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源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典型技术集成和发展模式

2017-12-07济源市农牧局段来成

河南农业 2017年12期
关键词:济源市绿色融合

济源市农牧局 段来成

济源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典型技术集成和发展模式

济源市农牧局 段来成

济源市是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17年获批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全市现代农业经过多年来持续发展,呈现出绿色发展导向明确、绿色发展观念深入人心、科技支撑有力的良好局面,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济源市城镇化和工业化推进较快,人地矛盾突出,环境容量不足,农业发展方式急需进一步转变;二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形式单一、链条较短,循环农业发展水平急需进一步提升;三是山陵区水资源缺乏,且开发利用难度较大,节水型农业建设任重道远。

一、探索农牧和谐匹配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见图1)

济源市东部和谐农牧发展功能区土地平坦、地力肥沃,是全市高标准粮田规划区、粮食生产核心区域,也是畜牧养殖传统优势区,具备农牧匹配的基本条件。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粮食作物要稳定优质小麦生产,确保口粮绝对安全,重点发展强筋、弱筋小麦,继续调减籽粒玉米,发展青储玉米、苜蓿等优质牧草,大力培育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形成以养带种、牧林农复合、草果菜结合的种植结构。通过对该区域的产业种养规模、承载力的控制,设定农业产业、生产方式、环境目标,分时段、分空间、分类别,进行全域一体化规划,通过政策、机制、管理、技术等措施一齐发力,达到农牧结合匹配、资源利用合理、农村和谐宜居的目的。

(一)主要技术集成

粮改饲、秸秆还田、禁养区划定、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粪污就地消纳、全株玉米青储、秸秆基料化等。

(二)主要支撑项目

畜牧退川进岭上山、惠龙牧业、瑞辉秸杆基料化、赛克星蚯蚓有机肥、鸿运食用菌、中船重工循环农业、三兴生物、众益动物无害化处理等项目。

二、探索减量化绿色农业发展模式(见图2)

济源市西部绿色农业发展功能区属山区,生态环境优美,发展绿色、有机高端农产品具备优势,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资源相对贫瘠,实施减量化精准农业势在必行。减量化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的基本手段是“一控二减三基本”,最终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农产品质量。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发展节水灌溉、推广生物绿色防治、测土配方施肥、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大力发展“三品一标”等技术措施,实现资源贫瘠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主要技术集成

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技术、高山越夏蔬菜生产技术、“一控二减三基本”、废弃包装物回收利用、节水灌溉等节约型农业、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

(二)主要支撑项目

君源有机农场、绿茵种苗物联网、寺郎腰绿色防治基地、王屋山水库复线工程、新愚公农场节水灌溉、王屋山烟田提升等项目。

图1 农牧和谐匹配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图2 减量化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图3 “畜-沼+”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模式

图4 生态田园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三、探索“畜—沼+”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模式(见图3)

济源市北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功能区是全市设施农业发展集聚区,日光大棚、连栋温室等农业设施连片集中,同时农村沼气发展起步较早、使用普及,以沼气为纽带的“畜—沼+”资源综合利用是该区域适宜的发展模式。根据农牧结合和生态循环的原理,以沼气工程为纽带,通过“畜禽粪污-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农业生产(菜、林、粮、果)”生态循环,以“三沼”处理利用为核心,将畜禽养殖与粮、菜、林、果生产、生态环境改善有机地结合,实现协同发展。

(一)主要技术集成

全株玉米青储、沼气生产技术、三沼应用、“三改二分一利用”、无土栽培技术、设施农业生产、水肥一体化等。

(二)主要支撑项目

思礼涧南庄“三沼”利用、夏神庙奶牛场资源综合利用、永兴牧业、虎尾河奶牛场“畜—沼+”、山口村生猪养殖排污综合治理等项目。

四、探索生态田园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见图4)

济源市南部资源循环农业发展功能区毗邻黄河,环境容量大,旅游资源丰富,新兴业态活跃,一、二、三产业融合较好,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健全农业产业体系、促进上下游产业链接、打造生态田园的理想场所。生态田园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是将生物链应用于农业产业链接所衍生的一种发展模式,将上游产业的产品作为下游产业的原料,从而达到产业良性循环,实现农民多环节增收。其在理论范畴上综合了农业纵向一体化和“六次产业”,其核心内涵指向多元市场主体依托高效经营模式,利用休闲观光、文旅结合外溢效应等,创造出回流“三农”的一、二、三产业融合新价值。

(一)主要技术集成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村垃圾污水处理,生态链循环等。

(二)主要支撑项目

太行周庄、官帽山休闲观光农业、青萝河美丽乡村、养生嘉源、大地农业、瑞星“公寓式”养猪生态园等项目。

猜你喜欢

济源市绿色融合
绿色低碳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济源市关工委领导看望帮教失足青少年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济源市
村社贸易的形成与社庙演剧的传承*——以济源市南姚汤帝庙为例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全民健身背景下济源市业余太极拳开展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