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电影角
2017-12-09整理立翔
整理|立翔
公益电影角
整理|立翔
《帝企鹅日记》
这是一部真实反映企鹅生活的电影。南极大陆的北部气候温和、食物充足,而南部则终年覆雪、气候寒冷、食物短缺。但南部也有其好处,那就是这里生态稳定,没有天敌的追击。为了让企鹅宝宝健康成长,企鹅爸爸妈妈每年都会从北部来到南部孵化企鹅蛋。企鹅爸爸和企鹅妈妈轮流进行孵蛋工作,另一方则不远万里去找寻食物。途中的艰辛难以承受,而柔弱的企鹅们则每年都这样往复进行着这项艰辛的任务。影片所展现的顽强的生命力发人深省。
《生生长流》
1990年伊朗西北部发生大地震,影片《哪里是我朋友家》的拍摄地点柯盖尔就在这个地区,导演阿巴斯带着儿子驱车前往那里寻找影片中的演员。在路上,阿巴斯见到了许多触目惊心的景象,废墟、悲痛的人们、死亡……然而,令他觉得惊奇的是,人们并没有沉溺于悲痛无法自拔,而是在灾难之后重整心情重建家园。死亡使生者更加珍惜生命,以更加充足的勇气活下去。尤其是那对在地震后第二天就举行婚礼的年轻夫妇,更能让人感受到经历过劫难的村民们的强大生命力。然而小演员最终没有找到,给片子积极向上的基调抹上了淡淡的感伤色彩。该片获得1992年戛纳国际电影节罗西里尼人道主义精神奖、金摄影机奖。
《伊斯坦布尔的猫》
《伊斯坦布尔的猫》中的猫并不能简单归类为我们平日所见的家猫或流浪猫,它们自由地出入于人类的生活,亲密但又保有自由,介乎于野生与驯养之间。在伊斯坦布尔,这样的猫成千上万只,它们以这样的方式和伊斯坦布尔共生了数千年。伊斯坦布尔人爱猫,许多人都有自己和猫之间独特的故事,与其说是猫依赖人,不如说是人依赖着与猫之间的亲密与羁绊。有人觉得猫是自己和上帝之间的桥梁,有人觉得猫是自己活在世上的一面镜子。伊斯坦布尔的猫之所以特别,因为它们也是这里的居民,伊斯坦布尔是它们的城 市。
《抗癌的我》
青年亚当的生活很圆满,工作顺利,家庭和睦,没想到,只是偶尔令他困扰的背痛居然让他被确诊为治愈率50%的癌症。疾病的打击,女友瑞秋的离去,母亲的悲伤让原本自信面对病魔的亚当逐渐地感到沮丧和绝望,只有死党凯尔一直用他特有的方式不离不弃地陪伴在他的身边。凯瑟琳是一名缺乏经验的心理医生,负责亚当的情绪疏导,表面上专业镇定为人排忧解难的她,生活和感情上却是一团糟。两个失意的人,在疾病这个特殊的环境下相遇,从最初的误会到和解,他们逐渐地感觉到,也许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就在自己的身边。影片由编剧威尔·里瑟尔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而当时站在他身后一直支持他的朋友正是饰演凯尔的塞斯·罗根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