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的CG和TBA水平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研究

2017-12-09吴春华尹天奇马李娜刘晓芳高会影

河北医药 2017年23期
关键词:生儿胆酸胆汁酸

吴春华 尹天奇 马李娜 刘晓芳 高会影

·论著·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的CG和TBA水平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研究

吴春华 尹天奇 马李娜 刘晓芳 高会影

目的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的血清甘胆酸(CG)、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与围生儿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取120例ICP孕妇为观察组,再选取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收取时间2015年11月10日至2016年3月22日,将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死亡4.17%、早产16.67%、新生儿窒息15.00%、胎儿窘迫发生率31.67%,高于对照组(Plt;0.05);观察组ICP孕妇CG(5 602.04±252.01)μg/ml、TBA水平(31.29±16.50)μmol/L,高于对照组孕妇(Plt;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410.23±10.15)ml,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胎儿体质量(2.05±0.18)kg、Apger评分(6.23±1.06)低于对照组(Plt;0.05)。结论ICP孕妇CG、TBA水平与围生儿预后密切相关,能作为预测ICP以及围生儿预后的主要方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血清甘胆酸;血清总胆汁酸;围生儿预后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血中肝酶为孕妇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胆汁酸水平升高、瘙痒作为主要临床症状,多数孕妇妊娠终止后,上述症状消失,但部分孕妇仍然伴有瘙痒症状,严重时易发生精神症状。该疾病具有复发性,孕妇口服雌激素避孕药或者再次妊娠时易发生复发情况,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率高达12%,有明显的种族差异和地域差异,我国四川省和上海的发病率较高,其病因主要包括药物、遗传、环境和妊娠期胎盘合成雌激素等[1,2]。临床上一般采用肝功能测定、血清胆酸测定、病理检查进行确诊,其常见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1)一般处理:告知孕妇卧床休息,增加其胎盘血流量,采用维生素、高渗葡萄糖、间断吸氧等措施,定期复查胆红素、血胆酸以及肝功能;(2)药物治疗:①腺苷蛋氨酸:为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首选药物,能预防人体雌激素升高导致的胆汁淤积,能保护人体肝脏,改善其症状,延缓病情进展;②地塞米松:能诱导酶活性,减少肾上腺脱氢表雄酮分泌,使雌激素持续降低,避免引起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③熊去氧胆酸:能改善胎儿内环境、降低其胆酸,改善生化指标以及瘙痒症状;④苯巴比妥:该药物能产生细胞数P450和诱导酶活性,使胆汁流量增加,改善临床症状;(3)产科处理:①终止妊娠:孕妇胎龄高达36周、发生黄疸、胎儿窘迫、胎盘功能明显减退者应适时终止妊娠,以剖宫产为宜,经阴道分娩易导致胎儿缺氧发生死亡;②产前监护:从孕妇孕35周开始,每周进行胎心监护试验,必要时对孕妇进行胎儿生物物理评分,从而能早期发现胎儿缺氧等症状,基线胎心率变异、NST能作为预测胎儿缺氧的指标之一,若胎儿在12 h内胎动低于10次,应预防胎儿功能窘迫等情况发生,定期对孕妇进行超声检查。而研究显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易增加围产儿的发病率以及病死率,随着临床逐渐意识到该疾病对母婴的危害,使其成为近年来临床产科的研究热点[3]。因此,我院对ICP孕妇的血清甘胆(CG)、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与围生儿预后进行研究,见本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取我院120例ICP孕妇作为观察组,再选取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收取时间2015年11月10日直至2016年3月22日。纳入标准:(1)观察组孕妇均符合临床ICP诊断标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断标准:①孕妇在孕晚期出现黄疸、瘙痒等症状;②孕妇血清胆酸持续升高直至孕妇产后,在5~8周内血清胆酸恢复正常;③孕妇血清胆红素升高;(2)所有孕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不完整孕妇;(2)伴有精神疾病的孕妇。观察组孕妇年龄20~35岁,孕妇平均年龄(26.01±1.45)岁。对照组孕妇年龄21~35岁,孕妇平均年龄(26.42±1.39)岁。观察组ICP孕妇、对照组正常孕妇的各项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抽取观察组ICP孕妇、对照组正常孕妇4 ml空腹静脉血液,将其作为标本,静置2 h 后实施离心处理,连续离心5 min,速率约为3 000 r/min,之后选取其上清液,放置在两个EP试管内,对其进行标记后,放置在-80℃的稳定性,等待检测,采用本院提供的全自动生化仪检测CG、TBA,均实施放射免疫法检测。

1.3 观察指标 将2组新生儿死亡、早产、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发生率进行比较。将观察组ICP孕妇、对照组正常孕妇的CG、TBA进行对比。将2组孕妇的产后出血量、胎儿体重、Apger评分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2组各项指标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死亡4.17%、早产16.67%、新生儿窒息15.00%、胎儿窘迫发生率31.67%高于对照组(Plt;0.05)。见表1。

表1 2组新生儿死亡、早产、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 n=120,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lt;0.05

2.2 2组CG、TBA水平比较 观察组ICP孕妇CG(5 602.04±252.01)μg/ml、TBA水平(31.29±16.50)μmol/L高于对照组孕妇(Plt;0.05)。见表2。

组别CG(μg/ml)TBA(μmol/L)观察组5602.04±252.01*31.29±16.50*对照组146.05±40.704.50±2.08

注:与对照组比较,*Plt;0.05

2.3 各项指标比较 观察组产后出血量(410.23±10.15)ml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胎儿体重(2.05±0.18)kg、Apger评分(6.23±1.06)分低于对照组孕妇(Plt;0.05)。见表3。

组别产后出血量(ml)胎儿体重(kg)Apger评分(分)观察组410.23±10.15*2.05±0.18*6.23±1.06*对照组246.33±10.454.29±2.1110.33±1.17

注:与对照组比较,*Plt;0.05

3 讨论

ICP为临床上常见且多发的疾病,为孕妇妊娠中晚期的常见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孕妇孕16~35周,以黄疸、血清生化指标异常、皮肤瘙痒作为主要临床表现,若未及时进行相关处理,易导致围生儿发生早产、死胎、胎儿窘迫等情况,使死亡率及发病率增加,导致孕妇剖宫产几率上升。ICP对孕妇具有危害性,易引起产后出血、难产等症状。现如今,ICP在产科孕妇中占据比例显著上升,其发病率不断增加,同时多数孕妇对该疾病认识不足,无法控制自身病情,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发生胆汁淤积症,而临床学者提出ICP孕妇的血脂水平、肝酶、血清胆汁酸和围生儿预后密切相关,因此,我院对其进行研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4,5]。

CG为甘氨酸与胆酸结合而形成的,在人体血清中以蛋白结合形式存在,一般情况下,人体外周血中的胆酸含量较低,正常人无论是餐后或者空腹情况下,其CG水平持续低水平状态,当人体肝细胞受到损伤后,胆汁淤积或者肝有疾病时,其CG易发生代谢紊乱情况,导致体内CG水平持续升高。研究显示,CG在临床中被称为ICP中重要的诊断方式之一,ICP孕妇的CG水平为正常水平的90倍作用,多数ICP孕妇小肝区常伴有胆栓形成情况,使体内肠肝循环无法正常完成,使胆汁中的胆红素、酶、胆汁酸等物质滞留于孕妇血液中,从而使孕妇发生胆酶升高、黄疸、皮肤瘙痒等情况。正常妊娠对于孕妇CG水平而言,随着孕妇孕周的增加而提高,待足月妊娠时,血清CG水平比非孕时增加幅度高达40%左右,而随着孕妇妊娠月份不断增加,其血液中孕酮水平持续上升,使孕妇平滑肌张力下降,降低孕妇妊娠期间的胆囊张力,孕妇肝脏对胆汁的排泄以及摄取发生障碍,引起胆汁淤积情况,当孕妇血清CG水平发生递增后,易对胎儿胆红素、胆汁酸发生一定障碍,使胆红素水平以及胆汁酸水平持续上升[6,7]。在胆汁酸高浓度环境下,易导致胎盘绒毛发生依赖性收缩反应,引起急性缺血缺氧症状,并且血清CG易导致细胞氧化磷酸化受到抑制,使胎儿储备力及ATP值发生下降。同时胆酸汁易增加孕妇子宫平滑肌的敏感性,当孕妇血清CG发生增高情况时,胎儿以及孕妇易发生损伤现象,其临床多项研究内容表明,当孕妇血清CG越高,母婴的危害性就越大,易影响ICP孕妇的早期症状,同时对胎儿也具有严重影响,是引起围生儿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8,9]。

由于在妊娠期孕妇的肠道吸收能力较强,易导致体内激素发生改变,影响血脂代谢情况,对于ICP孕妇而言,其肝内胆汁淤积易引起肝功能损伤情况,使胎儿宫内缺氧以及脂质代谢异常情况进一步加剧,导致并发症发生率增加,观察组孕妇CG、TBA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ICP易导致孕妇发生血脂异常和肝功能损伤等情况,引起自身血液流变学异常和胎盘血流量减少情况,同时胆酸盐能促进孕妇体内胎儿肠蠕动,使羊水污染率增加,导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上升,使胎儿不良结局增多[10,11]。

而ICP对围生儿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早产:根据临床动物实验研究表明,胆汁酸水平较高易导致前列腺释放,加强其子宫肌层催产素受体,从而导致子宫收缩发生早产等情况,也有部分学者认为ICP易导致一氧化氮合成减少,增加子宫平滑肌敏感性,从而引起早产[12];(2)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ICP孕妇血清CG显著高于正常孕妇,其水平高达100倍,其血清CG水平越高,就代表胎儿窘迫的发生几率越高,为引起胎儿窘迫的主要因素,而部分学者认为血清CG易导致孕妇胎盘内血流灌注不足、绒毛间隙变狭窄、绒毛合体滋养层增多,在缺氧环境下易发生退行性改变,是孕妇胎盘功能减退,从而使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发生几率增加,此外孕妇宫缩时绒毛间隙血流中断和急剧下降易导致ICP孕妇的血氧分压下降,而胆汁酸中的牛磺酸,易导致孕妇发生心肌收缩率降低等情况,使急性缺氧情况加重,引起新生儿窒息以及宫内缺氧等情况,根据本次研究内容显示,观察组孕妇血清CG、TBA高于对照组孕妇,由此提示,ICP孕妇CG、TBA水平越高,对母婴的危害就越大[13];(3)新生儿死亡:无任何先兆的新生儿死亡为ICP最严重的并发症。一般情况下,ICP易导致孕妇胎盘储备能力持续下降,一旦发生其他刺激情况,易引起急性缺氧情况或者宫内窘迫,最终导致胎死宫内。临床学者在研究中,将不同浓度牛磺胆汁酸用于离体新生鼠中,研究发生离体新生鼠的收缩率发生可逆性减少,同步收缩性丧失[14],由此提示,胎儿心肌细胞改变易导致心律不齐情况发生,为胎儿猝死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中,观察组孕妇发生围生儿死亡5例,由此证明,CG、TBA升高与围生儿死亡密切相关。因此,应在产前评估新生儿窒息的相关高危因素,对其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对改善围生儿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5]。孕妇血清CG升高对母婴的危害较大,易引起死胎、胎儿窘迫、早产等情况,使围产儿死亡率和病死率增加,其与多项临床研究报道一致,血清CG与血清TBA呈正相关关系,是预测和评估不良围生儿结局的重要指标,其与孕妇的一般情况无关。而定期监测孕妇血清CG、血清TBA、胆红素水平能预测ICP发生,提高ICP的检出率,预防早产、胎儿窘迫等情况发生,为孕妇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能显著降低围生儿死亡率以及发病率[16,17]。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新生儿死亡4.17%、早产16.67%、新生儿窒息15.00%、胎儿窘迫发生率31.67%,高于对照组孕妇(Plt;0.05),观察组ICP孕妇CG、TBA水平(31.29±16.50)μmol/L高于对照组孕妇(Plt;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410.23±10.15)ml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胎儿体重、Apger评分低于对照组孕妇(Plt;0.05)。

综上所述,ICP孕妇CG、TBA水平与围生儿预后密切相关,能作为预测ICP以及围生儿预后的主要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1 牛力春,张颖,李世梅,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30例胎儿不良结局原因分析.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621-1624.

2 刘建国,徐珊珊,蒋玉,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CG、TBA水平与围生儿预后关系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1:76-78.

3 周明芳,李晔,王伊龙,等.妊娠期ICP患者合并HBV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5:1762-1764.

4 何灿丽.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早期诊断与治疗.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54-57.

5 马李娜,李慧敏.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及其对胎儿的影响.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035-2036.

6 Theil PK,Flummer C,Hurley WL,et al.Mechanistic model to predict colostrum intake based on deuterium oxide dilution technique data and impact of gestation andoxide dilution technique data and impact of gestationprefarrowing diets on piglet intake and sow yield of colostrum.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2014,92:5507-5519.

7 王文娟,曹登成,赵波,等.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胎儿呼吸窘迫影响因素研究.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953-1954,1957.

8 谢芸芸,卢立全,王鹏,等.血清肝胆酸及总胆汁酸联合检测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的临床意义.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2734-2735.

9 凌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59例的围产结局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475-1476,1481.

10 Huang C,Guo C,Nichols C,et al.Elevated levels of protein in urine in adulthood after exposure to the Chinese famine of 1959-61 during gestation and the early postnatal period.Int J Epidemiol,2014,43:1806-1814.

11 柯盈月,崔盈盈,李权伦,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生化指标及其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实用肝脏病杂志,2017,20:187-190.

12 姜仙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胎儿宫内窘迫的相关性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744-2745.

13 臧栋.血清甘胆酸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世界临床医学,2016,10:228-229.

14 杨明珠,李亚军,李文影,等.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甲状腺机能减退孕妇筛查血清胆汁酸的临床意义.河北医药,2015,37:2165-2166.

15 Matsumoto M,Yamaguchi M,Yoshida Y,et al.An antioxidant,N,N'-diphenyl-p-phenylenediamine (DPPD),affects labor and delivery in rats:A 28-day repeated dose test and reproduction/developmental toxicity test.Food Chemi Toxicol,2013,56:290-296.

16 阮红英,王东军,武新玲,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中国医药导报,2015,12:56-59.

17 Quesnell RR,Klaessig S,Watts JL,et al.Bovine intramammary escherichia coli challenge infections in late gestation dominant antiinflammatory immunological response.Journal of Dairy Science,2012,95:117-126.

10.3969/j.issn.1002-7386.2017.23.025

072750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

R 714.2

A

1002-7386(2017)23-3611-03

2017-06-04)

猜你喜欢

生儿胆酸胆汁酸
胆汁酸代谢与T2DM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概述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胰酶片中胆酸和牛磺猪去氧胆酸的含量
2019年福建省围生儿死亡情况分析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265例围生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某市74例围生儿死亡原因的分析
牛磺熊脱氧胆酸对黄牛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血清甘胆酸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对肝脏损伤的诊断价值
总胆汁酸和前清蛋白在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