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士生帮父母扫街,不该问值不值

2017-12-06谭敏

求学·素材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不值小田孝顺父母

谭敏

这两天,同济大学博士生田俊涛利用暑假帮助环卫工父母扫马路一事引发关注。面对记者,小伙子很坦然:“他们在老家种地,我就帮着种地,他们在嘉兴扫地,我就帮着扫地,这不就是儿子该做的嘛!”父亲也很淡定,认为儿子帮忙干点活理所当然。可是,网友们却炸开了锅,有人点赞,认为博士生放下身段扫马路,扫出了孝心。有人认为不值,博士生扫马路,掉价。还有人提出质疑,既然家境贫寒,为什么还考博?为什么不早点挣钱孝顺父母呢?

孩子假期替父母工作,减轻父母的负担,这本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大力倡导的。而此事引发的争议如此之大,无非是因为贴上了博士生、环卫工这两个反差巨大的标签。人们争议的焦点不是该不该,而是值不值。

先说该不该。答案毋庸置疑,帮助和孝顺父母,当然应该。正如小田自己所说:“不管是本科生、研究生还是博士生,我都是我父母的儿子。”学历和尽孝没有半点关系,尽孝和父母职业也没有关系。如果因为儿子是博士生,父母是环卫工,儿子帮父母扫马路反而成了不应该,岂不是很荒谬?

再看值不值。值和不值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大学生牺牲自己救80岁的老人值不值?为了两三个孩子坚持办一所学校值不值?不同的人、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处境得出的结论可能是截然相反的。会以值不值来看待博士生帮父母扫马路的,是以“利”为衡量标准的,他们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博士生的时间价值比环卫工的更高,认为博士生以扫天下之手来扫马路,是大材小用,不值。可是,帮父母,尽孝心,恰恰不是一个可以用“利”来权衡的行为,而是发自于“情”。正因为这样,小田朴实的行为和感情才更值得点赞。在不少人眼中,环卫工是低人一等的,而小田不仅尊重父母的职业,还为他们分担劳动的辛苦,这是真正做到了理解、尊重和体谅父母。也许博士生勤工俭学的报酬会比扫地更高,但很显然,在小田心目中,亲情和孝顺不是用钱来衡量的,一家人相互陪伴、相濡以沫的时光,比赚钱更值。相信就算博士毕业了,小田有了更好的经济条件,仍会抽时间来陪伴父母,帮父母干活。

我们身处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价值观必然产生不同的判断。博士生帮父母扫大街的正常行为成为新闻,引起争议,正是反映出了社会上一部分人的职业偏见、对亲情的淡漠和利重于情的功利心。对那些以忙为借口很少回家看看父母的人来说,对那些习惯以物质和财富来进行情感表達的人来说,博士生的举动值得他们反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对父母的责任都承担不了,又何以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学会感恩,敢于承担,不仅仅是个敬老孝老的家庭问题,博士生帮父母扫大街给我们上了一课。

(文章摘自2017年8月28日《广州日报》)

【写作借鉴】

一、立意高昂。面对博士生帮父母扫街这件事,有人认为不该,有人认为不值,而作者在标题上就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不该问值不值,接着联系现实论述并将观点升华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对父母的责任都承担不了,又何以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可谓立意境界高昂,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二、语言犀利。纵观本文语言风格,无论是对“博士生不该帮父母扫街”这一观点的批判,还是对“博士生帮父母打扫卫生”这一行为的赞扬,用词都十分简洁、贴切、有力。(河南省上蔡县第一高级中学 豆党锋)

猜你喜欢

不值小田孝顺父母
吴丹
中小学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麻子对
游园不值
陆绩怀橘
五毛特效
韩国未婚男女认同花钱吃饭最不值
百善孝为先
小田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