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美国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途径

2017-12-07高亚利

青年时代 2017年31期
关键词:实施途径美国

高亚利

摘 要:美国作为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它两百多年的公民教育使其公民道德教育也颇具特色与成就:教育理论较为成熟、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方式独特,对公民个体道德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对美国高校公民道德教育实施途径的研究可以与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方式形成优势互补,从而促使我国高校公民道德建设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美国;高校公民道德教育;实施途径

美国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相对于其他西方国家来讲无疑是个后起之国,但并不影响其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不仅有许多享誉国际的学者,而且在公民道德教育理论和公民道德教育模式等方面颇有建树。在美国高校与公民道德教育的发展歷程中关于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途径,一般存在两种主张:即直接的学校道德教育和间接的道德教育。人们对于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展开了长时间的辩论,但在实际的公民道德教育过程中,这两种方法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总的来看,他们比较倾向于运用间接的、综合的、广义的方法。”[1]美国高校公民与道德教育的实施途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课程中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外活动中的公民与道德教育,校园文化中的公民与道德教育。

一、课程中的公民与道德教育

美国的公民道德教育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的,当孩子呱呱坠地时,父母便成为孩子道德品质的首任教育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和社会又成为孩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参与者。但从整个道德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学校课堂教育在道德教育中所占的比例最大,而这种课堂教育主要包含两大方面: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

(一)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是美国高校公民道德教育最重要的渠道。通识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优秀文化传统和共同价值观的传递,即“保存和扩大美国社会所必需的伦理和社会价值”[2]。在现实授课和应用中,通识教育课程一般以三种方式来进行:“分布必修”,“核心课程”,“以能力为基础”。通识教育课程类似于我国的公共必修课,即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在美国,通识教育得到了许多地方法律的支持与保护,许多州都将其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它对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强大爱国主义精神的“良好公民”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专业教育课程

除了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教学也是实现美国高校公民与道德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专业教育来渗透公民道德教育是美国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通常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公民道德教育的思想渗透到其他专业理论课程之中,专业课与道德教育相互结合,从而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能得到道德教育思想的熏陶,潜移默化地

推动道德教育的推广;另外一种是有目的、目标,更加直接地开展与道德教育相关联的课程来提高人们对于道德教育的关注度,从而使公民能够更有效的接受道德教育。

二、课外活动中的公民与道德教育

除了课程教育,课外活动也是美国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尽管课外活动并不像课堂教育一样直接传授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知识,但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可以将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并获得新的感悟,从而深化内心的道德规范和道德情感。因此美国学院和大学的有关公民与道德教育的课外活动格外受到重视,相关试验考察到课外学习直接促进学生的发展。[3]

服务学习是美国高校推进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服务学习在美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得到了美国社会的普遍认同和赞赏。在美国高校,早在1960年代就形成了社区服务的教育形式,许多高校通过“校园联盟”支持社区服务。1994年美国通过了“国家和社区服务信托法”。并且美国各级政府为支持学校的社区服务活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占社会志愿服务资金来源的43%以上。服务学习是一种实践参与模式的学习方法,它将学生的课堂所学与实际行为相结合,致力于在社区服务的过程中使大学生形成积极主动为社区服务的意愿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感,参与能力和行为能力。首先,服务学习往往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这样能够使得道德知识的学习不再显得那么遥不可及,拉近了知识与人们之间的距离,让人们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且通过社区活动等实践活动进而强化人们对于知识学习的巩固,从而使得学习不仅变得有趣亦让知识更好吸收和消化。其次,在服务学习的过程中,大学生是作为一个积极的服务提供者的身份而参与的,而不是一个消极的消费者,这就使得大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积极、负责、关心、诚实等的服务精神。再次,因为社区服务归根结底是一项实践参与活动,而且与政治生活紧密相连,因此服务学习可以改善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行为能力。最后,服务学习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便是凝聚美国社会的精神力量。在美国面临各种各样的重大灾难时,志愿服务不仅仅是救济、救助的重要途径,也是渗透公民教育的契机。大学生在参与社区服务以及志愿服务(比如:灾区重建、募捐、救济、救灾等)等广泛且充满同情的活动过程中无论是在心理上、精神上还是人们的生理上都会使得人们之间产生巨大的认同感从而形成强有效的凝聚力。

寄送院校介绍之类的资料、有教育意义的校园论坛和辩论会、奖励制度、学校社区管理动、以及宗教组织等活动来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

美国的许多高校在大一新生刚入学时就为他们提供了多种参与型活动。他们会在新生入学的通知书里寄送一些院校资料,并且有些资料里会明确地提出对学生在道德和学业上的希望,并通过向新生介绍本校的知名教授和优秀学生来激励这些学生向他们学习并建立联系。除此之外,新生讨论班也是美国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的一个形式。新生讨论班是美国

高校的入学教育计划的组成部分,一般持续一年,主要是让大家通过主动了解学校资料和学校的相关政策,并在讨论和提出意见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我是学校一份子”的主体意识。同时,校园论坛和辩论会也是美国高校公民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这些论坛和辩论会通常会选取美国当下比较有争议和教育性的问题,通过学校师生的开放讨论来获得经验和知识,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判断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通过嘉奖制度来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向道德模范学习也是美国高校培养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形式。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学生形成诚实、礼貌、自律、尊重、自我约束等重要的道德品质,学校道德模范的树立也会给同学带来思想的渲染和渗透。同时,美国高校普遍通过开展学校社区管理活动来培养学大生的道德精神品质。美国的大学会在住校生的宿舍区开展一系列读书、服务和公益性活动,也有些大学通过让学生以居住地为基础来组织管理社区活动,并在此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活动。圣母玛利亚大学是学校社区管理活动的典型代表。而且,近些年来,美国高校的宗教组织和宗教活动也在不断增加,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罗伯特·凯利(Robert Kiely)作为一个宗教学教授在2001年说道:“在哈佛,25年以前这些活动非常非常少见,但是今天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在不远的过去,宗教被看作某种不能公然于众的私人事情,而现在已经基本公开。”[4]endprint

三、校园文化中的公民与道德教育

道德和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任何道德规范和道德教育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文化体系之中,文化层面的困惑和焦虑对于价值观的灌输和内化有着极大的阻碍作用,而文化认同是促进道德教育实效性的良好催化剂。塑造良好的充滿道德文化的校园氛围是美国高校除了有形的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以外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校园文化是反映和传播社会文化现象,并将这种社会文化现象和社会变化通过高校这个载体来作用于学生,使学生在校园文化的氛围中感受到一定的物质和精神环境的影响,从而有意无意地对每个学生在心理素质、思想观念、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变化和影响,实现对学生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美国的校园文化活动可谓丰富多彩,有直接以公民道德教育为目的的,也有并非以公民道德教育为直接目的,但在活动过程中渗透公民道德教育。美国高校公民与道德教育很擅长通过让学生们对自己的学校校园文化产生认同和赞赏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道德感。

美国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高校的公民与道德教育,从18世纪末便已经开始探索公民道德教育的理论和路径,并且因政府政策的支持、理论的创新和学校的推广,在20世界40、50年代达到了顶峰。尽管美国高校的公民和道德教育在20世纪中期到70年代遭到了冷遇,但就整体来讲,尤其是自20世纪初以来,其发展历程是在曲折中上升的,并且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其独具特色的高校公民道德教育实施途径和方法对于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Louis E. Raths, Merril Harman, Sidney Simon, Values and Teaching, Columbus, Ohio: Merril 1978,p.8.

[2]陈立思:《当代各国思想政治教育》,青年政治学院出版社,1998:101.

[3]Kuh G D, Douglas K B, Lund J P, Ramin-Gyurnek J. Student learning outside the classroom: Transcending artificial boundaries(ASHE-ERIC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No.8).Washington, DC ASHE-ERIC,1994.

[4]Kiely R. Out of the closet and into the classroom, the yard, and the dining hall: Notes on religion at Harvard[J]. Liberal Education, 2001, 87(4):24-29.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施途径美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创新教育督导方式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从课外活动视角探讨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