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2017-12-08朱杰��

考试周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融会贯通

朱杰��

摘要:语文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该教的教不透,不该教的教得又太多。一堂课中,教学形式华而不实,“花团锦簇”的表面现象,似乎将学生带到了云端,使学生飘飘然而实无所得。那么,怎样让学生踏踏实实地“贴在地面步行”呢?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我做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学方法;扣重点;问题转化;融会贯通

维特根斯坦曾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读到这句诗时,不禁引起了我对语文教学的思考。“贴在地面上步行”,不正像语文教学那样,让学生踏踏实实有所得吗?但是,语文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该教的教不透,不该教的教得又太多。一堂课中,教学形式华而不实,“花团锦簇”的表面现象,似乎将学生带到了云端,使学生飘飘然而实无所得。结合教学实践,我做了如下思考。

一、 精练之中,扎扎实实求表达

自“新课标”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之后,由于理解上偏差和认识上的片面,知识与能力被渐渐淡化,“情感”却被悄悄地提升到了语文教学的第一目标,一时之间,矫揉造作的所谓个性化朗读此起彼伏,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斥着整个课堂。以《北大荒的秋天》为例:

《北大荒的秋天》关于描写天空流云的语言是十分优美的。一句“……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教师只是以一个“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把你想象的画面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来指导学生朗读感悟。然而,学生除了学会了朗读和想象感悟,真正学到了什么呢?

而经验丰富的教师,则简单地出示了如下填空,步步为营:

这些流云,就像是锦缎。(图片欣赏锦缎)

这些流云,就像是()的锦缎。(抓颜色)

这些流云,就是像是(谁)的五彩斑斓的锦缎。(谈美感)

这些流云,就像是美丽的仙女(怎样)五彩斑斓的锦缎。(说变化)

这样的赏析与品味,相比较之下,不失美也不失真。然而,学生却能清晰地从这样的训练中了解如何将语句写具体的过程,这也为以后的语言表达打下了无形的基础。

语言是一种技能,要掌握它,必须通过无数次的训练,要让学生听得清楚,说得明白,读得正确,写得流畅。我们必须承认,本事是训练出来的,绝非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只有在每节课的精练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才可能得到切实的提高。朗读和默读的能力、概括的能力等也是如此,在有限的教學时间内是必须通过训练才可较好形成的。

二、 引导之中,踏踏实实学方法

《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道解惑也”。但是部分教师对传道授业解惑之法仍存忧虑,仍被传统教育束缚,负责的教师每天将大量的语文知识硬塞给学生,反复地默写背诵查漏补缺,殊不知,学生在这种高压下,即使成绩有所上升,也往往是“高分低能”。因此,教师必须明确“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

我曾看到过赵景瑞教师执教的作文课,教学过程中他循循善诱,拨亮学生盲点,他那朴实的、看似和教学内容关系并不密切的教授,正是给我们的最好启发。他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张白纸,让学生真正掌握“观察”的方法:多器官、多角度,共同配合。

尽管一节作文课中,赵老师花了不少时间在与作文内容无关的指导上,但是他踏踏实实教方法,透彻而深刻。相比之下,我们经常要求孩子认真观察,有多少老师这样细致地教授学生观察的方法?学生的能力并不会在无数次模糊的练习中得到提高,只有教师耐心地指导、引导、总结规律,才能让学生真正受用。由此可见,我们不能简单地给学生布置任务,提出每一点要求之前,只有教师都将方法讲透,让学习的方法在学生的脑海中根深蒂固,才能使学生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灵活运用。

三、 简约之中,平平淡淡扣重点

教学内容简约而真切。不难发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里,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存在着“求多、求全、求深”的现象,而诸多的教学内容又没有很好地加以整合,让学生无从入手,更无从掌握。

在一篇课文的解读中,教师恨不得一节课有80分钟,一会儿训练把一句话写具体,一会儿又分段、概括段意,一会儿归纳主要内容,一会儿又概括中心思想。四十分钟,教师、学生忙得不亦乐乎。课文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方面都问到了,而且还要把教师自己钻研出的东西给学生。但是,结果呢?结果是下课铃响,学生如梦初醒。

关于教学要有重点,全国语文教学专家于漪老师曾说:“教学要切实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紧扣教学目标,减头绪,削枝强干,使得课眉目清秀,学生看得清楚,容易理解,容易心领神会。”只有这样,课堂的教学内容才可能简约而真切,教师教得轻松而灵活,学生学得轻松而扎实。

四、 预设之外,转化问题助理解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一文中指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错误,让学生在纠错、改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对比加深,发展思维,实现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老师能合理、有效地利用课堂上学生的错误资源,使学生在老师的有效引导下,从错误走向正确,从困惑走向明朗,教学效果会很理想。

我曾在教授《大禹治水》这课时,在讲到用列数字的方法来突出大禹先人后己的品质时,当看着学生闪亮的目光,我自认为这一部分引导得是比较到位的,学生的体会是深刻的。但是就有这样一个学生,始终低着头,不知在书本上写着什么。仔细看,只见这孩子在课文中小孩子的插图旁,写了“爸爸”两个字。如果平时,我们肯定以不遵守课堂纪律而责备学生了。然而,这一行为却突然让我灵机一动,顺势启发孩子想象: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的妻儿又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孩子们突然来了兴致,思路一下子打开了。最后教师小结:是啊,大禹离家治水13年,难道他不知道妻儿对他的思念吗?然而,他会想些什么呢?……这一节课,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言语,丰富了课文的内容,给课文中的人物注入了灵魂,大禹的形象立刻在学生的心中变得立体而高大。

五、 课文之外,融会贯通巧利用

一节课,我们能学到什么?仅仅是一篇课文吗?将这篇课文讲通透,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吗?任何事物都离不开必要的量的积累。它应该是有系统的,有结构的。无序堆积的石块,只能是一堆石头,除了充实空间之外,没有任何实质的功用。它只有按照一定的规则和其他材料组合起来,才能成为高墙、大道或房屋。语文教育中信息叠加性操作,占据的是宝贵的时间,搅乱的是受教育者的思维。尤其是这种“叠加”是“随处”可见的,这就更加大了它对语文教育的危害,且体现出这种现象的普遍化。因此,我們要挖掘课文之间的联系,实现不同的课文巧妙地融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

听过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执教的《徐悲鸿励志学画》,在分析到外国学生傲慢的言行和后来对徐悲鸿敬佩的言行后,随即出示了《梅兰芳学艺》的片段。指导学生通过神态、语言等来将师傅的表现写具体。课文不仅仅是范例,更成了难得的练笔契机。这样的资源,相比较课外的练习来说,不是更能让学生接受,更宝贵吗?

因此,平时我们不但要深入钻研每一篇教材,也要系统地、宏观地去整合教材,为己所用。

六、 课堂之外,生活无处不语文

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与其他学科不一样,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和课本,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去学习语文,在生活的大舞台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突破课堂四十分钟的局限。语文课堂教学在力求学好教材的基础上,还应该把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把学习之根扎在广袤的土地上。从生活中取材,让生活中的细节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如赵景瑞指导习作时,以自己给学生的第一印象——高,作为小小的切入点,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语言,将这个“高”表现出来。

赵老师让学生对比各种参照物,最后得出结论,通过比较观察,“高”的特点就能形象具体地表达出来。

赵老师就是这样在教与学的田地里,运用手到擒来的活生生的资源,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比较表达的技巧。生活的资源数不胜数,关键就是看教师有没有这样阔达的大语文观,有没有这样的勇气,走出课堂、教科书的藩篱,让学生接触无处不在的语文。

总之,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我们语文教师真应该到老理中寻找更为本身、本色的东西。愿以孜孜以求的心态,让学生“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参考文献:

[1](美)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融会贯通
趣味成语练习
凝心聚力 融会贯通 北京联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化繁为简 融会贯通——例谈概率知识综合问题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Effect of trapezoidal collars as a scour countermeasure around wing-wall abutments
食品添加剂教学改革之融会贯通法初探
英—汉翻译技巧在艺术英语文献中的运用
知识传递、融会贯通、拓展创造——视唱练耳教学改革
小议初中科学习题“一题多解”
农林专业基础课学习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