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含山:三项措施精准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
2017-12-08
今年以来,安徽省含山县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细化实化三项措施,打好扶贫资金使用“预防针”,筑牢保障扶贫资金安全“防护网”,扎实推进扶贫领域职务犯罪预防专项工作。
一是建“机制”。成立扶贫领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在生产就业、社保兜底、医疗救助等扶贫领域开展精准预防,发出检察建议5份,开展预防讲座6次,受教育人数2000余人,确保了惠农扶贫政策落实、资金落地。健全与扶贫、财政、审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联席会议制度和政策措施相互征询意见机制,形成预防合力,有效推进廉洁扶贫、阳光扶贫。
二是清“底数”。加强与扶贫部门沟通联系,及时掌握扶贫工作要求、扶贫项目进展、基础数据(该县贫困人口数量、区域分布等)以及审批程序、具体流程等基础信息,对扶贫政策、扶贫资金使用进行全面梳理,建立扶贫资金监督台账,为排查隐患漏洞、提出预防建议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4名驻村任扶贫专干的干警(每年驻村不少于220天)通过实地走访以及与困难群众直接交谈等多种形式,收集掌握扶贫项目、资金等运行情况。通过动态更新对比监督台账,筛选项目资金风险点,严格监督资金项目申报审批、扶贫资金分布流向及管理使用情况,完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共提供相关查询80余次,确保项目跟着计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预防跟着资金走。
三是講“政策”。抽调37名干警,组成“检察官预防扶贫宣讲团”,深入帮扶村及帮扶结对的111户贫困户家中,发放“检民联络卡”,同时充分利用微信等新媒体,详细宣传各项涉农惠民政策、惩治和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法律法规等。围绕惠农扶贫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和村“两委”成员等职务犯罪高风险人群,开展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5次,受教育人数600余人,通过以案释法,切实提高干部廉洁守法意识。组织乡镇、村组等相关干部和扶贫干部参观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场所2次,增强扶贫干部法律意识和底线意识。(文/沙国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