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步履铿锵的五年
——记三位从教五年的教师

2017-12-07韦焮

未来教育家 2017年9期
关键词:丹阳老师孩子

本刊记者 韦焮

步履铿锵的五年
——记三位从教五年的教师

本刊记者 韦焮

(一)王文婷:教书是最有趣的事

她从小就喜欢拿着教鞭学着老师的样子,二年级开始学写字时,看着老师将一个又一个端正的字写在田字格里,阳光透进教室的玻璃窗户,她就下定一个小小的决心,“我要学好这些字,将来也要做一名教师,将这些生字和知识传授给我的学生们。”那个时候的王文婷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不懂得教师责任的重大与意义,只是一心想着长大后的自己也要像老师那样传道、授业、解惑,但是她却和别的孩子有那么些许不同,她是一个心中有明确梦想的孩子。

梦想成真

王文婷毕业于青岛师范学校,继续教育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不停地学习,只为不停止追梦的脚步。2012年8月,王文婷参加了青岛市市南区的教师招聘,并顺利通过招聘分配到了位于前海之滨的青岛朝城路小学,在这里开启了令她期待的教育之旅。王文婷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老师,承担起了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学工作。

当梦想成为现实,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第一次走上讲台,王文婷就是笑。她说:“看着坐得笔直的孩子们,我一时半会儿没有开口讲话,原先都准备好了稿子,一进来就语塞了,看着可爱的他们,我情不自禁笑了。”

工作的第一年,王文婷的班里有一个不一样的小姑娘——娜娜。出生时的意外,娜娜的右手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灵活运用,脑部发育迟缓,小小的她在班级中似乎永远是动作最慢的那一个。但是,她每天都是来得最早的,她会提前开窗通风,她对同学非常热心,她会和每一个遇到的老师同学打招呼。王文婷在娜娜的身上看到了坚强与乐观,她坚信,没有一个孩子是不优秀的,只要善于捕捉闪光点,你就能看到。所以,她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哪怕这个学生在别人眼里是“金刚”。

王文婷刚入职就碰到了“四大金刚”,上课不听讲、下课不听话,同事都为她紧张,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怎么镇得住这些“金刚”呢?王文婷哪能后退,她开始去了解他们,包括他们的家庭状况、性格脾性,花很多时间来观察。她决定先靠近“金刚”,聊天,谈心,玩游戏,是很走心的那种。其实孩子们都是善良的,有人说他们暴躁、调皮,王文婷感觉到了这些孩子之所以不一样是因为孤独。王文婷俯下身子来关心他们,时刻蹲下来跟他们说话,用游戏鼓励学生学习。在毕业典礼上,一个“小金刚”把他认为全世界最好吃的食物——汉堡当作礼物送给王文婷,看,这还是当初上着课都会跑出去的“金刚”吗?后来,王文婷的班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四大金刚”,要是问学生王文婷是谁,他们都会这么说:“这是我姐姐啊!”,除了“姐姐”这个称谓,孩子们还会叫她“老王”。除了学生,就连家长也是非常喜欢王文婷。王文婷曾答应“金刚”带他去看做生意的爸爸,前提是要好好学习,他们后来一起去了,这位爸爸还买了一“桶”零食给他们吃。

王文婷刚入职就有着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以五年为阶段,制作了一个层层递进的目标规划。首先,要在班主任管理工作方面确立一套自己的管理体系,通过向老教师取经,结合实际工作,她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班主任管理体系,所带的班级被评为“青岛市市南区优秀中队”。其次,确立属于自己的学科教学风格,通过教研活动的深入,王文婷形成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风格,执教市南区语文公开课《生活化习作》受到一致好评。今年刚好是第五年,王文婷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目标基本实现。这是她从毕业生转入教师角色的一个重要基点,她从“关注自身”转向“关注每一个孩子”。王文婷经常向学生们“讨教”学习,了解孩子们最时兴讨论的话题是什么,对她来说,这是一种很喜欢的相处方式。路漫漫其修远兮,对于她来说,未来的教育之路还很漫长,初心不变的她仍然在求知探索。

“很开心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

王文婷与同事们开玩笑:没有老师做不了的事儿,打扫卫生、班级侦探、制作板报手抄报……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做不到。还没有真正当上老师时,她以为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上课、管理班级,后来发现教师工作繁琐复杂,不仅需要备好课上好课,做好与家长的实时沟通,还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行为与心理变化,帮助他们调整好自我状态,同时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多种符合年龄特征的实践活动。她说:“我觉得做教师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每天都过得特别快。每天的忙碌生活,都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拥有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这让我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和价值感。”

五年的教育生涯,王文婷根本没有过职业倦怠,她说:“我是真心喜欢教师这份职业,喜欢跟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她安静起来就是一个恬静的美少女,动起来就是一个灵活的女汉子,是在学生堆里都看不出来是老师的人。她说:“我喜欢和学生玩剪刀石头布,跳皮筋,老鹰捉小鸡……你会不会觉得我很幼稚啊?”也许正是因为她这样简单的性格,孩子们才会那么喜欢爱笑、浑身散发正能量的王老师。工作遇到困难,她会“跳”出来进行理性和感性的分析,实在无法解决,就向师傅和同事求助,这时候就没什么难事了。王文婷的师傅王春霞是学校组织师徒结对时认识的,同样毕业于青岛师范学校,她们像朋友,也像姐妹,甚至像母女。在教学、管理学生、与家长沟通方面,她都会向师傅取经。

2016年9月10日的教师节,毕业生纷纷回校看望老师,“当学生们飞奔过来,扑向我怀抱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原来教师最大的幸福感不是上一节多么完美的公开课,也不是教出多么伟大的学生,而是看着自己教过的孩子幸福健康地长大。”王文婷说,曾经不善言辞的大男孩竟然对她说“王老师,我想你,我想你……”,这让她不胜感慨。

工作五年,王文婷自认为还是个“新”教师,工作经验与教育智慧仍显不足。她一直在不断学习,不断读书,她心中认定:“只有不断读书充实自我,才能够把更多的知识传授给我的学生们。”

如果要对五年前的自己说一句话,王文婷笑眯眯地说:“很开心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她每天都在和世界上最可爱的人儿相处,每天都在做着最有趣的事。比起教龄很长的“师傅们”,她或许不够成熟,但却是这份青涩之心带着她一往无前。

王文婷与学生

(二)周琪升:自信如我,拼搏不止

2008年,周琪升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时,身为高中地理教师的姐姐推荐他选择了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大二时,他参加了学校的职业规划演讲比赛,就在那个时候,他就确定了自己的工作目标——中学教师。

努力努力再努力

毕业前,周琪升参加了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地理教师招聘活动,并顺利通过招聘进入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经实习,代课,转正这三个过程正式进入教育行业。这所学校是吉林省名校,周琪升经历了三轮应聘,历时两个多月,最后才成功。找到工作后的他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一边实习一边准备考研,晚上的时间既要备课又要准备考研内容,基本上都是十二点后才能睡觉。他说:“当时还是很辛苦的,但组里的老师都很支持我,白天我去听组里老师的课,学习经验,整理教学设计,到我上课时候就轻松很多,所以当时把重心放在了考研上,考研结束后,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中啦!”

周琪升告诉自己:多数时候,不是看到希望才努力,而是努力才能看到希望。他如愿成为了东北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接下来的日子也变得更辛苦了。他开始了来回“奔波”的节奏。上午到大学里上课,下午回中学给学生上课,晚上备课。他说:“白天工作比较忙活,晚上比较静,所以得利用晚上时间。”记者问他是否有继续读博的想法,他语气轻松:“我个人的职业定位就是中学老师,家人也非常满意,书念到一定程度够需求就行,读博士等以后有这个需求再读吧。”相信有过这段经历的周琪升,应对将来的进阶之路会更娴熟。

周琪升清楚地记得执教生涯的第一节课。课前,他透过窗子观察学生和班主任,嘴中不断重复自己的开场白,铃一响,他快步走上讲台,学生随即给了他这位新老师雷鸣般的掌声,本不紧张的周琪升,突然变得紧张了。自我介绍后,他带着学生们认识了“什么是地理?为什么学地理?怎么学好地理”这三个问题,这节课,周琪升十分投入。

周琪升与学生

李丹阳与孩子们课间玩耍

“眼神,应该像阳光一样充满温情”

周琪升上课的时候有一个自己的法宝——“眼神交流”。他在课堂上时刻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他坚信眼神与眼神的触碰可以带动学生学习激情,也可以让老师充满被认同感。让他坚信眼神交流力量的是一位叫“刘函宇”的学生。刘函宇在课堂上每每听到关键处,都会看着老师的眼睛,给予回应,或微笑,或点头,或质疑,周琪升立刻从这些微妙的变化里获取信息,作出判断,随时转换教学策略。多次地理考试中,刘函宇的地理成绩均是满分。周琪升骄傲地说:“刘同学是年级第一名哈!”

课堂上,学生的眼睛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懂与不懂,会与不会,疑惑,惊讶,走神,专注,或者别的什么信息,都在学生的眼睛里。周琪升满怀期待:“未来我的眼神,应该像阳光一样充满温情,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能沐浴在我充满温情的目光下。”

刘函宇这么评价周琪升:“周老师不论在课上还是课外都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人,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周老师生动有趣的课堂是学习的良好调剂,在同学们违反纪律的时候,他也会严加管教。”

周琪升不仅负责教学,他还是年级管理干事。课堂上的教学只占了他工作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学生的学法教育,学校规定老师的日常工作,老师自身的培训成长教育,等等。在他看来,老师们都是多面手。全年级的学生周琪升基本上都认识,他就像大哥哥一样,帮助学生及时纠正不好的行为习惯,也陪他们一起学习。谈及学生,他一直很骄傲:“我们年级的学生很优秀的!”

周琪升已经实现了自己的前期职业规划——做一名重点中学的地理教师。他下一步的职业规划便是向科研教研型名师努力。谈到职业倦怠这个问题,他说,在繁琐复杂的日常事务中也许会有些许疲倦,但是在追求创新、效率,并得到肯定和支持时,这些倦怠就会减弱,以致消失。他曾获得“东北三省中学地理教学研究会地理学科骨干教师”“东北三省中学地理教学研究会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他没有“偶像”,他相信的就是坚持自己的路,在反思中不断修正自己。在教师节表彰大会时,自己是受表彰的对象,这无疑是他感到最幸福的时刻,感觉踏实有干劲。回望过去的五年,他说:“我很满意当初的选择。”

工作五年,本是青涩年华,周琪升更像是高大、生长迅速的竹,一直很自信,一直很乐观。“阶前迸笋从侵迳,雨后垂阴欲覆邻”,只要给他阳光雨露,他就能奋力拼搏。

(三)李丹阳:向往简单,快乐生活

幼儿教师李丹阳,生于教师之家。父亲是中学老师,姐姐是小学教师。她小的时候喜欢和小玩伴扮演老师,可以说,做教师这个梦想,是从小伴随长大的。

一步一步,慢慢来

在真正踏入幼师行业这一步,对她影响最大的就是带班老师李劲松,李丹阳见到了真正的幼儿教师和自己心里所想的出入。孩子“屙裤子”了,李老师马上把孩子抱过来换裤子,还让其他的小朋友先出去,安慰孩子:“没关系的,你可能是吃坏了肚子,是不小心的,你自己也没来得及说。”其实这个孩子非常紧张,小脸通红,但是很快情绪就恢复了。毫无经验的李丹阳设想,如果是自己,肯定没办法一开始就处理得这么好。但是有一点她深深记在心里——真的要很爱很爱孩子。

第一次进班,李丹阳特别紧张,甚至说话都有点结巴了,她开始给孩子们讲故事,孩子们投入听讲,李丹阳的紧张感也就渐渐消除了。入职以后,她想的就是做一名好老师,孩子们能够喜欢自己,没有多远大的职业规划,每天孩子们高兴地和她打招呼就让她足够享受了。现在的她希望在幼教行业走得更远。

每天,幼儿老师都会在教室门口迎接小朋友,从家长手里接过孩子,还要与家长聊一聊孩子的情况。很多时候,你会看到很多教师版的“树袋熊”,老师要抱着哭闹的孩子,要给“入园焦虑期”的孩子喂饭,要随时拉着“懒得动弹”的孩子做游戏,要安慰不小心“屙裤子”的孩子,要帮孩子们洗在幼儿园里不小心弄脏的衣裤……

作为北京市优美嘉和幼儿园的带班老师,和孩子们交流、和家长交流成了李丹阳一天的主要工作。其实,李丹阳的工作远不止早上7:30至下午5:00这个时段。每天早上,李丹阳七点左右就要到幼儿园,准备迎接孩子,每天送完最后一个孩子,园所内部还要进行一天的教学总结,安排第二天的具体事项。和其他中小学老师不一样的是,李丹阳除了要安抚一些分离焦虑的孩子,也还要安抚一些放不开手的家长。课外活动家长的探视,有时会引发孩子的念家情绪,老师要想尽办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幼儿教师不仅要关注孩子们的饮食起居,还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安全。李丹阳的班里曾有一个患“高热惊厥”的孩子,入园后突然抽搐,为了不让孩子咬到自己的舌头,李丹阳立马把手放进孩子的嘴里,接着赶紧联系医院、家长。她的手指虽然受伤了,但是好在孩子没事,此后,她更加谨慎了。

“我还是喜欢自己的工作”

李丹阳平时很忙,只能抽空在手机A P P上看优秀课件,跟老教师讨教学习,也会看书,给自己充充电。幼儿园这些三四岁的孩子,在李丹阳看来,每个孩子都特别聪明、可爱、善良。她认为并没有真正调皮的孩子:“每个孩子特点都不一样,比如不听话的孩子,可能就是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才不会按照老师的想法来做事情。而调皮的孩子就是比较喜欢探索,喜欢摸摸这儿,摸摸那儿,对世界充满好奇。”重要的是需要老师来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在她眼里,孩子身上没有缺点。

幼教老师面对的都是幼童,个个都是家里的宝贝,在有些方面,家长难免会不理解老师,李丹阳也会有委屈,她认为只有更努力工作,认真陪伴孩子,多沟通,就一定会得到家长认可。压力都是有方法克服的,只要把事情解决了,哪还有压力呢?每天下班后,李丹阳会听听音乐,追追剧,健健身,吃好吃的,这是除了工作后,最让她放松的事情。

李丹阳从教五年,她收获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孩子的依赖,细腻的感情最让她感动。孩子主动说“老师抱抱,老师我爱你,老师我喜欢你,老师您就像妈妈一样”,这个时候的李丹阳是最幸福的,她给了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这让她像打了鸡血一样,所有的倦怠一扫而光。“听过很多有很丰富经验的老师说过,他们带过班的孩子上初中、高中,大学,会给她们打电话,我觉得那个时候也会很幸福,也很期待着我会有那一天。”李丹阳憧憬着。

李丹阳认为,幼儿园与小学、中学有所不同——生活优于学习,幼儿园的孩子表达能力不及小学生清晰,更多需要肢体语言。每天的工作都很繁琐,主要以培养幼儿常规为重点,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比如:讲礼貌、讲卫生、自己吃饭、饭后能自觉擦嘴、正确地洗手、良好的坐姿、用心倾听、不攻击他人,等等。老师需要有耐心,还要细心。在这方面,幼儿园的王园长一直是李丹阳的学习对象,她温柔、做事情有条理、经验丰富、处理问题有方法。李丹阳希望自己不断进步,也能成为像王园长那样的人。

整个幼教行业,每个人几乎都是从最基层做起。刚入职,干的是保育工作,这是最辛苦、最累的,除了身体方面的劳累,更多的是心理的不平衡。李丹阳身边的同学很多都放弃了,她也差点放弃,但是喜欢简单、喜欢孩子的她最终坚持下来了。孩子们的毕业典礼上,每个人都眼泛泪花,李丹阳感动不已。这些真挚感情里饱含了很多内容:孩子懂得老师的陪伴、老师对孩子的不舍、家长对老师的感谢……记者问其想对五年前的自己说点什么,她脱口而出:“还好当初没有放弃!”是啊,还好坚持下来了,现在这样简单快乐的生活不正是她追求的吗?

比起新入职的教师,李丹阳显得游刃有余;跟教龄更长的老师相比,李丹阳还少点“火候”。“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在坚持和探索中稳步前进,她总会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后记

王文婷、周琪升、李丹阳的五年,是身份转换的开始,是稚嫩青涩走向成熟稳重的必经过程。他们兴许没有多么伟大的贡献,没有多么宏大的志愿,他们也许曾经不安、冲动,却始终饱含激情,步履铿锵。生活还在眼前,远方桃李朵朵。他们内心有一片花园,一边工作,一边“播种浇水”,待到下一个五年,一定会长出更多美丽的花草。

猜你喜欢

丹阳老师孩子
孔门十二时辰
李丹阳雕塑作品
李丹阳
Research on stateful public key based secure data aggregation mode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①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老师,节日快乐!
孩子的画
老师的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