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 擎天一柱出群峰
2017-12-07张儒雷
张儒雷
一条弯曲的小溪,一棵浓荫的榕树,一座零散的村落,青灰的瓦片,暮雪的白墙,条石叠垒的牌坊,这就是绝美的世外桃源——安徽。但我喜欢安徽,却是因它有众多如诗如画的名山,巍峨的天柱山便是其中之一。
百尺天梯
中午从江西井冈山茅坪上大广高速,连续开车600余公里,于晚上9点到安徽潜山天柱山镇惠城宾馆入住。黄山、九华山都已上过两次,天柱山近在河南省界边缘,却一直无缘相见,想来天柱山看看是我多年的夙愿。
听别人说,天柱山、天柱山,山高入云端,远看不见顶,近看刺破天。心想天柱山一定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拔地而起,顶天立地,傲视苍穹,直刺云天,要不然怎么叫天柱山呢?因为急于想见天柱山的真面目,一夜也没睡踏实,天刚亮,我们一行4人背上行囊来到天柱山游客中心,等待开门上山。意外惊喜的是持有省级以上摄影家协会会员证的影友,既不用买120元一人的门票,还奉送上下索道160元的缆车票,让我们大喜过望。不但省去数百元现金,更体会到天柱山景区对摄影人的关爱和温馨。
我们是第一批游客,从大龙窝乘索道缆车上山,刚才天还见晴,上至半山,浓雾弥漫,缆车厢外白茫茫一片,喜悦的心情顿时收紧了,生怕上山什么也看不见。谁知缆车一到“振衣岗”终点站,天像洗过一样,清新湛蓝,没有一丝云彩,上帝像特别眷顾我们这群虔诚的拜山影迷,吹口气消散了满天浓雾。我们急忙取机撑架,顾不上交谈便开始取景。上山的路全是花岗石台阶,是景区施工人员从石山上凿出来的,虽然不要砖木水泥,省工省料,却曲崎立陡,步步登高。刚走出2000多米,便气喘嘘唏,疲惫不堪。背囊中2个相机、4款镜头、加上三脚架、矿泉水和食品,重量约二三十斤,路远没轻重呀!
走到高北台丁字路口,石阶路横通东西,看西边路标,有总关寨炮台,路险无行人,正是拍照的好时机,我们毅然负重前行,边走边拍,看远山飞来峰、蓬莱峰,奇伟突起,比肩巍立,如天外飞来仰摩霄汉,看眼前悬崖绝壁,奇松怪石,惟妙惟肖。走到总关寨,道路更加艰险,百步云梯陡直竖在眼前,约有70度,真有抬头帽子落的坡度。116个台阶直通天庭,令人心生怖畏,走到半空回头一望触目惊心,两腿不由自主地发抖。爬上百步云梯,山路崎岖迂回,干净整洁,没有点滴垃圾,本想坐下喘口气歇歇脚,却见山腰起雾了,天柱山气候多变,真是名不虚传。
绝壁奇松天外来石龙宫地洞
我们顾不上休息,鼓足劲一阵暴走攀上天柱峰。远望天柱山,峭立如柱,孤身突起,石骨嶙峋,凌空耸立,看图方知海拔1760米,并不很高,但因地处南北交汇地带,独占鳌头,屹然独尊,千余年前,便已声名显赫。公元前106年,被汉武帝刘彻封为“南岳”,道教将其列为第14洞天,佛家禅宗三祖祖庭设立于此,天柱山又名皖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
正思量时,云雾从山腰腾空上来,天柱山顿时瞬息万变,时隐时现,高低沉浮,身遏行云,显出一片烟水迷离的景色,奇妙无比,瑰伟秀丽,是在诗中、画中、梦中、3D电影中才可见到的绚丽画卷,十分雄伟壮观、恢宏震撼。我们兴奋异常,一口气拍下几十张片子,更换两款镜头,还在等阳光灿烂的天柱山喜笑颜开。有人说遇有雨后初晴还有佛光出现,可是左等右等,只见雾锁云掩,天柱山羞怯地藏在白纱霓裳帐里,就是不肯露出真容,就连附近天狮、莲花、天池等大小45座山峰,也难窥全斑。
石瀑布
天过中午,无奈只好下山,下山途中,只见巨石怪洞云集交错,缠绕在诡秘的峡谷中,以飞来峰下的天柱一绝“神秘谷”最为奇险,谷底54个洞穴形态各异,雄奇灵秀,洞洞相连,纵横难辨,最为宽敞的观音洞峰林路转、石径放射性延伸,可容纳几千人,怪不得诗仙李白早就发愿“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诗豪白居易由衷赞美“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苏东坡也情有独钟“平生爱舒州风土,欲居为终老之计”。
出了山門已是下午3点,虽然饥肠辘辘,腿若灌铅,极度劳累,但大伙心情依然亢奋高涨。说天柱山的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秀,近日亲临所见,实地实景,并非虚言。峰雄、石奇、洞幽、水秀,“四绝”尽收眼底,牢锁镜头,欢快收获的心情充满身心,丝毫没有迷茫,虚逛和后悔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