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仕恒:用一生去“守恒”
2017-12-09逄润鹏
张仕恒:用一生去“守恒”
印象
黝黑粗糙的双手、憨憨的笑容、蓝领工作服……
这是党的十九大代表张仕恒给人的日常印象。
跟着他在车间里走上一圈,你会惊奇地发现,虽然仅有初中文凭,但他却是个机械能手,能修各种机器,甚至只要耳朵听上几秒钟,就能辨别故障出在哪里。
“22年都做一件事,熟能生巧嘛。”张仕恒笑着说。
1995年,张仕恒进入公司做学徒,技术顾问汤樟茂是他的第一位师傅。说起张仕恒的“缠劲”,汤樟茂笑着说,从没见过这么喜欢机修的学徒,见他好学,大家也愿意教他点“绝活”。
2003年,张仕恒被提升为金工车间工装班班长,负责公司工装设备的研制与改进。每生产一个型号的产品,就要有一个相匹配的夹具,每一台机器生产的产品常常两天一换,夹具生产也要及时跟上。为了不影响公司生产进度,张仕恒常常加班到凌晨,活没干完就搭上休息日。
如此情况下,他还利用休息时间学习钳工,获得高级钳工资格。“我文化水平不高,虽然会修机器,可不懂其中的原理。”张仕恒并不满足于“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随后,他又参加了机械制图、电工维修等培训。现如今,他已经成为了浙江恒友机电有限公司螺杆制造车间的副主任。
2011年入党后,张仕恒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用所学技术为企业作出更多贡献。他发现填位不准会导致零部件报废的问题后,根据不同模具的外形,动手制作防错装置,经过试验改进,车间生产出错率接近零。
试验的成功,增强了张仕恒的信心。此后,他带领班组,完成一项又一项技术革新任务:工艺改造过程中,对工装进行改造设计,实现一人多机操作,每年为企业节约数十万元生产成本;电镐工装研制中,改进材料夹置方式,一个月的工作量缩减至半个月;装配效率提升中,将敲压装配改为气压装配,每班装配数量从2000只提高到3000只……
寒来暑往,许多当年与张仕恒一起进厂的同伴陆续走了、跳槽了,获得更高职位、拿到更高薪酬。也曾有企业想挖他,但被他拒绝了。
“一样工作,从不会到会,再到精通,需要不断整理沉淀,只有这样才会成长起来。此外,我喜欢在一个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岗位上做事情。”张仕恒觉得,自己的人生坐标定在这里,生命的火花也应该在这里闪耀。
对话
Q:请您谈谈参加党的十九大的心得体会。
A:参加完党的十九大回到企业后,我的心情仍然十分激动。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十九大代表中与我一样的生产、工作第一线党员代表比例明显提高了。这是党和国家对我们一线工人群体的肯定,同时也增强了我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的信心。
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会上,每一位代表都聆听得非常认真,每每听到报告中各种“好声音”都会激动地鼓掌。我深刻体会到了十九大带来的大自信、大情怀、大布局、大理念和大共识,体会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期对产业工人的关心和牵挂。
Q: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请问您对此是怎样理解的?
A:我感觉,这真是说到我们基层一线工人的心坎里了。我从1995年进入浙江恒友机电有限公司工作,至今已有22年,曾从事机械修理、电焊、钳工等工种,目前主要负责公司工装设备研制与改进工作,对于工匠精神,我在生产一线多年的经历和感受,就是坚持和精益求精。在制造业进入到智能化的今天,工匠精神并不过时。
要让工匠精神从目前的国家重视、社会共识到全面落地生根。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要营造“重学重技”风尚,厚植培育工匠精神的良好土壤;二要优化工匠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专业化水平;三要强化多元激励保障,为持续弘扬工匠精神提供更多政策支持。
Q:作为技术人才代表,请问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什么?下一步是如何打算的?
A:我希望以后我们会拥有一大批高水平、高素质、拥有工匠精神的产业工人后备力量,希望工业强国梦早日实现,希望更多蓝领工人能凭借一技之长,赢得地位、赢得尊重。
接下来,我会继续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党的声音带到更多高新技术企业中去,特别是带到基层一线上去,让工匠精神融入到工人成长与企业发展中。当然,我也不会忘了本职,我会持之以恒,精研技术,制造出更加高精尖的产品,为浙江智造再提升作出自己的贡献。
(记者 逄润鹏)
档案
张仕恒男,1977年6月出生,浙江省武义县熟溪街道溪南村人,201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3月进入浙江恒友机电有限公司工作至今,现任公司螺杆制造车间副主任。曾从事机械修理、电工维修、电焊工、车床修理、钳工等工种。其间,解决了多项工艺技术难题,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农民工等荣誉,党的十九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