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心聚力“十三五”当好脱贫攻坚“助推器”

2017-12-07唐军

卷宗 2017年33期
关键词:新邵县非公有制人士

唐军

2017年是新邵县脱贫攻坚战略的关键一年。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目标是预脱贫31822人,66个合并村第一轮贫困村退出并通过预验收。这个脱贫目标任务艰巨,工作难度极大,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重点抓好产业扶贫这个重头戏。在产业扶贫这个重头戏中,我觉得更是缺少不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参与。为了了解新邵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扶贫的情况,找到扶贫工作中的问题,笔者对新邵县谭府镇玉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龙溪铺镇的尚源酒业有限公司和南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及雀塘镇新远宏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进行了调研。对这些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扶贫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现将调研的一些情况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希望对新邵县非公有制经济的精准扶贫事业有一定的帮助。

1 新邵县非公有制企业精准扶贫的基本情况

(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精准扶贫工作有一定的参与度。

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在努力发展本企业的同时,也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其中参与扶贫攻坚就是重要的任务。笔者所调研的几家公司对于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是大力支持的,并且也能配合当地政府完成一定的任务。龙溪铺镇的南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刘总是一位年轻的企业家,有着博士头衔的高学历,自己白手起家。靠着在深圳八年的打拼,积蓄了创业的第一桶金,回故乡龙溪铺镇办起了这家药材加工厂。谈起扶贫工作,是一套一套的。他在该镇最早搞起“基地+农户+企业”的模式,也是较早介入扶贫工作的企业。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集中农户土地,发展三大产业,成效初现。基地涵盖了两个乡镇九个村的农户,这其中有低保户30户,贫困户103户。另外,刘总还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和相关的公益组织联系牵线,对部分贫困学生搞起了助學扶贫,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尚源酒业有限公司也是通过“基地+农户+企业”的模式为农民提供种子,提供有机化肥,并回收产品,对部分贫困户优惠对待。总的来说,新邵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扶贫工作的认同度较高,并且在政府的引导下做了较多的工作。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基本能够结合本企业的特点进行扶贫

企业发展有自身的规律,盈利是企业发展的目的。通过调研发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扶贫并不是简单的送钱送粮做“输血”的事,而是开动了脑筋的。更多的是做如何“造血”的功课,希望能够达到长期脱贫的目的。南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结合本企业药材加工的特点,发展上游产业,为贫困户提供优质种子和有机化肥并回收产品,在增加贫困户收入的同时,并为本公司提供了纯天然无污染的药材原材料,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尚源酒业有限公司也是发动贫困户种植富硒糯米,并且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为本企业的优质黄酒提供高品质的原材料。还有谭府的玫瑰基地和雀塘的再生资源有限公司都不是简单的输血扶贫,而是更多地考虑长期效益,这些探索是很有意义的。

(三)新邵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精准扶贫工作效果初现。

首先,参与精准扶贫,减轻了政府负担。据统计,龙溪铺镇的南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药材种植户达600户,共2585人;油茶种植涵盖十个村大部分村民,其中有贫困户130户左右。尚源酒业有限公司原材料基地共有2156位贫困人口,这些贫困户人口参与该公司的富硒糯米种植,今年秋收以后就可以达到预脱贫水平。雀塘镇一百零八家企业的劳务用工,也基本初具规模。光宏运一家公司贫困人口数就有70人,按年均3万到5万的收入来算,今年也基本能够脱贫。这样极大地缓解了该镇脱贫的压力。到2016年12月底非公有制经济共投入资金达4.5个亿,帮扶贫困人口9661人。2017年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帮扶预脱贫人口数也将大幅度提高。

其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企业增收的同时,贫困户也得到了相应的收入。如尚源酒业有限公司基地的农民种植的富硒糯米,每种一亩可得2300元的纯收入,贫困户只需种植3到4亩就可以脱贫。雀塘镇的宏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的职工年收入3万到5万,基本能够保证脱贫。龙溪铺镇的南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玉竹种植,种植周期为三年,每亩收成达8000斤,收购价三元左右一亩,年收入达8000元左右,一户种2亩到3亩即可脱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秉着不和农民争利的原则,尽量提高贫困户收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第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由于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介入,把土地进行流转,统一规划,统一种植,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土地撂荒的现象越来越少,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这些摸得着看得见的效益,极大地提高了贫困户的参与的兴趣,激发了参与的热情,从“要我种植”变成“我要种植”,提高了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增强“造血”功能,使贫困户不再返贫。这些措施对当地的民风也产生了影响,形成了勤劳才能致富,懒惰没有出息的观念,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这几年来,新邵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扶贫工作,成绩是明显的,也存在的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动性不够。

调研中发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绝大部分是很愿意参与这项工作的,也做了大量的实际事情。但也有个别的企业老总主动性不够,思维停留在完成政府分配的任务上,工作不积极不主动,以至于在精准扶贫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个别的非公有制经济为扶贫而扶贫,做纸上文章;有的工作被动,政府要什么就做什么,迎接上面的检查多与干实际工作;有的只是造花名册沉溺于填表、做数据,工作的形式大于内容等等。

(二)对贫困户的识别不清。

由于非公有制经济本身的原因,过多的为本企业的发展和盈利做考虑,所以在精准的识别上工作欠缺。首先是扶贫的目标不明确,在“基地+农户+公司”的模式中,农户这一块是比较模糊的,有普通的农户,也有贫困户,没有精准的识别,没有区别对待,只是在实施过程中每个种植户都提高了收入,客观上起到了扶贫的效果。我把这称之为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有效果,但不一定明显。其次,致贫原因不清楚,不能对症下药。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千差万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由于各种原因很少下乡进户,了解真正的致贫原因。第三,帮扶的措施也比较单一。所调研的非公有制经济中,除了产业扶贫和劳务帮扶之外,其他的手段不多,以至于效果也不是十分突出,有些贫困户还出现了返贫现象。endprint

(三)对困难估计不足,缺乏应对措施。

由于缺乏细致的入户了解,和贫困户沟通较少,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扶贫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南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搞产业扶贫的过程中,就遇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其中最感到头疼的就是贫困对象户参与性不强,积极性不够。往往出现“剃头担子一头热”的现象。首先,个别贫困户对土地流转认识意义不足,满于现状,土地宁肯撂荒也不愿流转,怕土地被企业占去了。其次,习惯于“输血式”的扶贫,只等政府送钱送粮,勉强度日,不愿接受“造血式”的扶贫。在基地上,有些贫困户将公司提供的有机化肥卖掉换成现金;有些甚至吃种粮吃种猪,没有长远的打算;还有些拿着可怜的扶贫资金打牌赌博,不愿发展,不想发展,等、要、靠的思想严重。第三,有些贫困户只顾眼前利益。周期性稍长的产品就不愿意种植,比如玉竹亩产达8000斤,但要三年才能出产,修购价每斤3元左右,一个贫困家庭只要种上两至三亩即可脱贫。在公司提供种子、肥料和前期部分资金的前提下,还是不大愿意种植。第四,对政府的期望值过高,对自身的要求很低。总盼着企业政府能送些吃喝的东西,能送些现金来用,甚至连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现状的想法都没有。

3 对新邵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精准扶贫的几点建议

2017年是新邵县扶贫攻坚关键的一年,为了实现到2020年全部脱贫的目标,非公有制经济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搞好精准扶贫工作呢,通过调研,我认为,新邵县非公有制经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增强责任感,加强主动性。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先富起来的经济体,参与精准扶贫,提高贫困户收入是其重要的社会责任,也是有识之士回报社会最好带形式之一,这个要求是有理论根据的。

一是共同富裕的需要,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先富起来的群体通过不同的形式带动和帮扶贫困的群众,其中精准扶贫是一个重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达到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二是缩小贫富差距的需要。现阶段我国基尼系数长期高居不下,目前仍处于较高的状态,大量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此种情况下非公有制经济参与精准扶贫,为贫困户提高“造血”功能,缩小贫富差距是十分必要的。

还有近年来,习总书记提出共享发展的理念,让人们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也是党的执政方针。精准扶贫也是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个劳动者的重要手段。

从这些意义上讲,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扶贫是一项具有政治意义的大事,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大事。所以我们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认识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并且主动参与其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杜绝被动的完成任务式的扶贫。

(二)因人因地制宜,真正做到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二字。根据前面所述,新邵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扶贫中在“精准”上做的文章不够,往往是大水漫灌式的扶贫,以至于效果不是很突出。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精准”识别贫困人口。这需要大量的基础性的工作,不要停留在对贫困户指标的衡量上,不要忙于汇集众多的指标,而是要切切实实的下到基层中了解民意,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并在当地政府的配合下精准的识别。

二是“精准”查找致贫的原因。这样便于对症下药,做扎实的基础工作。新邵县地形复杂,区域广阔,贫困户致贫的原因五花八门。表现在地域、气候环境、主观愿望以及社会因素等。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应对之策,才是帮扶的上策,效果才能明显。

三是采取“精准”扶贫的措施,提升贫困户“造血”功能。如产业扶贫中,有的贫困户有劳动力又不愿劳动的,我们就要要搞好教育工作,提供相应的生产资料,使贫困户看到希望;有的贫困户有劳动力却缺技术,我们就要上门搞好技术指导工作,提高劳动效率;有点贫困户缺乏劳动力,我们就让其转让土地,每年按一定的数量分红等等。再结合政府的低保扶贫,助学扶贫等等措施,多管齐下,努力提升贫困户“造血”功能,使其真正脱贫,不致返貧。总的一句话,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真正的因人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促进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避免一刀切的不良影响。

(三)发挥自身优势,做到互利互惠。

从某种意义上讲,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精准扶贫是发挥市场力量的最好的表现。那么如何发挥这个市场的力量呢?非公有制经济要抓住精准扶贫这个契机,一方面搞好精准扶贫,一方面搞好本企业的转型升级。

一是利用精准扶贫打通融资渠道“阻梗”,为本企业输血,为本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在这点上新邵县非公有制经济做了大胆的尝试,我认为做得很成功的。比如尚源酒业有限公司搞的委托扶贫很有创意,贫困户利用扶贫资金入股该企业,企业承诺保底分红,这样保证贫困户的扶贫资金有一定的年收入,也为该企业的发展壮大、开发新产品提供了资金支援。同样,南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承担了部分贫困户扶贫资金入股,每年按一定的比例分红,并且有最低的保底线,使贫困户心中有底。再加上部分贫困户在该企业务工,有了比较固定的收入,这样企业和贫困户真正达到了双赢。既助推了企业的产业升级,发展壮大,又做好了贫困户的精准扶贫工作。

二是创新精准扶贫方式,在企业发展和精准扶贫两项大事中找到一个完美的契合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双手开创美好明天。企业要采取一些激励措施,提高贫困人口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改变他们等、靠、要的懒惰思想。改变政府原来那种“外生式”的措施为“内生式”的发展方略,使贫困户自身真正想脱贫,思想问题解决了,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在这点上雀塘镇再生资源工业园的企业想了些办法,搞了一些激励措施,一方面提高了贫困户的收入,并且是自愿的参与。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财富。

三是非公有制经济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智力、技术、设备优势,为贫困户排忧解难。在“基地+农户+公司”的模式中企业要起主导作用,这点南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做的很不错,这家以中药材为主导产品的公司对原材料的要求相当高,他们派出专业的团队下乡指导贫困户种植药材,既求产量,更求质量,极大的保证了上游产品的质量,这样就提高了下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提高了贫困户的产品意识,知道只有好的产品才能卖个好价钱。调动了贫困户的生产的积极性,使他们有一个比较固定的收益,企业的产品有市场竞争力,效益明显,形成了良性循环,达到双赢的目的。endprint

(四)建立长效机制,杜绝返贫现象

由于大多数贫困户习惯于“输血式”的扶贫,等、靠、要的思想严重,所以往往花大力气所取得的扶贫成果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返贫现象,一夜回到解放前。这就让我们深思,问题的结症究竟在哪里呢?从根本上来讲还是一个机制的问题,我们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也有责任和义务在建立这个机制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让贫困户明确国家的扶贫政策,同时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不仅仅是收入低下,而是基本可行能力被剥夺。因此我们要尊重贫困户的意愿,有时我们一厢情愿的扶贫往往会伤害贫困户的感情。在调研中发现有些贫困户不配合政府的工作,比如不愿意土地流转;不愿意加入基地;不愿意务工等等,都是有原因的。只有思想上的结解开了,才能真正的把扶贫措施落到实处。

二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要言而有信,确实保护贫困户的利益。我们始终把贫困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以合同的形式固定下来,给贫困户吃一个定心丸。比如产业扶贫中可能会遇到一些自然灾害;委托扶贫中有可能出现企业不景气的现象,但无论如何一定要按当初的承诺兑现,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使贫困户真正相信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当然,当然作为企业适当购买一些农业保险和其他意外保险是十分必要的。

三是作为上层建筑的当地政府也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和措施。要对双方进行约束,既尊重贫困户的意愿,也促进企业的利益。这样既保证贫困户合理的收入,也保證这种收入的长效性,同时企业也能健康发展。

扶贫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我们去做大量的细致的工作,我们不能够只看眼前利益,而是更要看长远的目标,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达到扶贫的目的,这样才不致贫困户返贫。

总之,扶贫工作是了一项艰巨的任务,而精准扶贫工作又是重中之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扶贫是市场发挥作用的一种表现,也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愿履行社会责任,致富思源,回报社会的最好的形式。新邵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不足之处也是明显。以上的建议也是仅是本人的一家之言,管中窥豹,希望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新邵县精准扶贫的工作有一定的帮助。也真心希望新邵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十三五”的实干之年,勇挑精准扶贫重担,成为新邵县扶贫攻坚“助推器”。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邵县非公有制人士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智慧谷”搭建海外人士创新创业“新”桥梁
篮球小将赛场竞技
WHEELS IN MOTION
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影响因素及效应分析——以湖南省道县和新邵县为例
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正向的价值观
新邵县甘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关于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的几点思考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