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人清心养生法

2017-12-07施善葆

养生保健指南 2017年9期
关键词:净心养神心法

施善葆

非礼勿为法: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清心法”主要表現为“克己复礼”和“非礼勿为”,认为“礼”是修心立身、治国安邦的规范。从儒家养生的角度看,心有礼则为“正”,意有礼则为“诚”;身有礼方为“立”,人有礼方为“仁”,“正、诚、立、仁”正是人心身健康的标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由于非礼杂念往往通过扰眼、耳、鼻、舌而乱其心,故而必须清心。同时,“克己”,还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是说,自己心中不欲求的,不要强加于别人身上,因为清己心不能以浊人心为代价。其次是“复礼”,以礼之规范和仁之要求来诚意正心修身,因为“礼”对人性有导化、矫饰和社会净化之作用,无论心神意志和言行举止,还是衣冠服饰的声乐颜色等,都要合“礼”。“礼”是治国法则,也是儒家养生法则。

闭目养神法:《遵生八笺》说:“眼者身之镜……视多则镜昏……心之神,发于目,久视则伤心。”祖国医学认为:“神归于目而役于心。”故而目不清则心不宁神不静。目不乱视,神返于心,乃静之本。正视而不乱,闭目以静神。

抑耳净心法:养生书中说:“声色动荡于中,情爱素缠,心有余,动有著,昼想夜梦。耳乐淫声,命曰攻心之鼓。”因此,净心还需制耳,这就要求“耳无妄听”“耳乐避声”“耳不贪听淫声”;或者“正耳净心”“俭听养虚”。抑耳不仅可以净心养神,还可以保精益肾。

用神专一法:静以养神,并非绝对地静神不用;若静神不用,心神必然衰退;只有在用神之中,心神才能生机勃勃。因为神专则志定神凝,心境安定。专心地致力于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或倾心于一项事业,达到志定神凝的境界,既可得事业成功,又可获心明神健。

清净明了法:古人说:“养寿之道,清、净、明、了四字为最好,内觉身心空,外感万物空,破诸妄想,是曰清净明了。”即养生之道的最好方法是:破妄、无著、空觉、清心、净神、明事、达理。

内养四心法:《管子·内业》认为,养心达到的最佳状态是四心,即善心,“凡道无所,善心安爱”;定心,“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全心,“心全于中,形全于外”;在心,“大心而敢,宽气而广”。因此,要达到四心就要做到:正静,正身静心;平正,和平心神;守一,不乱心志。

定可生慧法:是佛家的“养神法”。在戒、定、慧三字中,戒是定的前提,慧是定的结果,故定是核心。所谓“因戒成定,因定发慧”即是此意。发慧必先修定,定则神情专注,断事如神,如“止水能鉴,静焰愈明”。“故心定而能慧,心寂而能感,心静而能知,心空而能灵,心诚而能明,心虚而能觉。”这里的定、寂、静、空、诚、虑为养神的境界,而慧、感、知、灵、明、觉则是养神的功效。endprint

猜你喜欢

净心养神心法
养生的最高境界
要重视清静养神
ON INNOVATIVE MANAG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净心繪歲月 儒雅君子風
禅(蝉)音净心
安然立夏 净心睡眠
国产医卫防护材料突围心法
《杂病心法要诀》对《金匮要略》的继承与发展
潜阳封髓丹临床运用心法
试论《周易》的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