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有什么话要说”到“有话好说”

2017-12-06于钟民

求学·素材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类节目书信审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化类节目《见字如面》强势热播后,成为这类节目的标杆之作。该节目倡导用书信打开历史的理念,并挑选演艺界明星用声音演绎不同时期的名人书信往来故事。有人说节目掀起一股全民读信的高潮,让久违的书信又走进人们的生活,也有人说节目归根到底还是一场明星真人秀,人们更多的是看明星表演,还有人认为书信变成视听产品,向所有有需求的个体输送有价值的内容,这是时代发展带来的必然。对于以上争议,你有哪些看法,谈谈你的观点。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其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本期同题大擂台的题目提供的是针对文化类节目《见字如面》看法的材料,要求写作者综合材料内容及其含意,选好角度、立意、文体等进行作文。这则材料如何审题和立意呢?下面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审题“三步走”帮助解决“有什么话要说”

面对材料,考生首先要做的是审题。审题通常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全面理解材料。做这一步时既要分清材料的层次,又要梳理材料的含意。本题的材料,先介绍《见字如面》的节目影响,接着介绍节目内容,再谈由此引发的相关议论。《见字如面》是一个由演艺界明星讲述书信故事的节目,这个节目影响很大,大家有不同看法是很正常的。

审题的第二步是抓关键词。材料中有个关键词叫 “争议”,即争论,这说明人们的看法不同:有人认为节目引发了人们对书信的关注,节目形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这是肯定节目的积极作用,属于褒;而有人则认为这个节目只是明星真人秀,人们更关注明星,形式大于内容,这属于贬。

基本掌握材料内容之后,审题的第三步就是看清题目要求。本题要求“对于以上争议”谈看法。写作的任务很明确,就是要求考生拨开“争议”带来的重重迷雾,正确看待节目。经过这“三步走”,考生大致能明白自己“有什么话要说”了。

二、立意三原则帮助解决“有话好说”

真实情景下作文,要求写作者根据题干指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审题之后虽然知道“有什么话要说”,可是怎样才能说好呢?这就涉及立意问题。

《见字如面》中所读的书信都是美文名篇,包含着丰厚的文化信息。明星加美文,本是节目的创新,结果却如新瓶装陈酿,有人欢喜有人愁。对于这则材料,写作者在立意时要注意三个原则:

一是多向性原则。写作者如果从材料中找到多个观点,通常意味着作文可从多个角度立意。比如,可以赞同节目引发人们对书信的关注,也可以批评节目引导观众关注明星。通常有争议,就说明各方都有一定的道理,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

二是辩证性原则。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所以我们看问题也需要用联系的观点。要想写出好的供料作文,就要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并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对那些对立的观点更要辩证地看待。比如,由明星来演绎书信故事,这樣的节目包装是喧宾夺主,还是相得益彰?节目的形式与内容之间是什么关系?明星和书信是什么关系?两者是主次关系还是并列关系?谁为主?谁为次?这些话题都可以成为立意的着眼点。

三是筛选性原则。写作者刚开始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向性,经过辩证分析之后,角度相对集中了,这时还要对这些观点进行适当的筛选。通过筛选,写作者才能找到比较新颖的角度,然后结合自己日常的写作积累让自己有话可说,并且有话好说。

让文字去旅行

吴沚玲

我都读到过一些什么样的信?

我读过信纸精致、字迹却稚拙的情书,我读过置在小小明信片上的新年祝福,我读过分别已久的想念,我读过寥寥数行的山高水远。

我还读过他们的信。李清照的云中锦书,伴着西楼明月悠悠飞来;杜甫的烽火家书,在暮烟野岭中被风吹散。我还读过简媜《四月裂帛》中的那封不朽的情书:“在我心目中,你一直是个尊贵的灵魂,为我所景仰,认识你愈久,愈觉得你是我人生行路中一处清喜的水泽。”

书信的意义,也许已被现代人遗忘得太久了。我曾见过一个提问:“在这个信息传递只需要零点几秒的时代,我们为何还需要写信?”有人回答:“正因为这零点几秒的便捷,写信才显得意义非凡。”我深以为然。书信的意义,永远不可替代,永远是灵魂世界的一处迦南之野。

书信最张扬的媚,就在于打开信的一刹那,心头如小虫啮噬般的痒。这是踏实,是寄信人的希冀业已功成的踏实;这是狡黠的喜悦,是这旅行结束,身上仍带着仆仆风尘的文字令你感到的喜悦。逐字逐句,我眼前迟缓地形成了遥远时空里某个低头书写的影,形成了一些久未苏醒的音容笑貌,形成了那沉寂岁月的自己。见字如面,多么迷人的几个字!《见字如面》这个节目,是这样抓住了我的眼。我们忽略了千百年的文化沉淀,出卖了祖先满沾黄土气息的灵魂;我们放下了手中的笔杆,手机电脑幽幽的荧光照着每一张飞出现实天窗的脸庞。我们再握一次笔吧,去拯救愈发鲜有人知的一些方块、一些文法、一些传了千年的文化吧!我们再写一封信吧,去捡拾书写的感动,捡拾渐渐陌生的“书面语”,捡拾我们弃之如草芥却流转在字里行间的属于中国字的 “雅”吧!——我愿意相信,一定有一些人,心中存在着与我相似的呼唤,然后以此为初心,去创办这样的节目。在这个热闹得令人无奈的时代里,要传播“书信的力量”“文字的力量”,非要将它与一些大众喜闻乐见的事捆上,然后它才会为人所接受,才会脱下那些光鲜的外衣,显出它纯粹得令人感动的洁质。

在这个时代里,我不禁再次提出这个问题:书信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木心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个“慢”字,不知击中了多少颗日夜疾驰在时代洪流里的心。等待,是万物生长的必经过程。这些看似无事可做的时光,恰让情谊生根发芽。这才是书信能扎根深种的真实原因。等待的过程,给我们留下的,是访其心探其本的入木三分,是收获后难能可贵的回甘。可以说,失去等待的书信,总失去了某一些意味,也失去了某一些价值;没有旅行过的文字,总缺少了某一些风致和沉淀,却沾染了某一份俗世的浮躁气质。

书信的意义还会是什么?我自己是这样的一个人,拿起手机,打的字全不可赏。键盘只会是俗言俗语的使者,从来也吐不出象牙。只有握住笔杆,才能让我一头扎进文字里,去冲撞我的思想、我的心野,去摩挲我内心最粗粝最兀立的石群。正如《见字如面》中归亚蕾朗读萧红的《九一八致弟弟书》,信中理性冷漠的行文用笔,甚至透出一股决绝之情。然而逃离家乡四处漂泊的萧红,在临纸下笔之际,对着家弟一封封深情的书信,心中真的毫无波澜吗?节目中隐忍却饱含深情的朗读,正是萧红内心的河海翻腾,正是她淡漠语气中情感洪流的真实写照。然而如果摒弃这些书写,是否更接近安静?我无法回答。当我完成又一篇属于我的忠贞不贰的文字时,笔一丢,头一仰,从足底迅速蔓延全身的是一种异常的淋漓畅快。

近来我拿笔写字,总听见这些字在抱怨。它们千百年来被使用了万万次,王室贵族、草民布衣,谁要表情达意,都必须去使用它们。它们何曾想,在这个更繁杂的盛世,它们却以一致的结构体态困在了小小的屏幕中,被人们疏离,被笔墨遗忘,被寄身于看不见的光纤中,再也不能幸福地躺在信纸上,来一次邮筒与邮筒之间的旅行。让书信去旅行吧,或者说,放它去旅行吧,放它去讲述爱、讲述恨,讲述哀恸的灵魂,去写诗和箴言、哲理与远方。天大的隐私,地大的欲望——走吧,即刻就上路吧,让它天遥地野全不顾,玉露星辰伴身归。

点评:

这是一篇令人惋惜的文章。标题充满诗意,文章文采飞扬,可惜审题不对,写偏题了。

本次作文的题型是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写作前必须全面理解相关材料。本题材料全部围绕着文化类节目《见字如面》的影响来谈,重点是人们对这个节目的看法。这些看法有褒有贬,从而形成争议。考生要在对材料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看清题目要求。题目要求“对于以上争议”谈看法,任务指令非常明确。这些争议无论观点如何,它们的主题词都是“节目”,争论的都是节目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而非节目的内容——书信。

这篇作文的失误就在于把主题定在如何看待书信的问题上。全文先回顾自己读信的经历,再多角度地谈书信的意义,把材料的主旨“对节目的看法”晾到了一边。

当然,文中也几次谈到《见字如面》这个节目,比如肯定节目的形式,认为“将它与一些大众喜闻乐见的事捆上”,才“显出它纯粹得令人感动的洁质”;肯定归亚蕾“隐忍却饱含深情的朗读,正是萧红内心的河海翻腾”,但这些对节目的评价都是基于书信意义的论述上的。

当审题失去全局意识,只着眼其中的部分或细节时,偏题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于钟民)

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见字如面》:文化类节目的成长

Writer - 祭雨

近几年,文化类节目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浪潮,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见字如面》,每档节目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见字如面》在豆瓣上的评分也非常高。

《见字如面》获如此好评的背后,是节目在形式上的创新:一改之前类似于“赛”的节目形式,把目光转向了“谈话”这一相对缺少了硝烟味的形式;节目采用了书信这一如今几乎已经消失的表达方式作为载体,通过“老戏骨”们的倾情演绎,加之对书信背后故事的解读,以此与观者有了情感上的交流,并从中传达出一种文化力量和一种人文关怀。

纵观文化类节目的发展,节目制作人将眼光逐渐从文字表面转向了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故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作为央视的文化类节目,将此类型节目带入大众视野,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节目对文化传承问题的关注虽值得肯定,但其对文化的讨论却有些浮于表面。我依稀记得2013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选拔赛时,有位朋友在参加学校选拔前,花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将四本字典硬生生地背了下来,虽说是为了比赛,但这样的做法确实有违文化传承这一节目的初衷。

之后的《中国诗词大会》着实让人眼前一亮,节目制作人在节目中增加了许多文化常识、文化背景方面的内容,但节目保留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对于背诵的硬要求,并依然延续了“赛”的形式。此种形式固然能博得观者的眼球,可缺少了一种能使观者静心沉浸于节目内容中的氛围。

《见字如面》则是将重心转移至文字背后,不强调文字本身,而更注重对情感的浸染。当文字被声音所表达时,字里行间内敛的情感便奔腾而出,不似原本白紙黑字中需细细揣摩方能领悟的晦涩。然《见字如面》在价值观的传递方面稍显无力。有位名家曾说,一名好的故事讲述者,讲的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所有人的故事。在这方面,《朗读者》的形式显得更优,《郎读者》通过设立主题而不是独立的一封封书信去传达一种精神价值,更能与观者拉近距离。当然,《朗读者》也有其缺陷,此处便不再赘述了。

文化类节目制作思路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文化专业性与大众通俗性之间的平衡。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见字如面》《朗读者》,文化类节目在一次次探索这个平衡点中成长。路在何方?相信节目制作人会给出答案。

点评:

本文紧扣材料,就文化类节目的成长谈自己的看法,符合题意。

文章主要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来写。在开头部分,先简述文化类节目收获好评的情况,接着说明创新是《见字如面》获好评的原因。这是从“面”到“点”的写法。

接着文章宕开一笔,用串珠的形式,纵论文化类节目的发展,探寻此类节目的发展脉络,表现出视野的开阔性。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再从《见字如面》到《朗读者》,作者用不多的笔墨,就让我们看到了这些节目的优缺点。比如缺点方面,《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对文化的讨论浮于表面,缺少文化传承;《中国诗词大会》延续 “赛”的形式,缺少静心的氛围;《见字如面》独立讲述一封封的书信,缺少精神主题。这些评论见解独到,可谓一语中的,表现出分析的深刻性。

文章最后又由“点”到“面”,高屋建瓴地指出文化类节目制作思路的关键是把握文化专业性与大众通俗性之间的平衡。全文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思想较深刻,具有可读性。

文章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第二段注意讲了形式的创新,但忽略了内容的创新;二是对《朗读者》的缺陷分析有缺失;三是文章结尾处提出了文化专业性与大众通俗性平衡的问题,却没有给出自己的答案;四是语言过于平实,少了一些文采。

(于钟民)

猜你喜欢

类节目书信审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挖掘乡村意象,新疆文化旅游类节目的地方性特色
失窃的书信
“一生无悔”等十二则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不喜欢胖的
编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