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高职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建设途径研究
2017-12-08唐大学
唐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2 )
湖南省高职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建设途径研究
唐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2 )
针对湖南省水运行业的实际情况,对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途径进行了探讨,指出依托行政主管部门、实行教育培训一体、课证融通、实训资源共享是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切实可行的建设途径,并对这些途径的实施过程进行探讨,通过在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实践,结果表明,上述建设途径是行之有效的。
轮机工程;专业建设;建设途径
湖南虽然不是沿海省份,但是地处洞庭湖以南,水资源丰富,全省有通航河流373条,通航里程11968km,全国排第三位,其中千吨级以上航道700km。洞庭湖和湘、资、沅、澧4条水系连通全省70%的县市区,湖南省内河船舶轮机员缺口在4000名左右,且已有的内河船员(文化程度低,没有经过系统专业训练、年龄偏大等)基本上达不到船员要求;同时,湖南也是海员输出大省,据保守估计,湖南省大约有持证海船船员2万名左右,全省拥有各类船舶1.6万艘、243万载重吨,其中,全省有内河摆渡船1900余条,渡工的素质也严重影响内河水上客运安全。湖南省对水运行业非常重视,2011年湖南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水运工作会议,出台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水运发展的实施意见》;2012年制订了《湖南省内河水运发展规划》,指出到2030年,全省航道、港口、水运支持保障系统及船型标准化的总体投资约为1700亿元,其中,航道投资1327亿元,港口投资340亿元,支持保障系统投资30亿元,实现全省水上运输智能化、办公电子化和管理现代化,与其它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基本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因此,湖南省急需开办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育,培养轮机专业人才以及轮机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到目前为止,在所有的高等教育层次中,只有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开办了高职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如何根据湖南省的实际情况,研究探讨如何建设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服务湖南省的水运行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1 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途径
众所周知,水运行业相对来说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影响全球型、资格法定型、检验频繁型、国家参与型、风险巨大型的行业,需要遵守一系列的国际公约(STCW78/10公约)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培训管理规则》(交通运输部令2013年第15号,2014年4月1日起实施)等),强制实行对船员的职前教育培训和准入,强制实行职务晋升评估考试和准入,以及定期的知识更新培训;而水运专业中的轮机工程技术是一个特殊的专业,准入门槛高,法律法规监管严,具有“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特点,教学质量受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家海事局的双重监控;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船舶动力装置和系统、船舶发电设备及其自动化控制等专业知识和技能,能胜任现代船舶轮机操作管理与机电设备的检修,调试和检验等船舶运输与修造岗位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主要面向操作级岗位;因此,轮机专业与机电类专业具有相当大的关联性。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宜实行教育培训一体、教育培训高度融合的建设模式,同时获得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海事主管部门的认可,实行“课证融通”的课程建设方式;另一方面,轮机专业的实训资源投资大,建设周期长,需及时更新和认证,因此,实训资源建设必须采取共享的形式,一是和其他机电类专业的共享,二是在整个行业内共享。
1.1 实训资源共享的建设途径
按照模块化实训体系建设思路,可以把轮机专业实训体系分为基本技能实训模块、专项技能实训模块、综合技能实训模块和职业素质培养模块。基本技能实训模块,作为专业的入门教育,是后续专业实训课程的基础,本模块所需实训资源是机电类专业共享的,如金工、焊接等实训模块。专项技能实训模块,主要包括船舶主机、船舶辅机、船舶电站、空调与制冷、水上安全等实训。侧重于对船舶机电设备维护中某一专项技能的强化训练,是后续综合技能实训的基础。综合技能实训模块是实际驾驶船舶和对船舶机舱资源进行管理技能的训练,结合实际操作训练和模拟操作训练进行。职业素质培养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和甘于寂寞、乐于奉献、恪尽职守、坚定执着的“航标灯”精神,并把素质教育及安全航运的保安意识贯穿于整个专业教育的全过程。职业素质培养主要在入学军训和毕业顶岗实习中进行。其中,基本技能实训模块可以和机电类专业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的共享,而专项技能模块中的船舶主机、船舶辅机、船舶电站、空调与制冷等模块可以和工程机械类专业、汽车运用技术等专业共享。而轮机综合实训室 、轮机模拟实训室、水上安全实训室是轮机专业的特色实训资源,是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训练。这些特色实训资源是轮机专业(包括航海类专业)所特有的,不能借用其他专业的,但是,上述特色实训资源,特别是轮机综合实训室包含大量的机电设备,如主推柴油机、发电机、各种泵、阀、管系、轴系、齿轮箱、发电和配电设备等,可以作为工程机械类、汽车运用技术等专业和其他专业基础课的验证性和实操性的实训资源。而数控专业的普加实训资源则可以为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共享使用。实训资源共享性建设途径如表1所示。
为了便于集中教学以及模拟真实情景,把水上安全实训室全部建在一艘模拟船舶上,如图1所示。
表1 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共享性实训资源建设途径
表2 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共享性实训资源建设途径
图1 建设中的模拟实训船舶(含水上安全实训室)
1.2 教育培训一体化的建设途径
为了实现教育培训高度融合的专业建设模式,首先是要取得学历教育办学资质,然后是取得船员培训许可资质,建立船员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并运行良好,举办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同时,进行社会船员培训(含考证、证书升级以及补差培训),而对于全日制学生,部分课程是与船员的资质证书结合起来的,在课程教学的同时,融入船员考证所必需学习的知识、技能,在修得相应学分的同时,通过海事部门的考试,取得上船或在船上从事轮机工作的基本要求,即“课证融通”形式。轮机专业教育培训一体化和“课证融通”的建设途径如表2所示。
除了上述在校内共建共享实训资源外,还可以和联合办学企业以及校外顶岗实习企业共享实训资源,这些实训资源则是真实的生产项目,更具实际意义。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行业内共享兄弟院校的实训资源(包括实物资源和网络资源)和海事主管部门的考试设施,比如,中国交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交通行业职教学院开发了一批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其中就包括实训网络课程。
2 结语
湖南省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教育与培训规模和条件与湖南省作为水运资源丰富、水运繁忙和船员需求旺盛的大省不相称,湖南省轮机专业学历教育从上世纪末开始中断了十多年,直到2012年才恢复高职层次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的全日制教育(本科层次的没有),师资与实训设施流失严重,为此,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做了大量的工作,积极探索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建设途径,并得到了交通运输部和湖南省政府、交通运输厅、省水运管理局的大力支持;按照上述建设途径,能够实现政府主管部门对轮机专业实行“双监管”要求,同时满足行业的需求,而且,实训资源建设的投资小,见效快。按照上述建设途径,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实训资源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目前已经有了三届毕业生。
[1]唐大学,谢培甫.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专项技能实训资源建设模式研究[J].航海教育教育,2014,(1).
[2]戴兰平,唐大学,谢培甫.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与工程机械类专业共享性专项技能实训资源建设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
[3]李志明,唐大学.高职院校模块化课程体系下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探讨——以机电汽车水运专业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4,(7).
[4]谢培甫.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实施课证融通的思考[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6).
唐大学(1966-),男,湖南衡阳人,研究生,教授,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热动力机械研发、制造和高等职业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