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民办高校急性运动损伤防控模型研究*

2017-12-07苏传俭万传金

菏泽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校园生活民办高校防控

苏传俭, 王 莉, 万传金,凌 军

(1.安徽三联学院体育部,安徽 合肥 230001;2.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安徽 合肥 230001)

新时期民办高校急性运动损伤防控模型研究*

苏传俭1, 王 莉1, 万传金1,凌 军2

(1.安徽三联学院体育部,安徽 合肥 230001;2.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安徽 合肥 230001)

根据防控伤害的Haddon模型及其在体育中的运用,对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课堂、校园生活和体能测试中大学生急性运动损伤的防控进行探究,建立了相应的急性运动损伤防控模型.

民办高校;急性运动损伤;损伤防控

在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高校大学生中开展体育运动,需要大学生们掌握好体育保健、科学的运动健身方法、运动康复等体育知识,这样就可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在校园的开展,使学校体育健康蓬勃发展.

1 Haddon矩阵模型在体育中的运用

美国公路交通专家Willian Haddon于1972年提出的用于预防和控制伤害的Haddon模型,是一种实用的、可跨学科提供对策和预案的工具,能帮助深入认识各种突发事件的实质,预防突发事件发生.

著名人体运动研究学者Timpak T等认为,Haddon矩阵模型不仅可以运用到交通和公共领域,而且完全可以应用到运动的伤害应对上来.Timpak T根据Haddon理论模型把运动伤害发生的可能原因作了阶段性的罗列,见表1[1].

运用Haddon矩阵模型进行运动伤害防范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本文选择Haddon模型[2,3],运用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民办高校急性运动损伤出现的防范和控制进行探究.

2 新时期民办高校急性运动损伤原因

人们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称为运动损伤,多与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动作,运动训练水平,运动环境与条件等因素有关[4].急性运动损伤[5]是指间接或直接力量一次作用而发生的运动损伤,伤后症状迅速出现,病程一般较短.对安徽三联学院大学生有关调查表明,大学生运动损伤以急性扭伤为多见,以轻度损伤率高.

运动损伤发生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两种,第一主观因素:身体机能、技术、心理及其他组织安排方面;第二客观因素:训练比赛的天气、场地、器材和意外突发事件.造成运动损伤的并非是某单一因素而更多的是多种子因素的集合,所以运动损伤各原因之间相互联系与影响[6].

运动损伤出现原因具体如下:体育教师教学中热身活动不充分,犯规、身体的冲撞,教师的医务监督不足,学生技术动作错误练习,带伤上课、带伤训练比赛,自我保护意识差,学生身体素质差、身体疲劳,训练负荷不合理,场地器械以及装备问题,不良的气候因素(季节因素),心理因素等等.

2.1体育教学课堂中产生急性运动损伤的原因

体育教学课堂中,学生的身体疲惫、注意力不集中、肢体动作不合理、准备活动不充分是出现急性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2.2校园生活中产生的原因

2.2.1 普通生活中产生急性运动损伤的原因

大学生生活中,由于秋冬季节天气寒冷,需要经常打热水上下楼梯,便容易造成脚踝扭伤,损伤原因体现在自我保护意识差,注意力不集中,缺乏体育锻炼,楼梯的场地危险这些方面.

2.2.2 校运动会中产生急性运动损伤的原因

秋季每年大学校园举办学校运动会的最佳时节,运动会之前的训练,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准备活动不充分,训练时间大多是晚上自习时间,天黑容易看不清,场地也有破损的情况,所以有更多急性损伤出现.运动会的时候,有些运动员兼项参赛,身体疲劳,带伤比赛,激烈的赛场情况,也使锻炼少的大学生们出现损伤的情况增多.

2.3体能测试中产生急性运动损伤的原因

一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体质测试,一般会在上半年或是下半年举行.测试项目有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m跑、800m/1000m跑、正手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在坐位体前屈拉伸时,有时会出现韧带的急性拉伤,50m跑时会出现急性的脚踝、跟腱损伤,800m跑有时在起跑时会出现摔伤等.

3 急性运动损伤防控模型

对安徽三联学院2016级100名新生入学前的调查表明,知道急性运动损伤的新生为11%,了解损伤预防的新生仅为3%.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实效的急性运动损伤防控模型,这对大学校园体育的健康开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基于Haddon矩阵模型,结合新时期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课、校园生活和体能测试中产生急性运动损伤的不同情况,分别建立了相应的运动损伤防控模型.

3.1教学课堂急性运动损伤防控模型

体育教学课堂急性运动损伤防控模型,见表2.

表2 教学课堂急性运动损伤防控模型

由于教学中运动量不大出现的急性运动损伤一般程度较轻,所以,引入防控模型预防基本上可以控制急性损伤的发生.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对于体育技能的科学练习,提升学生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3.2校园生活急性运动损伤防控模型

校园生活急性运动损伤防控模型,见表3.

表3 校园生活急性运动损伤防控模型

校园生活中出现的急性损伤有轻有重,必须加强防范,防控模型并不能完全遏制意外的发生,建议结合大学生意外保险,保障生命安全.从体育教学中引入到生活中的体育知识,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更平安,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校园体育的开展,让大学生对体育有了更多的认识.

3.3体能测试急性运动损伤防控模型

大学生体能测试急性运动损伤防控模型,见表4.

表4 体能测试急性运动损伤防控模型

体能测试是每年一度国家对大学生体质的监测,所以,对大学生来说也是检验身体状况的一次测试,通过新模型的防控,可以有效地改善测试时出现的急性运动损伤.

4 结论与建议

运动损伤作为运动医学临床工作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为运动医学学科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已成为体育科学研究的热点,展示了广泛的研究前景[4].

新时期民办高校急性运动损伤防控模型可以促进校园体育运动的开展,强健大学生体魄,同时在全民健身中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多维性、灵活性等特点.新模型并不能遏制损伤的发生,只是在源头上进行预防,使损伤减轻,损伤后积极康复,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人体的健康.

[1]Timpka T,Ekstrand J, Svanstroem L.From Sports Injury Prevention to Safety Promotion in Sports[J].Sports Med,2006,56(9):735-745.

[2]Bamett D J,Balicer R D, Blodgett D,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the Haddon matrix to public health readiness and response planning[J].Environ Health Perspect,2005,113(5):561-566.

[3]Conroy-Carol M P H, Fowler-John B S. The Haddon matrix: Applying an epidemiologic research tool as a framework for death investigation [J]. The America Jaumal of Fovensic Medicine and Pathalogr,2000,21(4): 339-342.

[4]杨志栋,王晓倩.运动损伤研究现状综述[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6):786-788.

[5]曲绵域.实用运动医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45.

[6]朱章标,鹿红宁,张方同.中国优秀蹦床运动员损伤特征、原因及防治[J].中国体育科技,2014,50(1):43-47.

AcuteSportsInjuryPreventionandControlModelsResearchinPrivateCollegesNowadays

SU Chuan-jian1,WANG Li1,WAN Chuan-jin1,LING Jun2

(1.Faculty of Sports,Anhui Sanlian University,Hefei Anhui 230001, China;2.Foundation Department, Hefei Institute of General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Hefei Anhui 230001, China)

Based on Haddon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the author has made adequate investigation about college students suffering from acute sports injury in their P.Eteaching classes, campus life and physical ability tests in quite a few private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Subsequently, he puts forward valuable theory about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thletic injury.

private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acute sports injur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jury

1673-2103(2017)05-0131-03

2017-05-18

安徽三联学院社科基金资助项目(skyb2016004)

苏传俭(1981-),女,安徽安庆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等.

G804.22

A

猜你喜欢

校园生活民办高校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彩的校园生活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校园生活的幸福密码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爱上劳动,开启幸福校园生活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