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风建设中发挥大学生党员先进性作用的机制探析
2017-12-07段然堂
段然堂
摘 要: 高校应严把学生入党考察关、加强入党前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大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考评机制,有效发挥大学生党员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学风建设 大学生党员 先进性
一、引言
学风建设是评价高校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課题。优良的学风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新时期,高校管理者和教师承担着将学风建设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首要任务,学生作为学风建设的主体应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骨干力量,是联系学生和学校的纽带与桥梁,高校学风建设中注重学生党员的优势作用的发挥,不仅是党员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还是高校建设优良学风的内在需求。
二、当前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的学风总体积极向上,绝大多数学生有理想、有目标、有动力,学习态度端正,遵纪守规,涌现出了一批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典型人物。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诚信不足。
某些学生经历高考,以及近三个月的假期类似放养状态的持续,踏入大学校园之后,只是将大学的一纸文凭作为日后找工作的最大依靠,在学习上存在功利心。互联网发达容易使大学生受到影响,考试作弊问题反映了部分学生不认真对待学习,寄希望于考试时蒙混过关。
2.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坚定。
一些学生有时迟到旷课,如何减少“低头族”、提高课堂“抬头率”成为高校教师和思政工作者面临的问题。受高校扩招的影响,大学生就业比较难,面对就业形势,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坚定,从而对学习表现出茫然。
3.专业方向不清楚,学业信心不强。
学生填报志愿时没有结合自己对所报专业的兴趣或者自身实际,大多数人往往依据所考分数能够上什么大学和社会对专业的评价进行报名,一些考生是父母或者亲戚包办代替填报志愿,盲目地报考所谓的热门专业;一部分学生在征求志愿时重学校轻专业,只注重学校的名气,忽视专业的选择;有的学生接受专业调剂,入学后无法对所学专业产生认同感,心理落差大,容易滋生厌学情绪和行为。对于刚刚结束高考踏进大学的新生而言,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教学环境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导致基础差的学生学习受挫,渐渐专业学习信心减弱,忘记自己的学习目标,专业学习浮于表面。
4.学涯规划不清,造成片面发展。
当前部分大学生缺乏制订比较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的本领,只停留于按部就班地完成要求的课程,学习停留于表面,对自己的职业、学业规划缺少整体长远的规划方案。部分学生过于追求各类奖项,热衷于各类考证,采取“遍地开花”的模式,将各类资格证书视为将来就业的筹码,忽视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和掌握。还有一些学生片面地认为在大学期间积极加入社团工作就是提高能力,没有恰当地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忽视学习,最终难以适应社会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
三、大学生党员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先进性作用发挥的现实性和可能性分析
学生党员的培养质量是学风建设的风向标,作为学生中的先进分子,身兼学生和党员的双重身份,理所应当地承担起高校学风建设的重任,因此以学生党员的建设作为着力点是高校学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求。
1.大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具有群众基础。
学生党员来源于学生,他们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突出代表、骨干力量,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身边的同学,在学生中拥有较高的威信,在学生群体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绝大多数学生党员是学生干部,在工作过程中锻炼了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在开展班级、社团管理和服务同学的过程中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2.大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具有政治自觉性。
大学生党员在组织的培养和个人努力下,在大学生群体中较早建立起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思想上比较成熟,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政治立场坚定。贯彻落实党的“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和方针,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每个学生党员的必然追求和政治自觉。
3.大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具有先锋模范基因。
多年来,高校坚持把学习成绩、学风和社会工作等作为入党考察的必要条件,锻造了大学生党员的高素质。大学生党员学习态度端正、目标明确,在课堂上能够认真投入、积极与老师进行交流,高质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所学知识基础上不断求索创新、投身实践。大学生党员良好的学习习惯、优秀的学习能力在学生群体中发挥了榜样示范作用。大学生党员勤学善思、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他们身上传递出来的正能量感染和影响着身边的同学,对大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念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四、发挥大学生党员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先进性作用的策略
在学风建设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要从入党前考察培养机制、入党后思想教育、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等方面入手,将学风建设要求贯穿党建工作全过程,努力将学生党员培养为大学生群体中的标杆和引领者。
1.严格过程把控,完善考察培养机制。
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与否完全取决于选育和培养。首先,高校党建工作要把好“选育”关,入党动机是否纯洁是首要条件,优选思想上进、动机纯洁、学业成绩优秀、示范作用突出的入党积极分子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在考察培养期内,建立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机制,把学习成绩、评奖评优、宿舍卫生、社会实践等进行量化,把入党动机的考察重点放在作用发挥上进行定性;在发展程序上制定和实施答辩制和公示制度。其次,把好“成长“关,高校党建工作要切实加强入党后的培养和考察,在坚持联系人指导、实践活动锻炼和党课培训等方式的基础上,拓展落实党员领导干部、普通党员、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有序参与到党员发展和教育培养考核中。再者,做好“督评”关,在坚持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测评等基础上,深入群众中了解发展对象和党员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行、学习态度、群众关系等方面的实际表现,结合学风建设实际,尝试采取匿名方式对学生党员作用发挥等进行多维度考评,制定和完善党员的监督评价机制和整改反馈机制。切实提升党员质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加强教育培养,增强责任使命感。
思想决定行为,加强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使其自觉参与到学风建设中。严格贯彻落实从严治党的各项举措,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教育,学生党员要带头深入学习党章党规,悟透系列讲话,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思想认同、政治看齐、行动紧跟,不断增强政治使命感和自觉性;自觉参与以重大的节假日和重要历史事件为契机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学习灵悟,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和模范。积极推进“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把学风建设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党员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加强学生党员专业思想教育和成才观教育,通过举办专业介绍、就业讲座、知识大讲堂、座谈会等,邀请优秀校友代表、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帮助学生党员及时了解专业发展、行业动态、创新创业、就业行情等,稳固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学业观、就业观,在学风建设中切实担负起示范引领的使命与责任。
3.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优良学风建设。
大海航行靠舵手,群雁排飞头雁领。抓好学生党员“少数关键”的示范引领作用是提升高校学风的重要抓手。教育引导学生党员坚持学做结合,切实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推进上行下效学风建设格局的良性发展。高等学校要制定学风建设的条件标准,出台有利于学生党员作用发挥的制度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学风建设的激励约束机制。深入开展学生党员“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树形象”的学风建设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党员挂牌”、“承诺践诺”和“学习学风示范岗”等活动,推动学生党员敢于亮身份、做承诺,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要求学生党员高质量地完成学业任务,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知识竞赛、技能大赛,争当学习、实践和科创的标杆;建立以宿舍、班级、支部为单位,以学生党员为主组建的学习小组,党员群众“一对一”帮扶小组等,增强学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学风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监督机制建设。通过设岗定则,明确考核内容、条件和时间节点,对考核结果进行公示,接受同学监督;将学风建设考核结果与党内民主评议、年终考核、党内评优评先挂钩,形成党员“人人参与、争先争优”的学风建设氛围。
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发挥先进性作用,既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充分发挥在学生群体中的表率示范作用,又要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发挥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引领帮扶作用,以制度保成效,全程参与、共同进步,推动高校优良学风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田慧芬.发挥学生党员先进性,提高学风建设成效[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11).
[2]任小龙.建立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长效机制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1(4).
[3]张发斌.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J].黑龙江教育,2012(4).
[4]赵爱琴.完善学生党员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引领机制探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5(2).
[5]王青媛.“两学一做”背景下如何发挥大学生党员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J].才智,2016(12).
[6]黃荡.浅谈大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J].新西部(理论版),2017(9).
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研究”(批准号:2013SJD88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