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
2017-12-07詹中新
詹中新
摘 要:面对当前社会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迫切需求,从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出发,提出了培养英语复合人才的一些途径,比如加强宣传、强化英语实践教学、推进产学研、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企业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多样化要求等,最后提出社会更欢迎精通国际经济贸易、公司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关键词:高校;复合型英语人才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6.072
1 高校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在当前社会发展下,英语专业与外贸、财务、教育、医学等行业越来越融合的今天,面临着大一统的学科趋势。现在,社会对语言人才的要求更高。英语被称为是没有专业的专业,因为会英语的人越来越多,如果英语专业不精通的话,在就业上就没有任何优势,比起其它专业的学生会有很大的压力,所以,英语专业学生必须学习一些别的方面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在懂英语的基础上还要懂外贸、文化、政治、教育等知识。可以说,高校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本质就是在專业教育的基础上融入各类通识教育知识。
2 如何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
既然复合型英语人才是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那么设置有英语专业的高校如何通过调整课程设置,使培养的英语专业学生做到“一专多能”呢?
第一,加强宣传,让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深入人心。英语是一门传统的基础学科,我国目前开设英语专业的高校不胜枚举,全国高校布点较多,办学质量参差不齐。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做到紧跟社会发展潮流,不断更新培养途径,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强化英语实践教学。专业必修课的格局要合理。此外,要强化实践教学,与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英语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英语专业学生在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时候应当有较多的获得实践教学的机会。此外,学习外语的同学要在大学期间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大学期间积极参加英语角、话剧表演和情境训练等形式,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才能在未来的企业面试中脱颖而出。
第三,推进学校产学研工作。高校的三大职能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这三项职能不应割裂,应该以一体化的方式优化高校办学效益。高校师生有一定的语言实践经验,才能培养出合格的英语人才。湖北文理学院近几年积极推行教师暑期“三进”活动,鼓励教师进企业、进基层、进乡村开展各种调研活动,英语专业教师在暑期进医院、进学校,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四,地方高校的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应以职业化为目标,培养英语专业技能扎实,毕业后能熟练运用英语从事翻译、教学、商务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这与教育部提出的引导部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适应的。2014年,教育部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向应用型转变是为了更加满足地方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建立以就业、创业为终极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是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根本要求。
学科交融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级人才的机构,如何将英语专业和其它专业知识在日常教学中有机融合,对英语专业的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任教师除了懂得语言教学,也懂得其它方面的一些知识,综合素质较高,也就是成为“双师型”教师。学校应当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强化实践经验。从社会上从事企业一线工作和具备相关行业背景知识的人才引入高校,为学生讲授行业背景知识。通过各种措施不断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
最后,加强英语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引导其向复合型人才目标方向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后对自己未来的职场生涯做出的一个初步规划,具有指导意义。在大学期间,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知识和价值观的发展形成一个关于职业生涯的自我认知。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学习者应当努力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
3 结论
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书面考试永远替代不了口语和听力考试,实际语言应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有的企业负责人会看你的企业的行业知识有没有了解,对你遇到困难时的反应能力。大学毕业生要外企工作,首先要进行全方位的外语面试,简历的设计、英语专业等级证书以及各种比赛获奖证书等当然重要,但是如果你除了语言技能,还懂得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等其它知识,会为你的求职锦上添花。因为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希望自己招到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广泛地涉猎一些跟企业有关的其它领域知识。英语专业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就业面是比较广泛的,因为它是世界范围内通用的一门语言。正因如此,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学习者应当尽早认识到其它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多学一些如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专业知识,成为复合型外语人才,将更受社会欢迎。
参考文献
[1]杨蔚,贺晓琳.转型发展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导向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4):38-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