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作是一条带发修行的长路

2017-12-08铜豌豆

读者·原创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音体美长路豌豆

文 | 铜豌豆

写作是一条带发修行的长路

文 | 铜豌豆

2004年,我在某论坛文学版发表的帖子第一次被评为精华帖,那些跟帖我翻看了好几遍。受追捧的感觉令人着迷,就像微醺,天地旋转,万物模糊,只有我一个人清晰可见。一度,我以“准作家”自居,特别是后来当了那个论坛文学版的版主,便有底气指摘一切作品,而对自己的作品我听不得任何异见,浮躁和自负迅速滋长。

我以这样的姿态应对坚硬的生活,接下来发生的事可以想见。从2007年起,我屡屡向报纸杂志投稿,屡屡被拒。不仅如此,我还发现自己竟没有能力换下一个坏掉的灯泡,或给孩子冲一杯温度适宜的牛奶。这是一次全面的溃败,我变得草木皆兵,生活的种种细节让我陷入挫折感之中。

起初羞愤难当,渐渐心灰意冷。我不再写作,因为写也没有用,但其实在我心灵的深处,躲藏着那个惧怕失败、开始逃避的自己。我对花开花落、阴晴圆缺视而不见,四时流转也已与我无关。我活着,却不在生活之中。

当时间来到2012年4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前往偏远山区扶贫支教,和村中心小学一名40多岁的民办教师一起工作。那所小学建在一条冲沟边上,我去的时候当地连日下雨,冲沟附近十分泥泞,那位教师便把离家远的孩子逐一送回家。不仅如此,春季恰逢西瓜出秧,他因为一直忙着学校的工作,别人家的秧苗都一拃长了,他家的才下种;开学时,他为每个孩子包好书皮,工工整整地写下他们的姓名;他语数音体美全教,薪水却十分微薄。我问他这20多年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他说:“我是村里人,干的是良心活。”

5年过去了,终于出现一个我可以突围的方向,那就是坚定地走向生活的深处。

我重新提笔,记录下欢喜或艰辛的日常,不为别的,就为自己。每一次写作,我都先提着“刀”把自己剖开,慢慢地,“共情的种子”便生根发芽。我开始描摹自然,迟钝的感观渐渐变得敏锐,我惊奇地发现,一切生命体都与人互观,都与人同频共振,都自带天然的愈合力;我开始记录孩子的种种表达,当他在烈日下边跑边劝我说“跑啊,跑起来才有风”,消解倦怠的诗意和少年心便一点点生发。

2015年,我再次遭逢困境,我发现自己能够依傍的只有写作。我开了微信公众号,向《读者·原创版》等刊物投稿,梳理每一桩或大或小的苦难,袒露每一次或深或浅的叩问,且无论习作能否被发表、文字能否得到认可,我心中的勇气都在叠加。

写着写着,我看到了悲悯心,体会到了平静之气。当然,未来依然潜藏着艰危,但也不必惧怕,因为我在写,生命力就会得到表达;因为我在写,那些从生活中采集到的养分,又必将反哺生活中的我;因为我在写,一切不安都会有去处。

所以,我还得写下去。

欢迎讲述你和《读者·原创版》的故事,投稿请发至ycplan@qq.com

猜你喜欢

音体美长路豌豆
风中的鸟巢
白煤
沙粒变身芯片的漫漫长路
论榆次区乌金山镇美育教师队伍建设
重视音体美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巧用素质教育指挥棒
女巫长路
豌豆笑传
豌豆笑传之拔罐
成人中专院校音体美教育的视角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