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工学结合视野下的中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

2017-12-08蒋秀娟��

考试周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实践教学

蒋秀娟��

摘要: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我国教育领域对中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大力推广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不难发现的是,当前教育领域所关注的是建立企业、院校相互合作的教学机制,突出“实践中学”、“实践中教”的中职教学特色,为此,教师就要积极迎合社会及新课改的发展需求,加强对实践与专业实训教学环节的重视,努力培养出一批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综合型技术人才。工学结合,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将学习和工作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其形式灵活多变,有在一年三学期中学习与工作相互交替进行的,也有每天半天学习半天工作的,但是无论怎样,其目的都是为了促使学生成为建设、生产、服务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关键词:中职财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

近几年来,随着就业形势日益加剧,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而中职院校因其教学机制以及教学水平的限制,使得中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财会专业是广大中职院校所普遍开设的专业之一,如何最好地体现财会专业教学的行业性、实践性以及专业性,如何切实地进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等问题,都已经成为中职财会专业教学工作者所要共同面对的重要教学课题。现就在工学结合视野下进行有效中职财会实践教学进行探究。

一、 工学结合视野下,开展模拟仿真教学

模拟仿真教学实验室的开展,有利于实现财会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融合,是中职财会专业进行校内实训的重要途径。在实际教学中,财会模拟仿真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改变传统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问题,能全方位、系统化地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操作技能的培养。在财会专业就职岗位方面设置的仿真岗位主要有:会计主管、往来账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材料会计、纳税会计、固定资产会计等,可以供学生以不同的身份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练,进而实现实践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企业以外的岗位,像是银行、销售商等,以丰富实践操作教学的内容。像是核算内容方面,教师就可以设计仿真的银行结算、会计业务等。除了组织手工会计实训,教师还要加强培养学生电算化的能力,即及时开展电算化实训,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完这两种技能之后,实现实务操作能力的提升。通过仿真岗位内容的培训和演练,完成了将理论知识融入于实际操作的过程,并能有效地让学生在体会到逼真的岗位操作学习过程的同时,激发学习财会的兴趣,帮助学生可以尽早地接触到财会这项职业,进而让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实现高效就业。此外,院校也要加强对校外实训的重视,即积极与合作的相关企业进行交涉,以求更好地获得双赢结果。

二、 工学结合视野下,实现教学管理改革

首先,一级核算、二级管理。实现权限的下放,将分院的自主权扩大,实现管理重心下移,以每年具体的工作量以及学生的人数为主要依据,将工学结合的经费下发到各个分院,而分院则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分配方案,充分利用管理权限,进而为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的开展铺平道路。其次,公共课程的教学改革。为了方便工学结合在财会专业中的开展,中职院校就必须要对公共课程进行相应的改革,即将公共英语、数学、体育等课程中的部分教师下移到分院,以分院的专业特色为基础,开展数学、英语、体育等课程。这其中又尤以课程教学与实训教学这两者的结合,为最能帮助学生提高职业能力的。最后,促使分院实现由“教学功能”向“教训功能”的转变,传统的财会专业教学主要是以课堂为主的,但是中职院校要求教师不能只将精力放在“黑板教学”上,而要自己先走出校园、走入企业,进行相关专业的研修以及专业实践,然后再带领学生在真实的就业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的训练,可以说,财会专业教师所承担的更多的职责是训练学生,而非单纯地传授学生理论知识,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将财会专业的学生培养为素质高、技能强的社会需要的专业型人才。

三、 工学结合视野下,建设开发专业课程

现阶段,有些中职院校为了提高财会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而将会计专业同其他专业结合在一起,为了避免学习时间不够的问题出现,而将许多财会专业的主干课程进行了删减,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毕业生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而适应不了财会岗位的工作。还有一些学校,将中职财会专业的教学目标制定为“多拿证”,为此而将课程设置得偏向于考试,从而忽略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鉴于此,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工学结合,积极调整教学模式,建设并开发高效的专业课程,以避免传统中职财会专业教学中的“重理论,轻实践”现象的出现。首先,调整财会教学课程,使其符合就业需求。换句话说就是将课程划分为包括德育、文化基础拓展的公共基础课程、包括专业平台和专业拓展的理论课程以及岗位作业。其次,以培养学生的财会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编写符合专业能力培养标准的课程大纲,构建财会专业课程体系,为了使课程可以更加符合各大企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中职院校还可以联合相关的企业工作人员、行业专家等组成课程大纲编写委员会,一起开发会计专业的课程,同时,部分学生的参与也有利于提高教材编寫的质量和效率。最后,让讲解财会专业的教师积极参与到工学结合教材建设的活动中去,以此来提高其理论教学以及实践工作的水平。

四、 工学结合视野下,组建师资教学队伍

为了更好地在工学结合视野下进行中职财会专业的实践教学,院校就必须为其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技能、高专业性以及具有丰富动手操作经验的“双师型”师资教学队伍,以此来提升中职财会专业教学的现代化、针对性、操作性。为了更好地进行高素质师资队伍的组建,中职院校就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教师培训方案来激励和敦促教师进行发展,使教师可以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丰富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考取相关等级财会专业技能职称等证书,获得更高的教学资格。同时,这一做法还能使教师在考取证书的时候了解和熟悉具体的考试流程与内容,这对于设计具体的财会专业教学方案以及培养学生获取“双证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其次,在选择教师的时候,中职院校还要积极遵循针对性原则,之后,再将合格的教师分配到与学校相合作的企业中去,让其亲自体验第一生产线的工作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和锻炼,进而为财会专业的工学结合模式的开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此外,中职院校还要制定相应的教师培训计划,以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等为主要依据,分期、分批次地将其进行派送学习。这样的培训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使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完善,同时还能切实地提高教师的竞争意识。最后,为组建良好的师资队伍,院校还要让教师参与到财会专业教材的编写和开发活动中。现阶段,一些中职院校的教材相对来说都较为落后,易使教学与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产生脱节,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为此,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教师就要参与到编写活动中,并邀请一线的生产工作者加入到编写队伍中来,也只有这样,教材的编写才能更贴近市场以及企业的需求,教师培养的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及需求。

五、 工学结合视野下,建立校内实训基地

中职教学最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拿到相关的上岗证书不是最终目的。因此,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加高效、快速地进入到实习岗位中,学校可以加强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进行工学结合,让学生能在真实情境中适应会计工作岗位,顺利完成会计任务。

中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师资优势,主动联系会计与税务事务所等多种形式的实训基地,通过高薪聘请当地高水平、高技术的会计专业人员,打造一批具有本校特色的实训基地,让学生能够在学校就能够展开会计的记账与审计业务,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将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进一步推进同各大企业的工学结合。值得注意的,在具体的实训过程中,需要教师随时在学生身边进行指导与引导,对学生操作中的错误及时提醒与指引,让学生能够在长期的训练与实践中达到灵活处理各种会计事务的目的,让学生即使不出校门也能习得相关的实践技能,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与建设者。

六、 总结

总而言之,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是漫长而又复杂的,它需要系统理论即课程理论作指导,这时,能满足这一改革需求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出现了,其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能有效地推进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创新教学手段、实现现代化教学,是推进我国中职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王菊芹.中职财会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初探[J].考试周刊,2016.

[2]杨继杰.中职财会专业工学结合教学环境建设研究[J].北方经贸,2014.

[3]卫岭.中职财会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初探[J].考试周刊,2016.

[4]赵建交.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
工学结合模式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