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篮球课教学现状分析

2017-12-08张杰大武口区十六小学宁夏石嘴山753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22期
关键词:篮球运动篮球中学

□ 张杰(大武口区十六小学 宁夏 石嘴山 753000)

中小学篮球课教学现状分析

□ 张杰(大武口区十六小学 宁夏 石嘴山 753000)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提高全国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全民族素质,已是国中大事,全民健身的广泛开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篮球运动又是我国开展最为普及的一项运动之一。

中小学 篮球教学

1、前言

1.1、选题依据

新时期新要求,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基础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而体育又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教学作为学校的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必然承担着牵头引线的作用,体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发法外,还要注重心理健康的协调发展,不仅具备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篮球运动更是大多数学生喜欢和现阶段开展普及性极高的热门项目。2002年教育部出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为出发点。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增加体育课时并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开展经常性小型多样的学生体育比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顽强意志。加强传染病预防工作和学校饮食卫生管理,防止传染病流行和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制定并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然而篮球作为全民健身中重要的体育项目,篮球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在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存在着与全民健身不相适应的地方,严重影响着篮球运动对全民健身的促进作用,也束缚着学校篮球自身的快速发展。

1.2、选题目的

教育部指出,要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做好校园篮球师资的引进、培训工作,做好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的管理工作。要完善和规范学生体育竞赛体制,构建合理的科学竞赛体系。要加强保障支持体系建设,完善场地、器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教师的训练、竞赛机制,完善家长、社区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体育应当回归教育,诞生于校园的篮球应当回归校园。唯有如此,才能让青年学生运动好,更有利于运动员读好书,才能真正从普通学校走出不普通的体育人,影响更多的普通人爱上篮球、享受篮球。而且,篮球在我国作为一个比较普及、锻炼效果明显、群众喜爱的项目,在体育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过,传统的篮球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师为中心,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注重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与篮球技术传授的系统性。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中小学篮球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符合篮球教学在校园中的开展。

1.3、选题意义

随着广大青少年对篮球喜爱程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初中学校的开设了篮球课。该课程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篮球兴趣的增加,甚至影响部分学生终生篮球发展的体育爱好。篮球教学与训练是现代篮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运动技术水平和提高运动成绩的主要途径,也是各级学校体育活动和篮球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篮球教学是以传授篮球运动知识、技能为目的而进行的有组织的教育教学过程。其教学的理念和内容的设计都应符合当今时代的需要。而如今,阻碍篮球教学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个人因素。如场地器材的缺乏,教师自身素质的匮乏等等,这就导致中学生校园篮球的发展,这对于我国学生素质教育和我国篮球的长足发展是不利的。

1.4、文献综述

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要求,各学校篮球教学目标存在差别,他们的中学篮球目标有:一是使学生认识养成良好的篮球活动习惯对提高生活定量的价值,发展个性;二是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战术和理论(比赛方法,历史由来,基本技战术、规则、术语、设备等),也为学生进一步提高打下基础;三是发展身体活动能力,增进健康水平,提高身体素质,增强适应能力;四是养成公平竞争、勤奋向上、团结协作、恪守体育职业道德的品德与作风,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与我国教学目标存在差别,中学篮球教学内容丰富多彩。除此之外,美国中学篮球教学虽无全国统一大纲和时数规定,但绝大多数学校都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亦在教学时数上予以保证,通常在8-12年级,四个学年篮球教学总时数约240学时,每学期约为24学时,具体教学时间安排根据各校场地设备、学校规模等条件或分散或集中或交叉安排在学期过程中。可见,篮球教学在校园中是非常受到重视的。美国学校的硬件设施充足,中学生球员处于基础技术与战术的形成期,基本体能的开发期,所以美国学校篮球的训练与教学均受到校级领导者的格外重视和学生们的广泛关注。

张钊雄在《广州市区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中指出,中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中篮球是比较受欢迎的,但篮球场地和器材的缺乏根本不能满足中学生日益增长得运动需求。雷先良在《武汉市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中提到,武汉市中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动机很明确,主要是锻炼身体,其次是兴趣爱好,再次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此外,武汉市中学篮球课程主要是以技术课为主,课程缺乏合理的安排和新意。黄远翔(2010)在《无锡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中指出中学篮球运动整体状况是有条件,但基础贫乏、规模不够,发展不快,水平不高。提高无锡市篮球整体水平,中学是关键,发展中学校园篮球,校领导的认识是关键。

以上研究,肯定了中小学篮球运动开展的重要性,也指出了一定的弊端,如篮球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大家的重视程度不够、场地器材的不足等问题。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中小学学篮球课教学现状。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文以篮球教学现状为检索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在图书馆借阅了大量与之相关的书籍,查找到关于中学篮球教学各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数片,以把握目前的相关研究状况,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内容和需要,在对中小学体育教学实地考查和为期一学期的兼职教练的任职后,观察和了解了学校的基本教学情况和场地器材设施,和本校的体育老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后,设计了相关问卷调查的内容本研究发放问卷共计120份,实际回收100份,有效回收率83.3%。

表1 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表(N=100)

初一年级发放36份,实际回收问卷33份,占问卷调查总回收比例33%,其中男生18份,女生15份;初二年级发放36,实际回收问卷34份,占问卷调查总回收比例34%,其中男生19份,女生15份;初三年级43份,实际回收问卷33份,占问卷调查总回收比例33%,其中男生16份,女生17份。三个年级男生总计53人,所占总回收调查人数53%,女生总计47人,所占总回收调查人数47%。

(3)访谈法。

本人在该校担任为期一学期的校男篮代表队兼职教练期间,通过对研究学校的部分任课教师和部分初中生进行了访谈,了解了本校的篮球教学现状。

(4)数理统计法。

本人整理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对数据进行了全部分析,对问卷调查到的具体数据通过计算机运用Excel2003录入数据并进行数理统计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中小学学体育课开课情况

表2 中小学各年级体育课开课情况 (N=48)

中学的篮球课是学生们学习篮球这项热门运动最直接最有保障的方式之一,而在一个学校篮球开课的课时数是学生们最最关心的事,通过对中小学教学大纲得知,每学期的体育课总课时为48课时,篮球课每个年级所占比例不相同,表2反应了中小学学初一至初三年级篮球课的开课情况。

调查中发现篮球是学生喜欢人数比较多,开展比较普及的一项运动,中小学在体育课的课时安排上三个年级都是根据国家标准制定的,但在篮球课的安排上不一样,初一初二年级各是12课时,所占比例各为25%,初三年级16课时,所占比例为30%。通过了解到,学校三个年级设置的课时不同是因为初三年级面临升学考试,体育必考项是篮球,所以课时相对初一、二年级要多4个课时。即使这样,好多学生表示篮球课的课时设置还是不能满足他们学习篮球运动的欲望。

3.2、中小学学篮球教学内容的调查

篮球教学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首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 ,确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 ,加强教学的计划性 ,科学地安排教学进度,目前,中学开展的热门运动项目篮球就名列前茅。篮球技战术的学习与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篮球战术的演示,另一个是篮球战术的配合。技战术教学可以真正做到“纸上谈兵”,用操作方式练习战术,可以使篮球技战术练习达到最大程度的逼真效果。可以使篮球技战术很受学生们的欢迎,篮球教学内容繁多而细琐,不仅有体能身体素质的训练,技术、战术的训练,而且还有理论知识和竞赛规则等。刘晓华在《我国篮球教学理论的发展与特征研究》中提出我国篮球教学理论建设存在着问题,缺乏创新性,基础理论建设不足。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学校篮球教学课时设置时间少、次数少;

(2)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内容不合理,过于偏重教学技能、战术的练习,而忽视了对于学生普及的传输篮球规则和理论知识的普及,这就使得学生有获得篮球规则理论知识的渴望,但是却没有充足的篮球知识的来源;

(3)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不够完善,体育师资分配不均,男女体育教师失调。

4.2、建议

(1)增加篮球课时的设置;

(2)篮球教学内容安排合理,增加理论课次数;

(3)中小学篮球课教学内容太单一,而且实践课和理论课的安排不合理,注重技术而没有教学生理论知识,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应该增加理论课的次数,加强课的组织形式,使其多样化、丰富化,教学内容不再单一,多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比赛,并在课上穿插一些必要的篮球游戏。教师要加强学生篮球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运用能力,不断提高篮球运动水平。

[1]刘华武.以终身体育的角度看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J].湖北体育科技,2002,(9).

[2]吴昊,黄爱峰,顾渊彦.整合优化——新世纪体育教师教育的发展观[J].体育学刊,2006,(6).

[3]田强.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困境与自我发展[J].体育学刊,2006,(6).

G841

A

1006-8902-(2017)-11-SY

张杰(1979-),性别:男,籍贯:河南民权,学历:本科,职称:中教二级。

猜你喜欢

篮球运动篮球中学
幼儿篮球运动
在多解中学创新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浅谈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初中生业余篮球运动训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