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良好学习意识与行为培养研究

2017-12-08王丽芳

学周刊 2017年36期
关键词:学习意识培养学生

王丽芳

摘 要:现如今,许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家长送进了学校,因为家长们认为在现代系统教育下,孩子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今后的人生发展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学习意识和行为的具体概念,进而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培养学生,尤其是初中生良好的学习意识和行为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学生;学习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6-006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6.036

一、前言

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培养学生的任务意识、合作意识是他们成长为社会人必须面临的众多规则适应中最初的适应。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

二、良好的学习意识与行为概述

所谓的学习意识,通常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景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也就是说学生一旦到了一定的年龄段,随着他的心智开始慢慢发育,就会自觉地进行对周围事物的学习,这是学生完全自觉性的意识。其实良好的学习行为和良好的生活行为是如出一辙的,比如家长为了让孩子讲卫生,就要求孩子起床后首先要洗手、洗脸,然后才能吃饭。而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也是一样的,教师提醒孩子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注意听讲;课后作业要尽量自己来完成,以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这些都是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与行为的方法

(一)循序渐进,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

初中生心智才刚刚开始发育,一切处于懵懂未知的状态。这时教师就要利用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合理适当的要求,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与行为。当然,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说,教师要求学生上课时要保持安静,认真听讲;对待别人要有礼貌,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教导学生从小要讲究卫生,不能随地吐痰,老师都不喜欢不讲卫生的孩子等等。教师通过给学生制定这些明确的要求,逐渐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与行为。

(二)善于倾听交流,找到学生的“兴趣点”

在每个人小的时候,都是那么的顽皮,那么的不懂事,总是爱哭爱闹。但是我们无论怎样顽皮,老师都能容忍,因为那时的我们还小,那时的我们还很幼稚,是天真无邪的,自身的行为和意识尚未形成。所以,对于教师来说,我们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多和他们交谈,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学生的兴趣。通过与学生交谈,尽可能多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点”,对于培养每个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与行为有着很大的帮助。教师通过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生成活动,而且从中给予他们极大的鼓励。并为此创造一定的条件,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顺应学生的发展,满足他们的需要,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我表现,自我满足,同时有利于他们自我的发展,使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较好的发挥。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自我生成。

(三)教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做好表率和榜样

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首先,管人先束己,这是作为一名教师一贯的信条。作为一名教师,你要求學生必须这样那样做,那么前提是你自己必须做到。比如说一些课外活动,学校有规定,无特殊原因,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那么作为教师,就必须要身先士卒,要提前到位,给学生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让每个人都应该把班级看作是自己的“家”,都时刻为了能给班级带来更多的荣誉而努力进取,班级的荣誉就是每个人的荣誉,班级的耻辱也是每个人的耻辱,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当作是班级的主人,同样也应承担作为主人应尽的义务。团结同学,尊敬师长,每个人都应以这样饱满的精神,时刻为班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除此之外,在生活上,教师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只有当学生看到你为他们做出这样的表率作用时,当你与他们进行沟通或是需要解决问题时,他们才会积极的配合你,他们才会与你在教育方法上保持一致。

(四)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意识与行为

由于初中学生的各方面都属于发育期,其天真烂漫的性格又是那么充满童真,游戏自然就成了他们极其喜爱的活动。一方面,教师通过与学生一起玩游戏,可以更加有效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知道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不感兴趣,这样就能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确保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良好学习意识与行为的培养和建立也起到了有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够快速的形成一些良好的个人品质。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及时纠正,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与行为。由此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当发现孩子们某些不好的行为意识时,一定要通过耐心的讲解让他们明白其中的道理,逐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意识。

(五)多与家长沟通,共同促进学生良好学习意识与行为的形成

学生除了在学校进行学习外,其余的时间都是在家里,那么家长对于学生良好学习意识与行为的培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虽然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但由于很多家长并不懂得合理适当的教育方法,所以会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而此时,作为学生教师的我们,就必须要经常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多给家长提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建议。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家长那里了解学生的相关生活情况,这也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来进行教育。相信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与行为。

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与行为能够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对学生将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对学生长大后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形成起着重要性的作用。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应该采用正确合理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养成自身良好的学习意识与行为。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一个人的良好习惯不是一朝形成的,它需要从陌生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由化的过程,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逐步强化。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必须贯彻落实在学生生活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 邹泓,李彩娜.中学生的学业行为及其与人格、师生关系的相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52-59.

[2] 李小平,郭江澜.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4):265-267.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意识培养学生
学生写话
浅谈教师的职业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