控制变量。各变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研发投入力度用科研和开发机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经费支出总和占GDP的比重来表示,取对数进入模型,用lnR&D来表示。
人力资本水平用普通本专科毕业生人数占经济活动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取对数进入模型,用lnHC来表示。
物资资本存量用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取对数进入模型,用lnMC来表示。
经济开放度用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以及外国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来表示,取对数进入模型,分别用lnO和lnF来表示。
融资的容易程度用中国的贷款利率来表示,取对数进入模型,用lnI来表示。
以上数据除贷款利率来源于世界银行之外,其他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通过上述各变量的设定,我们建立如下计量模型:
其中,ch为HS-6位数编码飞机类产品,t为年份。
四、实证检验
(一)回归结果
使用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1995-2014年14种HS-6位数飞机类产品①HS编码为HS编码为401130、700711、700721、840710、840910、840991、854430、880220、880230、880240、880310、880320、880510、940110。的面板数据对方程进行回归。由于n=14,而T=21,故这是一个长面板。利用stata13软件进行检验,发现该面板数据存在组间异方差,不存在一阶组内自相关,并适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因此,采用加入个体虚拟变量(即LSDV法)的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估计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见表1。
表1回归结果
可以看到,Waldchi2(21)的值非常大,而Prob>chi2的值为0,模型拟合得非常好。各自变量的回归系数也符合理论预期。
Jch的回归系数为正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这说明进口活动对中国飞机类产品出口质量提升有促进作用,而出口管制因限制了进口,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这一溢出效应,与中国出口产品质量负相关。美国的出口管制越宽松,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产品总额越多,模仿和借鉴的机会就越多,出口产品质量也就越高;出口管制越严格,从美国进口的产品总额越少,模仿和借鉴的机会就越少,出口产品质量也就越低。这一回归结果说明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能较为有效地减少高新技术产品被其他国家模仿和借鉴的机会,维持本国的技
术领先优势。
R&D系数为正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这说明加大科研和开发机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经费支出能有效促进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比较Jch和R&D的系数可知,R&D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更大,中国1995-2014年间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主要靠研发投入力度的加大,其作用是模仿借鉴的10倍多。
HC的系数为正但不显著,这说明增加中国的人力资本可以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但效果不太明显。按照新增长理论,人力资本是内生技术进步的源泉之一,人力资本水平越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越高。这一结果符合理论预期。
O的系数为正且在5%的水平下显著,这说明提高开放度能有效促进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我们的解释是,提高开放度能增进与他国的技术交流,通过采购高质量的中间产品和生产设备、借鉴模仿和干中学等途径提高出口产品质量。
I的系数为负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这说明贷款利率与出口产品质量负相关。这与理论预期相符。一方面,贷款利率提高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不利于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生产投入力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贷款利率越高,企业对现金流的依赖越大,越急于回笼资金,从而容易导致企业更关注短期收益而不是产品质量的提高。[44]
FDI的系数为正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直接投资有利于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从理论上讲,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有利于将外国的先进技术和中国的人力资本有效结合,提高出口产品质量。
MC的系数为正但不显著,这说明加大物资资本的投入、进一步扩大产能对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我们的解释是,中国目前已经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进一步加大物资资本投入、扩大产能会进一步恶化产能过剩问题,对于提高产品质量的影响微弱。
(二)稳健性检验
根据上面的分析,以高等教育来衡量的人力资本在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过程中,作用不是很明显。为此,我们将其换成中等教育完成率,对上述方程重新进行回归。经检验,发现新面板数据存在组间异方差,不存在一阶组内自相关,并适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因此,采用加入个体虚拟变量(即LSDV法)的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估计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结果如表2所示。
与表1相比,回归系数的符号和显著性水平基本上没多大变化。Jch、R&D和I的回归系数依然为正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HC和MC的系数依然为正但不显著;O的系数依然为正,但显著性水平由之前的5%变为10%;FDI的系数依然为正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
表2回归结果
从系数大小来看,大部分的自变量都有小幅度下降,只有I、HC和FDI略有增加。具体说来,Jch的值从之前的0.036下降为0.034;R&D从0.371变为0.363;MC由之前的0.867下降为0.130。而HC的值由之前的0.000 4增加到0.225;FDI的值由之前的0.383增加到0.406;I的值由之前的-0.245变为-0.251。这说明人力资本对FDI和I的效果有促进作用。从理论上讲,FDI所带来的先进技术需要配合当地的人力资本发挥作用。当人力资本较差时,即使外商拥有先进技术,也会因为没有优质的人力资本配合,无法在被投资国生产所有的高技术产品,只能在母国生产后进口。这种情况下,外商一般会将核心的高科技中间投入品放在母国生产,而利用被投资国低廉的人力资本生产技术含量低的中间投入品,然后组装。因此,O的系数会偏高,而HC和FDI的系数会偏低。当被投资国人力资本较高,能较好地驾驭外商的先进技术生产产品时,外商便有条件在该国低成本生产高质量产品,而不需要再借助母国高昂的人力资本。O的系数就会有所下降,FDI的系数便会有所上升。此外,人力资本的提高增加了企业研发能力。利率越低,企业融资成本越低,越有助于企业发挥其研发能力,开发新产品和提高产品质量。
五、结论及对中国的启示
本文主要研究了美国对华实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的背景下,中国飞机类产品的出口产品质量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结论如下:
第一,进口国外先进技术产品确实能提高一国出口产品质量。从实证结果和稳健性分析来看,进口国外先进技术对本国产品质量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其影响途径主要有二条:一是进口一些更先进的中间投入品或生产设备进行加工、组装或生产,直接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二是通过对进口的产品进行模仿、借鉴和二次创新,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
第二,出口管制确实能制约被管制国的产品质量提升,但效果并不太好。进口国外先进技术产品并不是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提高的最重要原因。中国1995-2014年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主要靠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所带来的自主创新效应和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技术扩散效应,其作用均为进口产品的10倍多。因此,即使美国切断了中国通过进口提升产品质量的途径,中国还是可以继续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来进一步提升本国产品质量。此外,中国还可以从世界其他技术先进国进口自己所需要的高技术产品,进一步降低美国出口管制的不利影响。
第三,提高出口产品质量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一是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和引资力度。鉴于研发投入和FDI对我国飞机类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程度,进一步加大投入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二是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尤其是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现有研究表明,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不仅能直接进行产品创新,还能较好地消化吸收外商所带来的先进技术,提高FDI对产品创新的作用。从实证结果看,中等教育比高等教育的作用更大,这一方面说明目前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大多还停留在中高等水平,更多地需要中等技术水平的人才。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目前更多是配合国外的先进技术进行产品的生产,而不是自主研发为主。中国通过自主研发来提升产品质量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因此,应加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并配套一些激励政策,促进自主创新。三是降低融资约束。企业是提升产品质量的主力军之一,而资金是其顺利运作的基本条件。只有降低融资约束程度,才能降低企业对现金流的约束,更加关注长远利益,建设企业品牌,提升产品质量。
[1]徐复,张静芳.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政策与中美贸易不均衡问题研究 [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6):48-52.
[2]于阳,韩玉雄,李怀祖.出口管制政策能保持美国的技术领先优势吗?[J].世界经济,2006,(4):42-48.
[3]周鑫宇.布什离任前送大礼 放松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N].国际先驱导报,2009-01-19.
[4]苗迎春.美国出口管制政策损人不利己 [N].国际金融报,2003-09-23.
[5]黄晓凤,廖雄飞.中美贸易失衡主因分析[J].财贸经济,2011,(4):85-90.
[6]施炳展,李坤望.中国出口产品品质测度及其决定因素[J].世界经济,2013,(9):69-91.
[7]张杰,郑文平,翟福听.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得到提升了么?[J].经济研究,2014,(10):46-58.
[8]何慧峰.中国将对无人机实施出口管制 [EB/OL].(2015-08-04)[2016-07-20].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 2015-08/04/c_128091652.htm.
[9]KHANDELWAL A.The Long and Short Qality Ladders[R]. NBER Working Paper,2009,No.15 178.
[10]JOHNSON R.Trade and Prices with Heterogeneous Firm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12,86(1):43-56.
[11]CROZET M,HEAD K,MAYER T.Quality Sorting and Trade:Firm Level Evidence for French Wine[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12,79(2):609-644.
[12]邹俊毅,周星.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及其分化趋势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2):38-41.
[13]施炳展.FDI是否提升了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J].国际商务研究,2015,36(2):5-20.
[14]汪建新.贸易自由化、质量差距与地区出口产品质量升级[J].国际贸易问题,2014,(10):3-13.
[15]刘晓宁,刘磊.贸易自由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基于中国微观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5,(8):14-23.
[16]SCHOTT P.Across-Product Versus Within-Product Specializati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4,119:647-678.
[17]李坤望,王有鑫.FDI促进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吗?——基于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3,(5):60-66.
[18]李怀建,沈坤荣.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检验[J].产业经济研究,2015,(6):62-72.
[19]孙林,卢鑫,钟钰.中国出口产品质量与质量升级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4,(5):13-22.
[20]HALLACK J C,SCHOTT P K.Estimating Cross-Country Differences in Product Quality[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11,126(1):417-474.
[21]BERRY S.Estimating Discrete-choice Models of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J].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94,25:242-262.
[22]FEENSTRA R.New Product Varities and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national Pric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84:157-177.
[23]KRUGMAN P.Scale Economies,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Pattern of Trad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70:950-959.
[24]HUMMELS D,Skiba.Shipping the Good Apples Out?An Empirical Confirmation of the Alchian-Allen Conjectur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4,112:1 384-1 402.
[25]MOTTA M,THISSE J F,CABRALES A.On the Persistence of Leadership or Leapfrogging in International Trade[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97,38(4):809-824.
[26]Jos′e Luis Moraga-González,Jean-Marie Viaene.Trade Policy and Quality Leadership in Transition Economies[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5,49:359-385.
[27]GROSSMAN G M,Elhanan Helpman.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M].Cambridge:MIT Press,1991.
[28]GROSSMAN G M,Elhanan Helpman.Quality Ladders and Product Cycle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1,106(2):557-586.
[29]AMITI M,KHANDELWAL A K.Import Competition and Quality Upgrading[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13,(2):476-490.
[30]Bronzini Raffaello,Paolo Piselli.Determinants of Long-run Regional Productivity with Geographical Spillovers:The Role of R&D,Human Capital and Public Infrastructure[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9,39(3):187-199.
[31]柴超群.出口贸易、R&D与中国高技术产业TFP研究——基于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的经验分析 [D].济南:山东大学,2010.
[32]AIYA S,FEYRER,J.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R].Dartmouth College Working Paper,2002:2-9.
[33]Philippe Aghion,Peter Howitt.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J].Econometrica,1992,60:323-351.
[34]COE D T,HELPMAN E.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5,39(5):859-887.
[35]BARRO R,SALA-I-MARTIN X.Technological Diffusion,Convergence,and Growth[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1997,(2):1-27.
[36]KELLER W.International Technoloty Diffusion[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4,42:752-782.
[37]CURRIE D,LEVIN P L,PEARJMAN J,et al.Phases of Imitation and Innovation in a North-South Endogenous growth model[J].Oxford Economic Papers,1999,51:60-88.
[38]ARNOLD L G.Growth in Stages[J].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03,14(1):55-74.
[39]Tetsugen Haruyama,Laixun Zhao.Trade and Firm Heterogeneity in a Quality-Ladder Model of Growth[EB/OL]. [2016-10-02].http://citeseerx.ist.psu.edu/viewdoc/download?doi=10.1.1.362.5058&rep=rep1&type=pdf.
[40]KAUFMANN L.A Model of Spillover through Labor Recruitment[J].International Economic Journal,1997,11(3):13-33.
[41]蒋殿春,夏良科.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作用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5,(8):3-10,80.
[42]罗长远,陈琳.FDI是否能够缓解中国企业的融资约束[J].世界经济,2011,(4):42-61.
[43]徐美娜,彭羽.出口产品质量的国外研究综述[J].国际经贸探索,2014,(7):25-34.
[44]李秀芳,施炳展.补贴是否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4):139-148.
(责任编辑 张 转)
The Quality of China's Aircrafts under the America's Export Control
ZHANG Qun-hui
(School of Economics&Management,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Xiangtan,Hunan 411201,China)
Based on the import and export data of US-China aircrafts from 1994 to 2014,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aircrafts' qualities by using backstepping method and then discusses whether the American export control policy hindered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f China.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qualities of Chinese aircrafts were rolling on a rising trend,and the average growth rate came to 3.07%.The most effective drivers were R&D and FDI.Their effects were almost 10 times of the importing effects.The American export control policy can,to a certain degree,hinder China's technological progress.Even if the America cut off the exports to China,it cannot hinder China'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by R&D,FDI,and imports from other technologically-developed countries.
export control;quality of product;China;America
F741.1
A
1673-1972(2017)01-0005-08
2016-10-0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790203);湖南省社科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基金(201212203);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5C0580)
张群卉(1982-),女,湖北潜江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经济管制与公共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