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鸟
2017-12-07刘璐
刘璐
城市是地球上最新兴的栖息地,在这里动物们不得不与地球表面最剧烈的变革相抗衡。未来十年内,城市面积预计将扩张约百分之三十,这也许会对动物的生命造成威胁。但对于勇者来说,这是一个充满奇妙机遇的世界。生活在城市中好处良多,难的是如何寻找自己的一席之地。
——摘自BBC地球脉动第二季第六集
山西太原是我生活的城市,快、快、快是这座二线城市变革的主基调,母亲河汾河周边的开发建设,使得湿地不断减少。多所高校原本是鸟儿的理想家园,但近年来多数搬迁。一座座高楼大厦的起起又落落,也许城市人会说这是很自然的,人们随着经济发展搬来搬去。作为拍鸟人的我,在这里记录了一些鸟儿的生存画面,它们多数都是被迫搬迁,搬去另外一座楼或者无法跟上人类的脚步离开城市,我能做的仅仅是拍摄下这些鸟儿的历史性画面。
高耸的建筑上面有许多喜鹊的巢可供燕隼繁殖
6~8月,在我居住地的办公楼顶,我惊奇地发现了至少4巢繁殖的燕隼,它们生活在城市中央,高度近百米的大楼顶端。每天清晨,五六只燕隼围绕这个天线塔,其中一只抓着猎物向空中抛去,瞬间,其他几只在空中迅速翻飞追捕。这是燕隼的习性还是在练习幼鸟的实战抓捕能力?这个最精彩的画面我是每天用望远镜看到的,我个人是没有能力拍摄的。
城市扩张不断挤压鸟类的生存空间,大楼钢架上燕隼的魅影,拍摄时我不断地移动才找到如此狭小的孔,紧张压抑使得我呼吸困难。
高耸的建筑上面有许多喜鹊的巢,可供燕隼繁殖。鸟巢高度足够他们乘风飞翔,烈日下大面積的混凝土散发的热量,形成上升热气流,燕隼不费吹灰之力,便可以在城市上空翱翔,轻松捕食。据实际观察,燕隼在这里的主要食物就是麻雀、家燕、蝙蝠等。这4巢燕隼今年是幸运的,它们已经繁殖成功,带着孩子们离开,祝福它们迁徙路上也能平平安安。
悠闲的黑鹤
不远万里来繁殖地的普通楼燕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这几巢楼燕多年一直在师范大学教学楼的烟筒孔里繁殖,进进出出十分忙碌。随着太原市区高校的集体搬迁,教学楼被夷为平地,将来或许会变成一座座高楼大厦。
每年冬季,成千上万只大天鹅飞抵运城的黄河边越冬,从当地人自发喂食到政府重视,现在大天鹅和我们越来越亲密。这里人与鸟共同组成了最美景观。
太原市滨河湿地公园游人如织,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上(其实是一个小土丘)飘落了满地白色的槐树花瓣,一只大公鸡(雉鸡)带着几只雌鸟在这里安营扎寨。雄鸟得意洋洋,完全无视眼前的游人,尽情高歌。殊不知,这座城市的变化有时极为迅速,白色的背景其实是刚刚建起的北中环大桥和商业小区,很快雉鸡的“家”就被水淹没了。
黑鹳家族因拥有一把非常强大的保护伞“国家Ⅰ级保护动物”而存活了下来,并且常常出现在人类的视线当中。近几年,山西有好多地方都可见黑鹳的踪影,而且有一定数量。
2015年4月4日,大同广灵,水神堂景区,鸿雁迁徙途中来到这里休憩,它们本应在食物丰富远离城市的湿地休养,而今它们被迫来到人类的面前,经过长途跋涉,鸿雁疲惫不堪。
汾河湿地公园有一鱼类聚集处,这里曾经是凤头鸊鷉和众多水鸟的“饭塘”,如今早已成为人类娱乐的“钓鱼塘”。现在想要拍一张这样的片子,恐怕已是难上加难。2012年4月3日,一只花脸鸭来到这里,之后就再也没有现身。
冬季的太原,河面都已结冰,只有胜利桥附近这块巴掌大的污水排放区热浪滚滚,几十只绿头鸭乐不思蜀。过往的好心市民有时还投一些食物给它们吃。
太原中北大学是我的母校,这里的鸟儿就幸运了许多,由于地处汾河老龙头,又有二龙山为依托,这所学校依山傍水,校园内植被茂密,是鸟儿最喜欢的地方,这里的鸟与人和谐共处。
2014年9月21日,汾河管道桥西岸,迁徙来一只漂亮的“红喉歌鸲”和一只稀罕的“蚁鴷”,一时间轰动省城鸟友。来年再来这里寻觅,物是人非,红喉的地盘已被熙熙攘攘的饭店取代。
得知汾河湿地公园出现红胁绣眼鸟的消息,着实兴奋了一番。快速赶到和林业部门的周老师及同事会合,结果眼前的一幕令人悲愤,几百只可爱的绣眼鸟根本就不是迁徙来到这里的,是所谓的“好心人”,花重金到市场上买来放生的,此时,这几百只可爱的小鸟大多数已奄奄一息,活蹦乱跳的是极少数。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几百只绣眼鸟所剩无几。
雉鸡在槐树下安营扎寨
放生,看似一个大的善举,实质背后是助纣为虐,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这样做只能是恶性循环,错上加错。
近年来,太原市汾河加大治理的力度,两岸种植了各种鸟儿爱吃的花和果树,河里投放了鱼苗,引来各种吃鱼的鹭鸟和水鸟前来觅食。
随着城市校园搬迁工作已近尾声,学校建成时鸟儿们几乎同步进入校区,水塘里飞来了各种鸭子,水池里的荷花,岸边的芦苇都是鸟儿的生存之地。这就是城市快速变迁,鸟儿快速适应变迁的表现。
绣眼鸟
城市,新的区域建成了,新的希望又一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城市与鸟,幸运或不幸,也许这是我们永恒的话题,代替无法和人类直接交流的鸟儿,让我们讨论起来。让更多的人能感知到身边的鸟儿,让更多的人能驻足欣赏它们的美貌,让更多的人能把一点点关心放到它们身上。看看我们的城市,窗外的阳台上繁殖的珠颈斑鸠一家,烟筒孔里的麻雀和楼燕,成群飞来吃海棠果的灰喜鹊,到处敲敲打打的大斑啄木鸟……它们和我们共同生活在城市中。寒冷的冬季抛洒一点粮食到窗台;拆迁时关照下刚出生无法飞翔的小鸟;少采摘一些公园的果子;走路时绕开鸟儿聚集的地方。
希望人类能尊重、顺应、保护自然,在遵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从事人类活动,给动物“留下一片净土”。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