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财务管理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
2017-12-06兰玉琳
兰玉琳
摘 要:文章基于财务管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提出自己的思考。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充实财务治理相关内容,扩展对外投资管理内容,优化业绩评价指标内容等;在教学方法方面,要不断创新案例教学法、实验教学法与启发式教学法等,提升财务管理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财务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创新
一、财务管理教学内容创新
1.充实财务治理相关内容
传统财务管理教学理论中,财务治理结构理论相对薄弱,财务管理的焦点在于企业理财效率。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企业和财务之间的关系,企业早于财务,财务是企业的衍生物。这样就导致财务管理理论更多地是关注企业的财务经营活动,而对治理基础不够重视。这与现代管理实践活动经验不相适应,因为企业诸多管理的焦点都在财务管理,只有融入新型财务治理结构理论,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整合。
2.扩展对外投资管理内容
在传统财务管理中,投资管理的内容重点在于对内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行性投资评价。但目前企业投资主体发生了变化,投资的种类也表现出了多元化趋势,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对财务管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展,渗透到投资管理领域,包括对外投资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针对多元化投资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提升企业价值密度,追求最大化企业价值。对于投资管理领域的扩展,教师要将对外投资领域的基金投资作为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对证券基金投资理论和方法作重点补充;财务分析指标也是增设内容之一,此外还要有机融入风险评估教学内容。
3.优化业绩评价指标内容
利润是传统企业业绩评价的重点,然而在利润计算时,主要以报表为基本依据,股权资本的机会成本也没有扣除,这就给人为操纵提供了可能,使得利润不能真实地体现企业现实经济情况,也难以对其未来价值进行评估。经济增加值模型业绩评价则将使这些现象得到有效改观,在创新教学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经济增加值模型绩效评价的特点。第一,经济增加值模型绩效评价从股东的视角重新定义企业利润,并使利润计算方法得到简化;第二,经济增加值模型绩效评价关注的重点在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不在短期效应;第三,经济增加值模型绩效评价能促使管理者转变决策理念,促进企业的协调发展。
二、财务管理教学方法创新
1.创新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职业院校财务管理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对提升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案例教学法要重点突出以下几点:
(1)匹配性。教师在财务管理教学中,选择案例时要尽量选择与教材体系相适应的案例,使案例与教材体系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这样才能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优势,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吸收,提升学生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2)新颖性。不少教师在选择案例时,不注重案例的新颖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案例教学法的效率。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要选择最新的案例、具有典型性案例,最好是贴近我国资本市场的案例,以防出现“水土不服”现象。
(3)完善性。案例教学法要达到预期效应,必须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案例体系,形成系列化案例资源,这样才能使案例涉及财务管理的各个领域,以便教师实施案例教学法时发挥案例的整体效应。
2.创新实验教学法
实验教学法也是常用教学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创新实验教学法,要重点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定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创设仿真性实验情境,制订实验方案,自主准备实验材料,使学生通过自主实验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
3.优化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启发式教学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尽管得到普遍的应用,但是权重不够,教师需要加大启发式教学法权重,优化啟发式教学法,激活学生思维与创造力。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注入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运用的占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较为简单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简单的注入式教学法;对于财务管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等,要实施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升财务管理教学效率。
总之,财务管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时代需要,是金融市场的现实要求。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师要积极推动财务管理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切实提升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效率,为社会输送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郑 淘.浅议财务管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4(3):28-29.
[2]陈 芳.浅谈财务管理案例教学[J].咸宁学院学报,2005(6):107-109.
(作者单位:潍坊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