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探讨
2017-12-07刘海燕
刘海燕
摘 要:在引入知识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同时,对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进行探讨,从中找出科学适用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是当前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要课题和研究热点综合当前国内外研究情况,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模式主要包括显性知识的管理、隐性知识的管理,以及利用知识管理指导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管理模式探讨
1 以文献知识为基础的显性知识管理模式
图书馆是公益性社会机构,其工作是对浩如烟海的知识进行全面分析、筛选、集约、精化,然后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知识组,提供给读者学习、研究。读者遵循一定的规律与线索来获取知识、提高素质、激发创新,从而体现了图书馆的价值。在信息时代,图书馆的重心逐渐超越于具体的文献信息的形式而直接深入到信息层面,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零散的、原始的信息,而是系统化、科学化、有组织的文献知识。文献作为记录知识的载体,其收藏与利用是图书馆几千年存在与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一些图书馆仅仅把文献当作物品来管理,缺乏对其包含的知识内容的积极开发。收集、分类、编百、排架、传递,成了机械的程序,这使图书馆工作流于表面。现在,知识管理的实行明确了这一点:知识是文献的灵魂,物质材料是承载知识的附着物。图书馆管理基础不仅是文献,从本质上讲,图书馆管理的对象更应是知识。开发文献中的知识价值,促使其转化为社会效益,是图书馆管理的基本任务。由于图书馆大量存在的是显性知识,这种以文献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管理模式,实际上就是显性知识管理模式。
2 以馆员和读者为中心的隐性知识管理模式
隐性知识的管理主要涉及知识的主体——馆员和读者。因此,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其实就是员工管理和读者管理。
图书馆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依靠馆员。知识管理权威达文波特认为,图书馆员在知识管理中可以发挥核心作用,他们掌握收集、编目、分类和传递知识的技能,他们关于掌握用户对知识的需要实行知识管理。因此,应充分激发馆员的创造性与潜能,实施终身教育,加强馆员的职业培训,通过努力,把过去简单服务型的馆员改造成为新时代的知识主管和知识工程师、知识导航员。
读者是图书馆开展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的对象,是影响和实现知识传递与知识转化的重要因素。阮岗纳赞《图书馆五原则》提出的书各有其人、人各有其书的观点,深刻地强调了读者在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地位。图书馆所能提供的文献知识再丰富,管理得再有序,如果它处于静止状态,不与读者、用户的需求和他们的主观知识相结合,就不能转化为实际的社会效益,知识的转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知识管理过程应进一步调动读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读者主动利用图书馆的意识与能力,使馆藏文献能更充分地为读者所利用,进而更好地为社会的知识创新服务。
3 基于知识管理的知识服务模式
建立在知识管理基础上的知识服务,其实就是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的具体应用。这种知识服务模式,更全面系统地总结和概括了显性知识管理模式与隐性知识管理模式的特点,从而全面揭示了知识管理的内涵与要求。
知识服务要求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现代信息技术为知识管理的实施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图书馆必须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起支撑知识管理的技术设施,知识管理才能顺利进行。知识管理所涉及的信息技术较为复杂,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网络和群件技术。另外,元数据技术、知识挖掘、知识发现等,也是知识管理技术中的关键技术,都需要密切关注,加以引进。
4 其他模式
(一)事务模式
事务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强调知识的规范化、系统化,运作的自动化,或工作常规化、操作程度化、员工行为标准化,不需要太多创造性的员工。这种模式主要强调组织活动的标准化,一切业务依据固定的流程,组织的运营严格遵照组织的规章制度。因此,这种管理模式强调的是员工的纪律性,强调组织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与此同时,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使组织业务自动化。图书馆通过核心业务知识的规范化、标准化,确保核心业务活动持续稳定地开展。这种模式在工作复杂程度和相互依赖程度上都比较低。
(二)专家模式
专家模式注重从“专家”的工作中获取核心业务发展的推动力,发挥“明星效应”,要求图书馆必须采取特别的激励手段吸引具有专门知识的个人,鼓励他们进行价值增值活动,并通过图书馆知识资本的内部运营来培养图书馆内部的业务骨干。这种模式开始注重人的作用,把人当作一种智力资本进行开发。特别是具有较高技能的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模式在相互依赖程度上相对较低,在工作复杂程度上相对较高。
(三)集成模式
集成模式著眼于“整体最优”,着重于跨部门的统一协调。通过业务集成的方式,促使掌握相关知识的各部门形成统一的运作规则和行动标准,充分发挥共享目标体系和信息反馈体系的作用,使各部门的功能性决策建立在整体运营效率最大化的基础之上。这种模式着眼于企业整体效益。相比于专家模式,它更加强调各个部门的协作,以组织目标为导向,使组织各个部门、各个成员都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在充分发挥个人作用的同时,希望通过各部门的协作达到1+1>2的效益。这种模式在相互依赖程度上相对较高,在工作复杂程度上相对较低。
(四)协作模式
协作模式注重从全局角度来综合各种知识领域,调动各方面的知识储备来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尤其强调学习型组织“共同超越”理念的挖掘,建立起激励员工们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共同关注个人和集体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模式强调组织内知识的共享,积极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并将个人的技能转化为整个组织的技能。强调一种相互学习的组织氛围,在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的交流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而积极推进组织的创新。这种模式在工作复杂程度和相互依赖程度上都比较高。
参考文献
[1]张晶晶.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及其在文献编目中的作用[J].图书馆学刊,2011(4).
[2]陈丽翎.科学利用文献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J].图书馆论坛,2012⑶.
[3]李伟基.近年来我国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综述[J].新世纪图书馆,2013(3).
[4]朱梅芳,徐少同,王春芳.国外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述评[J].图书情报工作,201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