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周年视运动“8”字形态的定性解释
2017-12-08陶贤赞��
陶贤赞��
摘要:太阳周年视运动是指一年内太阳位置的视变化,是地球公转运动的一种表现。根据拍摄的合成图来看,太阳位置在每天的同一时刻位置不同,轨迹呈“8”字形态。感觉这与高中的地理课本有点出入,有点奇怪。本文对此做出粗略的定性解释。
关键词:太阳周年;定性;解释
图1极地某地区地方时12时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示意图
图2克里米亚半岛天体物理天文台拍摄的太阳周年视运动的精彩照片
出入在哪呢?比方说如图1,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陽位置永远在正南,这应该没有怀疑的地方,但图1的太阳位置变化,这样的话按理来说图上每一个太阳位置都表示正南方向,正南方向就有多个。这显然是荒谬的,因为地理南极只有一个,在同一个地方正南方只有一个。那么我想,问题应该出在拍摄的问题上。
世界标准时采用的是平均太阳日(平太阳日),为24小时,拍摄是定时拍摄的(隔5-10天定时拍摄一次),按照的应该也是平均太阳日。但地球轨道不是正圆,而是接近正圆的椭圆,这就造成了每天的太阳日不同,即地方时12时并不一定是正午,那么太阳位置也就不一定在正南方位了。
图3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一、 视方位的相似性原理
定理:如果日地的相对方位位置相同,那么太阳的视位置方位便是相同的。
如图4所示的以太阳为中心的放射状灰线,假想地球在其中的一条灰线上移动,那么不管地球在线上的位置如何,太阳方位都是一致的,只是太阳的视觉大小不同。
二、 夏至与冬至
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的倾向变动很小,我们视地轴倾向不变,由于地球公转轨道接近正圆,因
轨道位置导致的气候年差异较小,主要是地轴的相对太阳朝向差异引起的。当地轴北方向朝太阳时,为夏至日,背向太阳时为冬至日。但夏至日与远日点、冬至日与近日点并不重合。
图4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2
图5地轴朝向影响示意
三、 太阳日公转差异
如果假定地球自转周期不变,则太阳日的长短跟地球相对太阳公转的角速度ω(ω=v公转sinαr)和地球相对轨道的角速度ω自转(ω自转=vcosθ)密切相关。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同时,太阳日比恒星日长,且公转角速度越快,太阳日增长越长。由于速度与日地连线有夹角,且日地距离r并不是定值,所以并不是在远日点时ω最小,在近日点时ω最大。
还有是地轴朝向的影响,地球自转方向决定了地球自转速度在轨道上的分速度。(如图5)当地轴指向与公转速度垂直(夏至、冬至日附近)时,地球自转速度完全作用在轨道上,太阳日较长;当地轴指向与公转速度共面(春秋分附近)时夹角最大(大小为黄赤交角),这时只有在轨道方向上的分速度与公转角速度相抵消,太阳日较短。
当太阳日较短时,相比平太阳日,地方时12时太阳要落后于实际太阳位置,则太阳位于正南偏西侧(图1中右侧),太阳日最小时(约11月3日)在最西侧。太阳日较长时,相比平太阳日,地方时12时太阳要提前于实际太阳位置,则太阳位于正南偏东侧(图1中左侧),太阳日最大时(约2月12日)在最东侧。
由于太阳日既受轨道影响,又受地轴倾向影响,较为复杂,地球相对太阳的角速度并不是在近(远)日点或是夏至、冬至取极值,且轨道上一共有4个极值点,ω反向变化4次,造成了轨迹的回走。
特别地,在北半球来看“8”字呈上小下大的形态,而在南半球相反,为上大下小,这也好理解,因为同一时间内“8”字形态东西方向位置全球一致(因为全球的真太阳日都同步),只是在太阳高度上各个纬度不同,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相当于左右不变,上下颠倒了。大致从北往南“8”字上部逐渐变大,下部逐渐变小。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物理必修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地理必修1[M].湖南教育出版社,2014.
[3]高中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标准教材[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