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12-06刘舒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新型农民教育培训

刘舒

摘 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我国农民的综合素质,农产品经营、农民自主创业等各方面能力以顺应时代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社会上的热点话题。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而农民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也应该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潮流。因此,我国相关部门要做好对新型农民的培训工作。

关键词: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培训经费

要想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就需要出现一批懂知识、会技术的新型农民。提高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我国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对新型农民进行系统化培训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对我国新型农民在培训過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相关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新型农民在培训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培训规划不统一。我国目前对农民进行培训的方式有以下几种:教育部们乡下的分支教育机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农业部门通过媒体、农业科技创业园等对农民进行培训等等。这些培训方式比较凌乱、分散。对农民没有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的宣传,使农民缺乏培训意识和参与培训的激情。上级部门和下级部门不能及时有效的沟通,缺乏合理的培训途径。没有健全的引领机制,培训规划不统一,种种原因使得农民对教育培训失去了兴趣。

2.我国在农业培训方面师资力量比较匮乏。培训教师在新型农民培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农业在体制方面存在着诸多障碍,导致农技推广人员和专业的培训教师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师资力量比较匮乏,而且老龄化严重,甚至一些培训教师对农村的基本情况并不是十分了解,再加上他们没有进行一些专业化的培训,使他们能够传授给农民的、切实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极为有限。

3.我国农村劳动力明显不足。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村的一些青壮年都选择去城市里进行打工,农村剩下的多数是留守妇女和老年人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农村明显的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农业劳动者对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重视程度较低,没有意识到农民培训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此外,由于农村的教育环境不同,再加上农民本身知识文化水平较低,导致他们没有学习新知识的欲望,缺乏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培训的农民当中,大多数对知识接受能力都很低。

4.培训机构缺乏培训经费。现阶段,我国政府部门在新型农民培训活动中投入的经费比较少。培训机构没有相对固定的经费支持,相关部门也没有把培训经费算作各级的财政预算。经费的缺乏和供给不及时使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开展一时间陷入了瓶颈。

新型农民培训具有公益性特点,任何培训机构都不用收取农民群众的培训费用,农民在培训过程中所用到的一切费用都由政府部门提供。因此,对于大多数培训机构而言,工作进展有些困难,甚至有的培训机构没有启动资金。现阶段,大多数的培训机构都利用的是从培训机构建成开始到培训内容结束这一过程实行完全垫资形式,等到年底由相关部门进行检查确定合格之后才能把相关经费拨付给培训机构,这对于经济相对匮乏的培训机构而言,培训经费供给的不及时会严重影响培训内容和培训课程的进展,使得培训过于形式化,达不到给农民培训的目的。

二、新型农民在培训过程中需要采取的一些策略

1.合理利用教育培训资源。加强新型农民培训,首先就要让政府和社会进行合作办学。各地区可以以县为单位,在相关部门的合理安排下,形成农村网络化办学。合理建设农村教育培训基地,整合分散资源,实现各学校间的资源共享,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新型农民培训工作。

2.提高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由政府部门起主导作用,个地方进行紧密配合,让培训学校及科研机构将科学技术与农业技术推广相结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提高农技推广水平。使用专业的培训机构和学校对农民进行培训,各个科研单位也可以为农民提供专业的技术人员,从而壮大师资力量。按照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体现培训与农业活动相结合、课堂内容与基地培训相联系、教师面对面教学与课后指导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形式,保障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和专业性,从而提高农民接受知识的能力。

3.提供培训经费,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作为培训经费的提供者,政府部门应及时的将培训所需的经费给到相关培训机构,并且加大培训资金的投入。在年初阶段,可以合理的将一部分经费给一些资金比较匮乏的培训机构作为启动资金,培训机构在遇到困难时,应及时的提供帮助,为其解决后顾之忧,使其可以顺利的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以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

4.根据农民需要,进行因材施教。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分工被合理的细化,农民在性格方面、心理素质、接受知识能力、思想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这种情况给农民的培训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培训内容复杂繁琐、培训需求各式各样。作为培训教师要根据每位农民自身的实际情况及农产品的种植、经营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更好的解决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一系列问题。

5.在培训过程中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农业生产是一项需要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工作,作为农民我们不仅仅要学习与农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要把这些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实现实践和理论的有效结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加大与农业企业的合作,我们再向这些农企提供一些优秀学员的同时。也可以让学员们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加以运用,为我国的农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建立新型农民培训体系是引领农民主动参加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各地区相关部门要加强重视,把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进行整合和完善,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姜晓峰.辽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8:20.

[2]屈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6,25:66.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型农民教育培训
科学选择培育模式 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
基于地方政府视角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刍议基于农业循环经济的新型农民的内涵与需求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注重教育培训 保障职工安全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加大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力度 发挥新型农民主力军作用
新型农民远程教育培训探索