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港口堆场散货管理与作业流程优化探讨
2017-12-06邱凌云
摘 要:港口作为开放经济环境下,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散地,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也开始了转型的过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主要港口的吞吐量也大幅度上升,因此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堆场散货的有效管理,并优化作业流程成为港口转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问题入手,探究信息化背景下,港口堆场散货管理与作业流程发展趋势以及技术应用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港口;堆场散货管理;优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开放程度的逐渐提高,港口综合物流体系的建设也逐渐完善,但是,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对港口在货物装卸、堆存、理货、分装、加工、集疏运等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人工管理以及作业模式中难以适应其发展需求,所以,建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港口堆场散货管理模式,并实现作业流程的优化也逐渐成为现代港口转型的主要趋势。
一、港口堆场散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货物吞吐量的逐渐增加,我国一些港口在转型中逐渐暴露了问题,其中质量差、效率低、成本高是目前港口堆场散货管理问题的集中体现。从信息化管理的角度来讲,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堆场散货管理的作业流程过于复杂,且缺乏对码头泊位的信息化管理,造成港口管理结构不合理,例如一些港口码头的泊位不足,或者存在在调度中不合理,一些散货缺少专业的卸货深水泊位,而一些泊位却处于闲置状态,这种资源使用中失衡情况严重影响了港口的运营管理效率;2.集疏运网络体系的构建不够完善,影响了港口堆场散货管理效率,在港口物流体系建设中,公路、铁路也是其物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门,但是一些港口在与内地交通系统联系的过程中,缺乏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造成了彼此之间沟通障碍,如在恶劣天气或者交通管制等不可控的条件下,交通系统的瘫痪会严重影响港口散货的运输,进而影响了港口堆場散货管理水平;3.库场系统不健全,在堆场散货管理中,由于码头泊位以及集装箱、液体化工罐区缺乏,港口的生产能力大打折扣,在物流运输中增加了短倒费用,尤其是在港口繁忙的情况下,港口的集疏运能力难以满足堆场散货管理要求,从而抬高了港口的运输成本;4.管理体制不完善,在港口堆场散货的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管理体制的构建是信息技术的必要保障,但是在实际管理中,港口无论是在组织建设还是职能发挥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智能化生产流程的构建中,缺乏对市场竞争环境的分析,且体系内部各部门缺乏大局观,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尤其是在分工越来越细致的情况下,各部门都会以自身专业为重,进一步增加了彼此之间的冲突,从而影响了智能操作效果;5.港口堆场散货管理的工作人员信息化素养有待提高,目前多数港口的堆场散货管理主体还是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在调度、货运、理货、生产、数据传输等环节缺乏信息素养,缺乏灵活采用操作信息系统的能力,在工作中人为失误较多,从而影响了港口堆场散货管理效果。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港口堆场散货管理与作业流程发展趋势
目前实现堆场散货的信息化管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作业流程,已经成为港口发展的主要趋势,如荷兰的鹿特丹港作为“欧洲门户”,其在信息化港口建设中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85年荷兰为了满足国际货运需求,斥资1000万美元开发了EDI(电子数据交换)服务系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鹿特丹港在应用EDI服务系统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有效的信息传输,还成功地开发了电子商务业务;新加坡港作为新加坡的重要经济支柱,其在港口发展中也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并实现了国家贸易网络系统与EDI技术有机融合,这不仅完善了港口管理的信息库,更推动了港口堆场散货的模块化、规范化管理。
目前我国主要港口在信息化建设中也初见成就,如大连港、天津港、日照港、上海港等。这些港口在堆场散货管理中利用GPS货运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货物的智能化定位与监督,同时在信息化建设中,技术部门还配合GIS技术,条形码扫描等技术实现了对公路、铁路等物流系统的有效衔接,从而在作业中实现对货物数据的及时传输、精确定位以及信息共享等,同时在优化作业流程中,落实无人化管理模式,以减少认为操作的失误率。还有一些港口虽然没有利用GPS货运管理系统,却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实现了对货物的扫描与识别,并利用货运办公大厅实现与与客户之间有效的信息沟通,从而推动了港口堆场散货管理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
三、港口堆场散货管理与作业流程优化的主要信息技术
目前在港口堆场散货管理与作业流程优化中,相关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差分定位技术,即利用GPS卫星定位系统不断调整定位误差,并根据管理需求适时提供定位数据。近年来这一技术在港口堆场散货管理中的应用逐渐广泛,管理者在作业流程中,可以获得高度精确货物的位置,并做出实时监督与调度;2.射频技术,即利用射频信号识别货物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其在上个世纪80年代出现之后,在经济社会中得到广泛运用,而在港口堆场散货管理中,利用射频技术可以有效控制货物质量,并提高作业流程的安全系数;3.GIS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其以地理空间为基础可以实现对监测空间的地理模型分析,在港口堆场散货管理中,技术人员可以利用GIS技术实现对港口作业流程的立体化、可视化管理。
四、基于信息技术的港口堆场散货管理与作业流程的特点
现代化港口的堆场散货管理与作业流程优化离不开信息技术。随着信息技术港口管理中的运用,堆场散货管理与作业流程在实践中也呈现出了明显的特征:1.网络化。在堆场散货管理中,信息技术利用专业的网络系统能够实现对货物运输的系统性管理,如运用船只从散货的入港,到装卸货,再到散货登记,以及具体管理,整个流程都是通过网络系统操作完成的,每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整个堆场散货管理的效率;2.物流化。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运输系统的结合,形成了一个立体化的物流体系,在港口的堆场散货管理与作业流程中,管理者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陆、海、空三种运输方式的整合与调度,从而变革港口作业的经营模式,提高集疏运效率;3.一体化。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港口的堆场散货管理与作业流程打破了传统运营模式中沟通内陆运输与水路运输的单一模式,实现了多种运输方式的整合,这不仅扩大了港口堆场散货管理的空间,也强化了现代化港口的辐射作用;4.信息化。港口的堆场散货管理中装卸、通关、集疏运储备、配送等流程在信息的指挥下进一步提高效率。
五、基于信息技术的港口堆场散货管理与作业流程优化效果
基于信息技术的港口堆场散货管理与作业流程优化,需要事先对信息系统的设计。在系统设计过程中,技术人员根据港口管理需要,确定客户层、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层,在信息系统平台上,各层次之间根据堆场散货管理实现信息交流,并不断优化其作业流程。
在信息化时代,港口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首先有利于优化货物的作业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在堆场散货管理中,相关部门可以利用GPS技术、射频技术等实现对货物的全过程控制,提高实时监测效率,并推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提高合作效率。其次,有利于节约人力成本,减少堆场散货管理中的人为影响因素。在堆场散货管理中,利用自動化系统代替人工操作流程,这样不仅减少了理货人员的人工成本,也为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压力,减少了物流数据的误差。再次,有利于实现自动衡重,降低港口管理成本。利用信息系统,管理部门可以实现对货物的自动衡重,减少司磅人员工作量,减少货物衡重误差,同时也降低了称重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成本。最后,有利于实现港口堆场散货管理信息的实时更新,推动信息共享。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港口地图的实时更新,同时将最新信息利用系统平台传递给口岸、代理、货主、交通等各环节,以深化信息沟通。
六、结束语
总之,随着港口物流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港口堆场信息化管理受到了高度重视,然而,由于大宗散货自身的特殊性,其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且堆场作业流程过于复杂使得散货计量方式难以满足业务快速增长的需求。因此,我国在港口转型过程中,应该从信息技术研发的角度出发,不断简化堆场作业流程,改善作业效率,进而提高港口堆场散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安小刚,张澍宁.基于GIS技术的港口散货堆场管理系统研究[J].港口装卸,2011,(02):31-33.
[2]张莉.D港集装箱码头堆场系统业务流程现状、问题及对策[J].物流技术,2009,28(01):44-46.
[3]吴磊,刘美玲.我国港口物流业转型升级需要解决的几大关键接口[J].对外经贸实务,2016,(11):89-92.
作者简介:邱凌云(1986.04- ),男,汉族,籍贯:湖南,学历:本科,毕业院校:2009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学历:本科,单位全称:神华粤电珠海港煤炭码头有限责任公司,科室:生产部,研究方向:港口堆场散货管理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