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改革形势下涉农高职院校的发展机遇与选择
2017-12-09杨红梅
杨红梅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农业供给侧改革形势下涉农高职院校的发展机遇与选择
杨红梅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当前产业结构内部矛盾、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促进“三农”发展的重要举措,将会带来农业根本性的变化,但同时也迫切需要新型职业农民、创新性人才和农业科技的支持与推动,这为涉农高职院校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压力。因此,涉农高职院校应该正视存在的实际问题,抓住机遇,坚定发展信心,积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创业创新性人才培养、产教深度融合、教师社会服务等工作,服务“三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农业、农村全面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农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机遇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形势下,为了解决农业生产供给体系落后、供给质量不高等供需结构性矛盾,促进农民增收,保障社会有效供给,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激发农业各生产要素活力,实现我国农业农村向绿色生态、可持续方向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继2015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并对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了全面部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会带来农业根本性的变化,但同时也迫切需要农业技能性应用人才和农业科技的支持与推动。这对于涉农高职院校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压力。作为涉农高职院校应该抓住机遇,乘势而为,积极改革创新,担职当责,服务“三农”,在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
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涉农高职发展的机遇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在于调整农产品结构和产业体系,改变我国农业传统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供给体系,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其关键在于技术与人才的支持。因此,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现代农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鼓励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业创新;鼓励高校毕业生、企业主、农业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等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业创新,将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引入农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业类创新人才的呼唤无疑为面向“三农”、培养农业技能型人才的涉农高职院校发展带来了大好机遇。
(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职业农民的需求将促进涉农高职院校进一步拓展办学领域
农民是我国农村、农业生产的主力,要改变农村、农业现状,首先需要提升农民素质;特别是农业产业调整调整,对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更为迫切。新型职业农民不仅包括世代为农的传统农民经过教育、培训而转型的群体,还包含农业生产经营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农村发展带头人,以及掌握先进农业发展科学技术的技能服务性人才[1]。而从当前我国农村农民现状来看,不仅在城镇化建设中出现了“老龄化”、“空壳化”、农业适龄劳动者锐减现象,而且整体素质偏低,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因此,加大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农业发展的关键。从2012年到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6年提到职业农民培育和教育的问题。尽管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职业农民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体制机制不健全、培训优质资源明显不足、培训质量不高以及新型职业农民严重不足等问题[2]。对职业农民的紧迫且长期的需求以及培训的规范化要求,都需要涉农高职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发挥应有作用。涉农高职院校以其师资优势、良好办学条件、长期稳定的教育服务资源应当也有能力承担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任务。这无疑将促进涉农高职院校进一步拓宽办学的领域,从传统只面对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学历教育走向更广泛的社会教育。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呼唤各类创新创业型岗位人才将促进涉农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
中央一号文件将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鼓励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业创新,把现代的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引入农村,带动现代农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这无疑将催生许多新型行业和职业,需要更多农业方面的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技术培训人员、农产品检疫检验人员、农业标准化生产人员、绿色生产认证人员、农村电商营销人员、农村金融人才、乡村旅游开发人才、乡村规划设计人才以及技术管理能力兼备的乡村干部等等。而且,随着“三产”融合,还会产生一些跨界行业,如农业物联网、农业信息化、农业机器人等。农业、农村将成为吸引更多人才去向的地方,这也为涉农高职学生提供了广阔就业之路,同时,也将促使涉农高职院校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建设其优势学科和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走向更长远的发展。
(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业科技的迫切需求将进一步促进涉农高职院校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在当下中国从“弱质农业”嬗变为“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也特别需要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科教人才的支持、引领与示范。科技创新是农业供给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因此,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指出,要“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强化农业科技推广”,走以科技为支撑的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并支持“农技推广人员与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科技推广”。这将进一步促进涉农高职院校走产教深度融合发展道路,也将进一步激励科教人员不断创新、积极服务“三农”、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在走向“三农”中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农业技能性人才。
二、涉农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与问题
一方面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给涉农高职院校发展带来的机遇,而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也是一种压力,因为,从当前涉农高职院校发展状况看,还存在着一些瓶颈和问题制约着其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业发展人才的需求。
(一)发展动能不足、学科优势不明显
农业历来是国民经济基础和命脉,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实施科教兴农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办好农业职业教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涉农高职院校承担着服务农业、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使命和责任。但是,受各种主客观原因影响,如办学定位不明确、办学水平不高、国家资金支持不足等,招生难、就业难成为不少涉农高职院校发展的现实困境[3]。因此,一些涉农高职院校特别是农林类院校,失去了发展的信心,急于脱农、淡化涉农色彩,涉农专业忙于“改名换姓”、“去农离农”,甚至有些涉农院校不仅“包装了”专业名称而且把校名也改了。不断地去农、淡化涉农色彩、置换涉农专业,致使本来有限的教育资源不断地从农口转向其他非农专业。比如有些原本农林类专科学校或学院通过与其他院校合并改名为“科技学院”、“理工学院”[4],或合并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升格或改名后的院校,其整体实力增强、招生就业率上升,但是重点发展理工科专业,农科类专业明显衰落,并不占优势,从而弱化了涉农高职院校培养农业技术人才的职能。
(二)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不能适应农业改革发展需要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调结构、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培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就需要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具有现代农业经营头脑的创新型人才。但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许多涉农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不能紧密贴合区域经济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需要,而且教学仍然满足于课堂理论传授,缺少实际能力训练。尤其一些办学实力不足的院校,受经济条件制约,经费投入不足,缺少实训场所,实习实训开出少,仍然沿用“黑板上种田、教室养牛”的教学模式,并且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质量不高、教育理念落后,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创造精神,缺乏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能力。
(三)服务“三农”意识不强,对农业发展和社会经济贡献不足
由于现实的教学机制、薪资机制、职称评聘机制影响,科教人员下乡服务热情不高,主动与农村、农民联系少,科教兴农意识不强,特别是新入职的年轻教师,怕吃苦,不愿到基层去,多满足于校内授课教书。有些院校由于发展实力不足、知名度不高,甚至缺乏农业科研实践基地、缺少农业研究课题,无法有效调动起科教人员积极性;或学校自身农业科研实力欠缺,不能有效解决农村、农民实际遇到的问题,不能为企业提供真正技术支持,产学研结合度不高。所培养的学生学农不爱农,不愿到农村去。这样,就导致涉农高职院校对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远远未达到社会的期望和要求。
三、涉农高职院校发展的选择与思路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弥补我国农业发展短板、改变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现状的必然之举。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农业发展的前景会越来越好,对农业各类技术人才需求将会稳步增长,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空间将更为广阔。因此,涉农高职院校应该坚定发展的信心,抓住机遇,谋划好自己发展的思路,明确自己的定位,始终立足于为我国农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区域内的农业、农村、农民服务,自身发展的道路就会越来越好。
(一)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抓手”,强化涉农高职院校社会教育职能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涉农高职院校的应有责任。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进入农业产业经营也需要准入证,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将会成为长久之计。作为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的农业高职院校,有能力也有责任承担起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教育工作以及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资格认证考核工作,但还需要拓宽职业教育范围,尤其在当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刚起步发展不成熟阶段。
涉农高职院校要利用好自己资源优势,结合农民特点以及农业经营各类主体,探索分类指导、多种教育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如: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现场指导与集中培训相结合、就地培训与远程教育相结合等。通过改革招生体制,分类招生,以学校自主考试或注册入学方式,吸收有志于农业发展的广大农村青年进行学历教育,包括农民工、农村经营大户以及基层管理干部,通过课程教育与现场教学,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培养真正具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理念和综合素养的新型职业农民、基层管理者。采取弹性学制,实施双证制,3—5年修完学业课程,实现实践技能达标发给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对于大多数农民以及经营主体无法脱产集中学习开展中短期培训或间隔培训,可以采取现场指导、远程教育或基地培训方式,积极探索与地方职教中心、与企业合作培训模式,建立专业的培训机构,特别要做好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考核工作,促进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完善[5],充分发挥涉农高职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骨干主导作用。
(二)积极调整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
评价一个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专业是不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学生是不是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同。因此,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应该紧密与社会发展相联系。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势下,随着产品结构、生产方式、产业体系的调整,整个农业产业结构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催生出许多新产业新业态。涉农高职院校要获得新的发展生机,就应该积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调整和设置专业,提高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契合度和匹配度,以优化专业布局,突显办学特色和优势。
首先,应明确办学定位与专业定位,组建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对于以农科专业为主的涉农高职院校,要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变化,适时增设新专业、淘汰旧专业;结合院校自身师资、实训条件,从区域经济发展优势产业出发,构建品牌专业、重点专业;同时,根据区域内产业发展对农业岗位人才的需要,在原来专业大类基础上进行细划,增设一些更加具体的专业门类,组建专业群,以实现与产业对接。比如,园艺本身包括花卉园艺、果蔬园艺、观赏园艺;畜牧本身也是个很大的范畴,包括养殖方向、医学方向以及饲料营养方向。随着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发展,岗位职能将更为具体,因此,可以考虑将这些专业细分,构建专业群,使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可以有更多自主性、专一性,增强岗位适应性。
其次,搭建专业之间桥梁,实现不同专业之间融合,培植新兴专业。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强调“三产”融合,也必然衍生出一些新兴产业、行业。因此,在一些涉农综合性院校,工科专业、第三产业中服务类专业也可以向农业方面转向,如信息技术向农业信息管理拓展,电子商务向农村电商拓展,旅游向农村休闲观光拓展,经济管理向农产品经营与开发拓展。由于新型农业发展相应会需要一些与农结合的专业人才,例如,在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中,乡村规划、住宅设计方面的人才就很缺;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特别提出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培育一批专业人才,扶持一批乡村工匠。与此同时,也要加强第二产业中如兽药生产、动物医药、食品加工等专业与第三产业中如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金融保险、农业观光旅游等专业的融合,构建“特色专业”[6],通过专业融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扩大学生就业面。
再次,在专业结构调整同时,也要重视人才培养方式改进。高职学制短、学生理论接受能力差,农科专业本身实践性又很强,因此,应该更多把理论教学融入到实践过程,多增加现场教学、实训教学、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更多参与到教学中、实践过程中,在做中学、学中做,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信息化平台,将知识性学习、过程性环节交给学生自主掌握,教师主要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问题,而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提升专业能力为主构建教学模式。
(三)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农业产业创新人才
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创新创业性人才,以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同时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因此,涉农高职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及能力作为涉农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与任务,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高职教育全过程。从学生进校起就要给他们灌输创新创业的发展理念,用创新创业成功事例激励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各门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积极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技能大赛。特别要重视给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条件,建设创新创业基地和园区,建立“教学型农业众创空间”[7],培植创业团队和创业积极分子,孵化创业项目。要鼓励毕业生到农村自主创业,对学生创新创业中遇到困难和问题给予适时指导和帮助,包括帮助获取政府和企业的资金赞助;也可通过教师和学生合作开展创业实践,学生创建创业实体公司,教师提供各方面指导,建立长期的支持体系。只有积极推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成效,涉农高职院校就一定能走出招生难就业难的困境,也才能为壮大农业实体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四)深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涉农高职院校立校的根本在于对农业科学技术转化及应用的教育与推广,培养在生产管理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即承担着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人才与技术支持职能。因此,走产教结合之路是涉农高职院校提升自己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服务三农、贡献社会的必然选择。所谓深度融合,即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农户、学校与政府建立真正紧密不可分割的关系,企业、农户发展与政府作用发挥离不开学校,学校发展依托于企业、农户和政府。而涉农高职院校应该作为主动一方,积极与政府加强沟通合作,签订科技帮扶地方经济发展协议,共建科技发展园区,同时也取得政府在办学上支持和帮助;加强与企业深度合作,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建人才培养平台,共同研发农业关键技术;积极主动走进农村、走近农民,建立科技扶贫、科技入村服务协定,选派技术、工作经验、管理能力强的科教人员作为科技特派员[8],以包干包村的方式深入农村,传授农业生产与管理经验,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农户解决产业化经营中问题,协助地方政府兴办农业产业,真正发挥科技兴农作用。
(五)改革教学科研体制,提升教师服务社会能力
涉农高职院校教师是进行农业技术教育研究与科技推广的主体。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科技人才迫切需求情况下,教学科研人员积极发挥支农作用,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不断提升自己教学科研能力。而这就需要首先不断强化科教人员的社会服务意识,建立健全科教服务支持体系。比如,改革教学科研体系、薪资与职称评聘体系,鼓励教师到基层服务,建立教师轮岗制度,定期到农村以及企业服务,规定服务时间和完成任务,对科技支农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职评优先与特别薪资。重视提升教师科研能力,鼓励教师积极争取各类农业科研项目,让科研参与到农业经济服务中去。支持教师到农村创业,兴办实体,或以资金、项目、技术入股方式参与实体经济,促进农村产业繁荣和发展。最近,人社部刚刚公布了《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与本单位业务领域相近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社会组织等兼职,或者利用与本人从事专业相关的创业项目在职创办企业,为高校教师自主创业提供了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1]朱启臻.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特征及其地位作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3,(17):16-18.
[2]张洪霞,吴宝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及机制建构——以天津市三个新型职业农民试点区县为例[J].职教论坛,2015,(16):26-31.
[3]郭文龙,菊香,王振刚等.提升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发展活力的对策——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48-51.
[4]中国6年近五百所大学更名“农业”等字眼逐渐消失[N].光明日报,2015-06-11.
[5]王晓旭,张亮.农业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模式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15,(5):29-33.
[6]朱其志,减大存,董海燕,张小华.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江苏的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12,(4):19-22.
[7]万健.以“教学型农业众创空间”创新涉农高职校内基地管理研究[J].职教论坛,2016,(20):49-52.
[8]梁继华.高职涉农教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农业教育研究,2015,(1):24-26.
[责任编辑 兴华]
F32
A
1673-291X(2017)26-0065-04
2017-07-15
杨红梅(1967-),女,副教授,法学硕士,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职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