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西部区地名的方言文化特色
2017-12-07张亭立
张亭立
摘 要: 文章通过对内蒙古西部区方言地名的分析探讨地名反映的历史文化,揭示地名中蕴含的移民变迁、商业文明、姓氏文化等内容。
关键词: 地名 内蒙古西部区地名 方言文化特色
地名是一种文化现象,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民俗及地方文化。内蒙古西部区地名反映了当地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中难得的资料文献。对内蒙古西部区地名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内蒙古西部区方言与文化。内蒙古西部区除阿拉善之外均属于晋语区。内蒙古晋语有人称为内蒙古西部方言,主要分布在包头、巴彦淖尔、呼和浩特、乌兰察布、鄂尔多斯、锡林郭勒(部分)、乌海等盟市。根据侯精一《晋语的分区(稿)》一文,内蒙古晋语主要属于晋语大包片、张呼片、五台片。内蒙古晋语是移民方言,自明清以来,山西、陕西、河北等地百姓经过漫长时间的走西口,来到内蒙古西部,或经商或垦荒,使得大量汉族百姓在此定居,繁衍生息,内蒙古西部方言就是这些人从家乡带来的方言。地名是当年走西口和内蒙古晋语形成的活化石。本文主要探讨内蒙古西部区地名的方言文化特色。
一、以入声字作地名
内蒙古西部方言除阿拉善方言属于兰银官话外,均属于晋语。晋语的主要特征是存在入声字,普通话中入声字已经入派到其他声调中。但是内蒙古西部方言存在入声,内蒙古西部地名在转译或命名的时候用了入声字。例如:
(一)“圪”字地名:侯精一(1989,1996,1997)在总结晋语的特点时,将“圪”作为晋语特点之一。“圪”为入声字,《广韵》中的反切为“鱼迄切”,释义为“高土”。晋语中存在大量的“圪”字词,内蒙古西部地区有大量使用“圪”字转译蒙古语的地名,如:固阳县有圪臭脑包;凉城县有圪臭沟;四子王旗有哈拉圪那;土默特左旗有圪什贵;托克托县有黑兰圪力更;五原县有什巴圪图乡;准格尔旗有巴拉圪素。
“圪”字地名还有:巴彦淖尔临河区有大城西圪旦、大圪咀、土圪塄;察右中旗有铁圪旦村、圪料坡村、红土圪塔村;达拉特旗有何家圪都、新圪旦;杭锦旗二圪旦湾;土默特右旗有金家圪都、张栓圪旦;托克托县有李二圪梁;乌拉特前旗有北圪都乡;准格尔旗有沙圪都镇;丰镇有圪咀子、鸳鸯圪咀等。圪旦、圪咀、圪梁、圪都、圪塔等都有“高”的义项,有一片高处的意思。
从搜集的地名看,“圪”字地名在内蒙古西部非常普遍。“圪”在内蒙古西部方言中发音为[k?藜?揲],是古入声字。当年走西口的晋、陕百姓来到内蒙古,以自己的方言转写或者命名当地村落名,所以出现大量“圪”字地名。
(二)“不”字地名:“不”字在内蒙古晋语中发音为[p?藜?揲]。例如:呼和浩特新城区有乌兰不浪村;土默特左旗有倘不浪;武川县有西乌兰不浪镇;达茂旗有点素不浪、温都不冷;集宁区有毛不浪,丰镇有小毛不浪,大毛不浪。“不浪”是蒙古语“泉”的意思,但是在转译时用了入声字“不”。
(三)“忽”字地名:“忽”字在内蒙古晋语中发音为[xu?藜?揲]。“忽”在内蒙古西部方言中可以做词头。如内蒙古西部方言中有:忽闪、忽摇、忽搅、忽抖、忽洒、忽撩、忽踮、忽绕等忽字词。《广韵》中“忽”的反切为“呼骨切”,是入声字。例如:察右前旗有忽洞沟、乌兰忽洞、固尔班忽洞;四子王旗有哈彦忽洞等地名。
(四)“卜”字地名:內蒙古西部方言地名中存在“卜”字,“卜”字方言发音为[pa?揲]。《广韵》反切为“博木切”,入声字。例如:察右前旗有四号卜、西卜子、海卜子、蛇卜兔、羊场卜、西跌卜、东跌卜;四子王旗有营盘卜子。“卜子”为方言词,意思是:低地。
二、以方言词汇作为地名
(一)“窑”字地名:《周易·系辞》“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山西、陕西北部地处黄土高原,在历史上窑洞是主要的民居形式。今天晋、陕等地的农村主要以窑洞为民居形式,他们把类似窑洞的建筑称为“窑”,例如:砖窑、瓦窑、煤窑等。内蒙古西部方言中有大量含“窑”字的地名。如丰镇有郭开窑、草窑村、狼窑沟、后窑、阮家窑、王三其窑、木炭窑村;察右前旗有九间窑村等地名。以“窑”命名,因为迁徙内蒙古之前以窑洞为主要民居形式,所以移民之后以“窑”命名。随着走西口,晋、陕百姓带来老家的民居形式——窑洞,并在村落名中得到反映。
(二)分音词地名:分音词是侯精一(1996,1997)总结的晋语的特点之一。粟治国(1991)、秦虹(2012)探讨过内蒙古西部方言的分音词。内蒙古西部方言地名中使用分音词。例如:托克托县有城圐圙;凉城有左卫圐圙、马家圐圙,“圐圙”是“圈”的分音词。
三、以商号作为地名
内蒙古西部方言是移民方言,是晋、陕百姓走西口带来的方言,地名中有许多以商号、店铺为名的地名,这些是当年走西口的遗存。例如:
包头九原区有宏庆德;察右前旗有益元兴;察右中旗有德胜乡;察右中旗有天兴隆;达拉特旗有裕太奎;磴口有三盛公;丰镇有永昌茂、五福盛;固阳县有西永兴、兴盛公、永和公;固阳县还有银号乡;凉城县有天成乡;五原县有广胜西,天吉泰镇;卓资县有复兴乡、广兴城。这些村落名以商号、店铺、银号、酒馆名命名,这种命名方式在内蒙古西部地名中非常常见。
晋、陕旅蒙商人背井离乡到今天内蒙古西部一带经商,经商发达者衣锦还乡,有的在当地定居、繁衍。内蒙古西部地区有大量以商号命名的村落、乡镇名,从这些地名可以看到当年山陕商号繁盛的景象。地名中留下的商号仅为当年商号的一小部分,即使如此也非常可观。由此可见,当年走西口人口众多,商贸繁华,车水马龙,人员往来不断。
四、借用山陕地名
当年山西陕西一带因为地少人稠,贫困交加,为了谋生路,某些人走西口到口外垦荒种地、经商,有的地方成群结队,于是形成某个县的人相伴而行走西口的情况。在今天内蒙古西部地名中留下许多以山陕地名命名的乡村名,这些地名就是当年晋、陕各地百姓移民的反映,今天这些地名成了研究当时人口迁徙,方言形成的重要佐证。
成书于清代咸丰九年(1859年)的《古丰识略》是呼和浩特的第一部地方志,作者钟秀、张曾。书中记录了当时的地名,其中已经出现借用晋、陕地名的情况。例如:
归化:代州营子、大同营子、神池营子、并州亥、祁县营子。萨拉齐:崞县营、榆次营、并州亥、朔州营、太原县营、繁峙营、南寿阳营、北寿阳营、定襄营、祁县营、五台营、忻州营、太谷营、武乡县营、武乡县南营、偏关营。托克托:山西库伦、东崞县营、西崞县营等。
这些地名反映了在咸丰年间已经有大批移民来到内蒙古西部定居,《古丰识略·村庄》载:“各方农民,租种蒙古地亩,初则数椽茅屋,略避风雨。比户聚居,渐成村落。”自然,他们把自己的家乡方言带到内蒙古西部地区。
根据《乌兰察布史》载,宁远厅(今凉城)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已经有:崞县窑、前崞县窑、后崞县窑、大同圐圙、忻州窑、大忻州窑、小忻州窑、祁县营、西崞县窑、大同沟、代州窑、宁武窑、汾州窑等村落名。
今天,内蒙古西部保留了许多借用山陕地名做村落名的情况,例如:
达拉特旗有榆林子乡,呼和浩特赛罕区有榆林镇,榆林是陕西地名,借用做呼和浩特的乡镇名。而仅仅丰镇一个县级市就有浑源窑乡、浑源窑村、大同窑、大同库联、忻州窑、寿阳营村、榆次窑、崞县窑、祁县营、定襄营等这么多村落以山西地名来做乡村名,可见丰镇当年是走西口的重镇,有大量山西人涌入。浑源、大同今属山西大同市;榆次、寿阳、祁县属于今天山西晋中市;定襄、忻州、崞县、宁武、代州(今代县)属于今天山西忻州市,崞县是今天原平县的旧称,1958年改名。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出现大量以山西县市名作为村名的现象,并非偶然。因为内蒙古西部地区当时汇集了走西口晋北、晋中的人,并以来源地为单位聚居,形成内蒙古西部地区早期的村落,他们所带来的方言成为今天内蒙古西部区的汉语方言。
五、以姓氏为名的地名
内蒙古西部区存在大量以姓氏命名的村名,以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平地泉、玫瑰营(今部分属于集宁区)两镇为例,可见:
平地泉镇:来家地、贾家地、郝家村、李家村、赵家村、沈家村、白家地等。
玫瑰营:侯家沟村、袁家洼村、高家地村、索家村、庞家村、赵家村、辛家村、侯家村、何家村、米家梁村、庞家梁、邢家梁、冀家村、史家村、刘家村、付家村、韩家村、薛家坡等。
“家”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居也。从宀,豭省聲”。以“×家”命名是典型的汉语命名方式,這类地名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出现要晚,是由于大量山陕移民来到内蒙古西部后才出现的,也可看出当年走西口时,晋、陕百姓通过相互介绍联系,带动家乡人们来到内蒙古西部,并以家族聚居,繁衍生息,以至于直接以家族的姓氏命名。
六、结语
地名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蒙古西部区的地名和当地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存,反映了内蒙古西部地区移民、开发、繁衍的历史,反映了历史上山西、陕西等地百姓背井离乡走西口的历史,反映了晋语向内蒙古西部传播的历史,是先民留给我们的保留遗产,也是研究当地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注释:
语料来源:庞启主编《内蒙古地名》(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察哈尔右翼前旗志编纂委员会编《察哈尔右翼前旗志》(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6年8月)、丰镇市志编纂委员会编《丰镇市志》(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5年1月)、政协乌兰察布市委员会编《乌兰察布史》(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8月)。
参考文献:
[1][北宋]陈彭年.广韵[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5.
[2][东汉]许慎.说文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2(4).
[3]侯精一.晋语的分区(稿)[J].方言,1986(4).
[4]侯精一.现代晋语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1).
[5]李树新.内蒙古地名文化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3(12).
[6]秦虹.包头汉语方言的分音词[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7]栗治国.伊盟方言的分音词[J].方言,1991(3).
[8]王静,主编.清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古丰识略[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7(1).
基金项目: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内蒙古西部方言与文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NJSY16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