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下《古诗词三首》教学实录及评析
2017-12-08亢丽王崧舟
亢丽++王崧舟
【教学目标】
1. 借助课文注释,结合课外资料,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
2. 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悟诗人的情怀;
3. 在两首古诗的互文阅读中,初步感受白描和特写的表达方式,明了两首诗歌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温习词语,感知诗义
师:同学们,《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这两首古诗你们预习了吗?
生:预习了。
师:既然同学们都这么自信,那我们先检测一下,敢不敢接受挑战?
生:敢!
师:(听写)“蚕桑”“插田”“耘田”“绩麻”。
(师请两名学生上台板书,每人写两个词语,其余学生每人写四个。)
师:好,请停笔,抬头看黑板。谁来当小老师批阅这两位同学的听写?
(一生上台用红粉笔批改字词,关注书写的正确和规范。台下学生补充不足,并修改听写中的错误。)
师:看来同学们的预习很到位。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到乡村去走一走,到田园去看一看吧。(播放乡村田园的课件)同学们,这就是美丽的乡村,这就是如诗的田园,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桃花。
师: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生:我看到了翩翩起舞的
蝴蝶。
师:这就是——
生:穿花蛱蝶深深见。
生:点水蜻蜓款款飞。
生:我还看到了黄鹂,想到了“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师:你不但看到了乡村的美,更从内心领略了这份美。那么,这幅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呢,你们知道吗?
生:喂蚕。
师:先采下桑叶再喂蚕,这就叫作——
生:蚕桑。
师:蚕桑相传是嫘祖,也就是黄帝的妻子发明的,是我国古代农业的重要支柱,早在4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种桑叶养蚕了。大家看,“蚕”这个字上面是个“天”字,下面是个“虫”字,古人认为蚕是天上神仙赐予人间的虫子。(范写“蚕”)
(生书空“蚕”字)
师:田间的人们除了要蚕桑,还要——
生:绩麻。
师:(播放“乡村绩麻”的视频)同学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样美丽的风光,这样辛苦的生活,在诗人的笔下会是一番怎样的情境呢?让我们一起走进——
生:(齐)《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评析:学情意识来自两个维度的敏感,一是对学习内容的敏感,一是对学习主体的敏感。这个看似平常的教学环节,恰恰体现了亢丽高度自觉的学情意识。第一,就学习内容而言,农村、农家、农事正是两首古诗所要表现的核心意象和情味;第二,就学习主体而言,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城市生活才是他们体验的、熟知的生活内容。于是,我们发现,学习内容和学习主体之间产生了一种认知距离、情感张力。于是,我们懂得了亢丽这个环节设计的课程起点,也明白了其中的教学意图,更感受到了她高度自觉的学情意识。】
二、整体诵读,探究共性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给你们两分钟的时间,前一分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后一分钟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能读几遍就读几遍,开始。
(生自由朗读古诗)
师:谁来读《乡村四月》,谁来读《四时田园杂兴》?(指名朗讀)好,其余同学请立起书,听这两位同学朗读,边听边试着想象诗中的画面。
生:《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师:真好!读得字正腔圆。
生:《四时田园杂兴》。
师:停,先打断一下,老师插一句。《四时田园杂兴》是一组诗,是诗人范成大在石湖养病期间创作的,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各十二首。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诗就选自“夏日”十二首中的一首。好,请你继续朗读。
生:《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师:听了这两位同学的朗读,你们发现这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生:作者都是宋朝的诗人。
师:你了解宋朝吗?
生:宋代农业发展十分迅速。
生:宋代的时候大兴水利,大面积开荒。
师:是的,正如这两位同学所言,宋朝鼓励人们从事农耕生活,因此种桑、养蚕、种麻地区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一些北方的农作物也大量引入南方种植,因此有了“苏湖熟,天下足”之称。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同一个朝代的生活,还有呢?
生:这两首诗都是描写乡村生活的。
生:都写了人。
师:用诗中的话说就是——
生:乡村四月闲人少。
师:乡村四月闲人少,那么,反过来理解就是——
生:忙人多。
师:此时在乡村的四月都有谁在忙,忙什么呢?
【评析:之所以把两首诗放在一起读,正是因为亢丽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农村、农家、农事都统一于农人。显然,两首古诗所要表达的并非泛泛的、无病呻吟的所谓闲情逸致,诗人们真正关切的恰恰是农人的生存、生产、生活乃至生命状态。由此我们就能理解,把两首诗放在一起读,要引领学生关切的不仅是乡村的景,更是乡村的人。无论闲人还是忙人,唯有人才是乡村最美的景。】
三、互文解读,举象融情
1.学习《乡村四月》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乡村四月》,一边读一边圈出诗中的人们都在忙什么。
(生自由读诗)endprint
师:读了古诗,能说说诗中的人们都在忙什么吗?
生:蚕桑和插田。
师:是啊,乡村四月闲人少——
生:才了蚕桑又插田。
师:在初夏的乡村,人们有的——
生:去采桑叶。
师:有的——
生:去喂蚕。
师:有的——
生:去插田。
师:还有的——
生:去除草。
生:去田间浇水。
师:在四月的乡村,人们忙完了——
生:家务事。
师:又去——
生:地里施肥。
师:忙完了——
生:田间地头的农活。
师:又去——
生:家中喂蚕。
师:这就是——
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师:就在“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的忙碌身影中,看,四月的乡村变了,你们看到什么变了?
生:我看到山野一下子就变绿了。
生:我看到田间的沟渠里水满了,微微泛着白光。
生:我看到田间、地头、山野上到处是绿色,远处还能看到人们忙碌的身影。
师:你们听,听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布谷鸟在叫。
师:布谷鸟也叫子规,蒙蒙细雨中子规声声啼叫,好像在说——
生:赶紧去地里干活。
师:好像还在说——
生:不要偷懒啊,早早起床去采桑叶了。
师:子规“布谷”“布谷”地叫着,听起来真像是在提醒人们——
生:播谷,播谷。
师:播谷,播谷……于是,我们看见山坡——
生:绿了。
师:原野——
生:綠了。
师:禾苗也——
生:绿了。
师:这一切在诗人翁卷的笔下只用了七个字——
生:绿遍山原白满川。
师:刚才我们说了这么多风景,诗人翁卷并未细细道来,只一句“绿遍山原白满川”就全部涵盖进去了。这不仅是因为古诗用字的凝练,更是因为——
生:翁卷站在比较远的地方欣赏这里的美景。
生:翁卷站在高处。
师:是的,诗人站在又高又远的地方,举目四望——
生: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师:诗人一路走来,一路
欣赏——
生: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师:诗人极目远眺,在这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中,就连村里忙碌的人们都显出了一份安闲,一份怡然自得。这真是——
生: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师:乡村四月闲人少,除了蚕桑,除了插田,他们还在忙些什么呢?
2.学习《四时田园杂兴》
师:请同学们默读古诗《四时田园杂兴》,一边读一边用“——”画出诗中表示人们动作的词语。
(生自主默读、批注。)
师:在初夏农忙时节,人们在田间——
生:耘田。
师:回到家里又要——
生:绩麻。
师:他们在怎样耘田、绩麻呢?
生:不分早晚地除草,搓麻线。
生:早出晚归。
生:不分昼夜。
师:干得很辛苦,你们看,
男的——
生:除草、种地、浇水。
师:你们再看,女的——
生:洗衣、做饭、搓麻、纺线。
师:这就是——
生;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师:同学们,今天他们“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明天呢——
生: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师:后天呢——
生: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师:长长的一个夏日,他们都是——
生: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师:何止是忙于“耘田”和“绩麻”,早晨,天还没亮,他们要忙着——
生:洒扫庭院。
生:下地除草。
师:中午,烈日当头,他们要忙着——
生:收割庄稼。
生:施肥浇水。
师:傍晚,红日西斜,他们要忙着——
生:采摘桑叶。
生:运送粮食。
师:晚上,月明星稀,他们还要忙着——
生:养蚕。
生:搓麻。
师:忙吗?
生:忙啊!
师:累吗?
生:累啊!
师:身体上忙到了极点、累到了极点,但是他们的心里呢?看看文中插图的人物表情,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看见图上的爸爸妈妈在笑。
生:忙了一天,回到家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露出了笑容。
师:再读读古诗,你们找到原因了吗?
(生自由朗读古诗)
师:人间少闲月,初夏人倍忙。当村中的人们都勤于农事时,那些淘气可爱的孩子们也开始了自己一天的忙碌生活。你瞧,他们或独坐于桑阴下,或呼朋引伴,三五成群,想想他们都会做什么,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在作业纸上。
(音乐响起,生当堂练笔。)
师:请把你写的读给大家听。
生:人间少闲月,初夏人倍忙。爸爸妈妈们在地里忙了一天,觉得很疲惫了,他们回到家中看到自己家的孩子正拿着小铲子,学着他们的样子,给菜苗挖坑。孩子的小手小脸上都是土,看得爸爸妈妈都笑了。endprint
师:虽然年纪小,但是已经开始体会父母生活的不易了,多懂事的孩子。
生:人间少闲月,初夏人倍忙。爸爸妈妈去地里干活了,家里的孩子们,在桑树下,有的挖土,有的给种子浇水,有的刚想休息一下,抬起脚一下把种子给踢飞了。
师:天真烂漫之情溢于言
表啊!
生:人间少闲月,初夏人倍忙。爸爸妈妈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家里的幼子看着远处正浇水的父母,也拿起手边的水瓢,把手一扬,冲着小种子说“下雨喽”,水花从空中落下,小孩子自己被淋了一身水。
师:多么有趣的画面啊!看到此情此景,劳累了一天的父母们,你们的心里又是什么感受呢?
生:很开心。
生:很幸福。
生:我觉得是虽苦犹甜。
生:苦中有乐。
师:乡村的孩子们也跟他们的父母一样勤劳,一样热爱劳动,乡村淳朴的气息也一样写在孩子们的脸上。来,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受再来读一读这首詩。
生:(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师:好一幅其乐融融的初夏农事图啊!这真是——
生:(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评析:纵观两首古诗的教学,无论是教学重点还是教学策略都保持了一种一以贯之的
自觉。
首先,两首古诗的教学切入点是一致的,即引领学生聚焦“乡村农人都在忙些什么”。显然,这一解读视角关注的是人。人是乡村生活的主角、是田园风情的灵魂。这个视角贯穿整个解读过程,甚至在赏析乡村风景时,也还是将其还原成农人的辛勤劳作。应该说,这样一个视角的选择和确立,很好地把握了两首古诗的内在情感。
其次,两首古诗的教学重点是一致的,即引领学生想象还原乡村农人的农事活动和劳作场景,诸如蚕桑、插田、耘田、绩麻、种瓜,甚至还有学生借助画面和自身经验所补充想象的各种乡村劳作,诸如除草、浇水、施肥、收割、运粮等。其实,解读视角和解读重点在这里是完全一致的,感受农人的辛勤劳作,进而感受乡村的淳朴生活,隐约渗透充满劳绩却诗意栖居的生命境界。这层生命境界,才是两首诗最根本、最深刻的底蕴所在。
最后,两首古诗的教学策略也是一致的。其核心策略就是抓住关键意象,激活还原想象。古诗教学,不能从言到言、就字论字,否则,学生只是在语义的表层来回穿梭、浮光掠影。古诗教学,必须从言到象,再从象到言,难在言象之间的转化和提升。而这种转化提升,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古诗的关键意象,如蚕桑、插田、耘田、绩麻等,调动其生活和阅读积累,激活其合理灵动的想象,将这些关键意象转化为一幅幅鲜明的画面、一个个生动的细节。只有当学生真真切切地见到了这样的景,才能在见景的当下体悟到这样的情。亢丽的教学,选择和实施的就是这样的策略。从课堂的实际情况看,这个策略的运用是极为有效的。】
四、整体参读,领悟写法
师:正因为有了一代代像他们一样勤劳、淳朴的人民,乡村才会有如此美丽的景象——
生:(背)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师:同学们,这两首诗,同是写乡村生活,同是写“闲人少”,学到这里我们发现其实它们是有不同的。请你们再读读这两首诗,发现不同了吗?
生:《乡村四月》写到了乡村的美景。
师:仅仅只是写景吗?
生:还写了人们的忙碌生活。
生:《四时田园杂兴》写的全都是人的活动。
师:再看看诗人写作时观察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生:《乡村四月》的作者翁卷在高处和远处观察乡村景色。
生:《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范成大是在近处观察乡村人们的生活。
师:你们体会得非常细致。
范成大何止是在近处观察啊,他更是走进了农民的生活,走进了劳动人民的心里。钱钟书先生评价他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生:我感觉范成大像是住在农民的家中和他们一起生活,因为诗中写“童孙未解供耕织”,感觉那个小孩子像他的孙子。
师:你不但在读诗,更是用心在品诗啊!因为诗人和农人生活在一起,他才看到了农事活动的艰辛与不易,通过“童孙未解”的特写镜头将所有的辛苦劳作做了高度的凝练与概括。
生:《乡村四月》里好像诗人只是在游览,所以他能看到美丽的景色。
师:在这首诗中作者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绘出最鲜明的景色、最生动的形象,这种写法叫作白描。不管白描也好,特写也罢,在诗人的眼中田园就是一处最美的风景。
(生齐背两首古诗)
师:不管远观也好,近赏也
罢,在诗人的心中,那份忙碌,来自于充满劳绩而诗意栖居的情怀。
(生齐背两首古诗)
【评析:这是第二次整合阅读,与第一次整合阅读不同的是,这一次的阅读焦点设定在发现两首古诗的不同点上:(1)取材的不同,第一首由景到事、景事分写;第二首即景即事、景事交融。(2)视点的不同,第一首站在高处、远处看,所取的是全景;第二首则是一种连续视点、愈来愈近,所取的主要是特写。(3)写法的不同,因为视点不同,自然导致写法不同,第一首全用白描;第二首不仅用白描,也用特写,是两者的结合。令人赞叹的是,亢丽的教学并未满足于不同点的梳理,而是在梳理不同点的基础上,超越不同,迈向更高一层的相同——最美的风景,最诗意的情怀。】
【总评】
以诗意的想象
抵达诗意的栖居
亢丽的两首古诗教学,所采用的策略既非传统的读一首带一首的“举一模式”,也非当下流行的两首统一于某个主题的“整合模式”,而是采用了“举一”与“整合”相兼容的“互文模式”,即首尾采用整合阅读,过程采用举一阅读,并以一条主线贯穿始终。这条主线,外在于形的就是聚焦“人”,聚焦诗中所描写的乡村农人,体认乡村农人的辛勤劳作才是最美的风景、最好的田园;而内在于神的就是感悟“人的诗意栖居”,中国古典诗词的终极关怀乃是“人的诗意栖居”,诗人在诗词写作中实现并确证了人的诗意栖居。这一点,在亢丽执教的两首古诗中,得到了可贵的探寻,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效。endprint
一、以诗意的想象触及顺天应时的乡境
所谓的乡村景色、田园风光,说到底是对农耕生活的一种诗意想象。农耕生活的根本特点就是顺天应时,按照自然气候的变迁来主动调整和适应人们的生活起居。我们看这两首古诗,一首题为《乡村四月》,一首题为《四时田园杂兴》。亢丽在教学中特意点明了后一首诗的具体来源,出自范成大的“夏日”系列。其实,即便不点明,光看这两首诗,也已经足以反映顺天应时的乡村生活特质。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一切都以天时、天象、天气为准绳,而这种遵循充满了农人的慎重和对自然的敬畏。所谓乡境,就是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自觉融洽。
我们看亢丽的一个教学
细节——
师:你们听,听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布谷鸟在叫。
师:布谷鸟也叫子规,蒙蒙细雨中子规声声啼叫,好像在说——
生:赶紧去地里干活。
师:好像还在说——
生:不要偷懒啊,早早起床去采桑叶了。
师:子规“布谷”“布谷”地叫着,听起来真像是在提醒人们——
生:播谷,播谷。
师:播谷,播谷……于是,我们看见山坡——
生:绿了。
师:原野——
生:绿了。
师:禾苗也——
生:绿了。
师:这一切在诗人翁卷的笔下只用了七个字——
生:绿遍山原白满川。
这一细节,从子规的叫声切入,从遍绿的颜色带出,将乡境的顺天应时表达得活色生香、淋漓尽致。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地万物仿佛都这么有时有节、有情有义地聚拢在一起,凑成了一幅天人合一的美好画卷。
二、以诗意的想象还原自耕自足的乐境
两首古诗,虽然取材不同、视角也各异,但背后洋溢的那种淡淡的、绵长的自耕自作、知足常乐的兴味却是一致的。这正是乡村生活、田园风光的魅力所在。无论是“才了蚕桑又插田”,还是“昼出耘田夜绩麻”,都生动地体现出“乡村四月闲人少”“村庄儿女各当家”的不违天时、耕作为乐的怡然气象。对此,亢丽的教学可谓浓墨重彩、匠心独具。
师:他们在怎样耘田、绩麻呢?
生:不分早晚地除草,搓麻线。
生:早出晚归。
生:不分昼夜。
师:干得很辛苦,你们看,男的——
生:除草、种地、浇水。
师:你们再看,女的——
生:洗衣、做饭、搓麻、纺线。
师:这就是——
生;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师:同学们,今天他们“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明天呢——
生: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师:后天呢——
生: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师:长长的一个夏日,他们都是——
生: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师:何止是忙于“耘田”和“绩麻”,早晨,天还没亮,他们要忙着——
生:洒扫庭院。
生:下地除草。
师:中午,烈日当头,他们要忙着——
生:收割庄稼。
生:施肥浇水。
师:傍晚,红日西斜,他们要忙着——
生:采摘桑叶。
生:运送粮食。
师:晚上,月明星稀,他们还要忙着——
生:养蚕。
生:搓麻。
师:忙吗?
生:忙啊!
师:累吗?
生:累啊!
师:身体上忙到了极点、累到了極点,但是他们的心里呢?看看文中插图的人物表情,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看见图上的爸爸妈妈在笑。
生:忙了一天,回到家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露出了笑容。
在这个片段中,亢丽首先运用还原想象、复沓铺陈的策略,引领学生充分感受乡村农人的辛勤劳作,而后通过观察插图中的人物表情,让学生体会农人的喜悦和知足。忙的是身,闲的是心,也许,这才是对田园乐境的最佳注解吧。
三、以诗意的想象抵达物我交融的诗境
这里讲物我交融,大概涉及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身处乡境的农人过着一种顺天应时、自耕自足的和谐生活,当“子规声里雨如烟”的时候,必定是“乡村四月闲人少”时,这既是最自然不过的画面,却又是最富诗意的风景。第二层面,是诗人完全融入到这种乐境之中,忘了自己,忘了时间。其实,“绿遍山原白满川”是有一个观察者——诗人在的,“也傍桑阴学种瓜”也是有一个观察者——诗人在的,但我们却全然不觉这个观察者,那是因为诗人早已将自己隐去,准确地说,是早已被这田园风情所吸引、所陶醉,因而早已忘我。第三层面,是课堂上师生忘我地融入到这样美好的诗境中,因为,只有实现了这第三个层面,才能真正达成诗教的怡情养性、陶冶精神的终极目的。
亢丽的做法就是让学生把自己放进去——
师:人间少闲月,初夏人倍忙。当村中的人们都勤于农事时,那些淘气可爱的孩子们也开始了自己一天的忙碌生活。你瞧,他们或独坐于桑阴下,或呼朋引伴,三五成群,想想他们都会做什么,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在作业纸上。
(音乐响起,生当堂练笔。)
师:请把你写的读给大家听。
生:人间少闲月,初夏人倍忙。爸爸妈妈们在地里忙了一天,觉得很疲惫了,他们回到家中看到自己家的孩子正拿着小铲子,学着他们的样子,给菜苗挖坑。孩子的小手、小脸上都是土,看得爸爸妈妈都笑了。
师:虽然年纪小,但是已经开始体会父母生活的不易了,多懂事的孩子。
生:人间少闲月,初夏人倍忙。爸爸妈妈去地里干活了,家里的孩子们,在桑树阴下,有的挖土,有的给种子浇水,有的刚想休息一下,抬起脚一下把种子给踢飞了。
师:天真烂漫之情溢于言表啊!
生:人间少闲月,初夏人倍忙。爸爸妈妈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家里的幼子看着远处正浇水的父母,也拿起手边的水瓢,把手一扬,冲着小种子说“下雨喽”,水花从空中落下,小孩子自己被淋了一身水。
师:多么有趣的画面啊!看到此情此景,劳累了一天的父母们,你们的心里又是什么感受呢?
生:很开心。
生:很幸福。
生:我觉得是虽苦犹甜。
生:苦中有乐。
师:乡村的孩子们也跟他们的父母一样勤劳,一样热爱劳动,乡村淳朴的气息也一样写在孩子们的脸上。来,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受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所谓的把自己放进去,就是移情想象、同理体验。当学生活在诗境,活在诗境中的某个细节、某个场景,乃至某个人物形象的时候,他们已经实现了以情悟情、以心契心的自我陶冶和自我超越。这个时候,师生真正进入了某种澄明之境,他们以各自诗意的想象抵达了各自诗意栖居的美好境界。
乡境、乐境、诗境,本是一境。这一境,亦真亦幻、如来如去,当我们用心体悟,便是语文教育的大圆满、大幸福。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小学/杭州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